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石中天原创诗词0145《文翁石室 有感 其二》

2021-10-03 06:20 作者:如是我歌  | 我要投稿

文翁石室 有感 其二

 

文庙前街嗟寂寞,书局远景影婆娑。

栽培学子启后世,灌溉荒原开先河。

石室荣把石经刻,文明惨遭文化革。

治水原理通治道,兴学方始能兴国。

 

2019年8月18日09:18:52 初成,一个小时。

自注:

01文庙前街:文翁石室(石室中学)位于成都市文庙前街93号。

02寂寞:去成都之前“预习”的时候,得知文翁石室是成都的著名文化景点,以为人会很多,结果当天带着“朝圣”的心情到达之后,发现只有我一个人去“瞻仰”!不得不为文翁石室发出寂寞的嗟叹!

03书局远景:远景书局的倒写,以便于对仗,天作之合,呵呵。

04婆娑:双关。1.枝叶扶疏的样子:树影婆娑。学校门前及校内的大树,给我深刻的印象。2.眼泪下滴的样子:泪眼婆娑,一方面是感慨,游客稀少;一方面是欣慰,学校附近就是书店,还有一个很好的名字“远景书店”,与远见卓识的文翁遥相呼应,配得上《汉书》的评价:“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又,影,古代写作“景”,读音一样。

05学子:双关。第一,莘莘学子;第二,学习的种子。

06荒原:双关。第一,字面义,都江堰古称灌县,得名之一就是文翁穿漕江灌溉,谓之金灌口,使荒原变沃土(一说今县城古名灌口,战国秦李冰治水,江水自此以灌平陆,为灌之口而名);第二,隐含义,文化的荒原。文翁治蜀时,蜀地还属于“文化荒原”,因此他决定大力兴办教育。

班固在 《汉书》中评论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班固完成《汉书》时,上距文翁在四川兴办学校,约200年左右,班固的评价当不是溢美之词。

07先河:双关。第一,字面义,穿漕江灌溉,疏导远古的河流;第二,引申义,“科教兴国”的先河。

08石经:石刻经书。蜀石经中有十三部石经,刻成于成都府学文翁石室之中,所以又号称“石室十三经”。它是儒家“十三经”的首次结集,也是最早获得“十三经”称号的儒学丛书。蜀石经为文近20万言,是历代石经中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种。一般的石经刊刻都不过数年,最多也不过20年而已,而蜀石经的形成却断断续续绵延了230余年,贯穿四个朝代,时间之长为历代石经所罕见。朱熹写《论语集注》,用的就是刻在文翁石室的蜀石经。后蜀石经是入选《国家宝藏2》的川博3件国宝级文物之一。

09文明:双关。既是物质文明(石室、石经、学校),也是精神文明(注重学习、尊师重教的理念)。

10文化:双关。没文化、“文化***”;

11通:双关。相通、疏通。

12治道:双关。治理道路、治理的道理。不管是治水还是治道,堵不如疏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石中天原创诗词0145《文翁石室 有感 其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