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黄山入选全球可持续旅游区

2022-06-19 11:14 作者:我是2B恒  | 我要投稿

390多年前,徐霞客两次登临黄山,并留下“登黄山天下无山”的赞叹,如今黄山已完成走向世界的变迁,随着黄山在国际旅游标准制定上获话语权,以美景著称的“徽之黄山”已经升级为可持续旅游的“世界黄山”。

  黄山参与制定国际标准

  记者15日从黄山市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由全球可持续旅游委员会牵头制定的《全球目的地可持续旅游标准》,日前用中文、英文等7种语言公示两个月,其中中文版本由黄山提供,这表明黄山代表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占有话语权。

  6月5日至14日,对黄山进行了10天评估的可持续旅游国际组织(STl)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布莱恩·穆利斯,说,“亮点太多了,就我个人22年从业经历以及45个国家的项目考察经历来看,黄山的确是全球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 全球可持续旅游委员会由联合国基金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等国际组织于2010年8月发起成立。作为旅游业响应联合国应对全球挑战所做出的“千年发展目标”的组成部分,《全球目的地可持续旅游标准》是全球旅游行业实现可持续进程的起点。去年3月,黄山应邀作为亚太地区唯一代表参与起草,多次为该标准的制定提供专业性与合理化建议。布莱恩·穆利斯此行就是受委派,对该国际标准在黄山的适用性进行评估,同时也是为了改进《标准》、检查黄山的执行情况。

  迎客松全天有专人护理

  记者了解到,早在上世纪80年代,黄山就在全国首创“景点轮休制”,100多座山峰只开放20%-30%,对承载量小、游客量大的景区进行为期3-5年的封闭轮休,使林木植被得到很好的恢复,这一做法在1989年4月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中,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对于国宝迎客松,黄山风景区也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为迎客松实施全球独创的专人“保姆式”守护,30年来共有19位守松人,对国宝迎客松进行全天候护理。此外,黄山名景“梦笔生花”上的扰龙松于1982年自然老死后,黄山风景区为弥补这一缺憾,于2004年3月成功地将一株50年树龄的黄山松移植到高44米、顶部面积不足0.4平方米且尖削无土的峰顶上。

  被称为松树“癌症”的松材线虫病,从1986年起直逼黄山,最近疫点直线距离黄山不足6公里。黄山管委会制定严格的检疫检查制度,杜绝一切松木及其制品进入景区,在黄山景区周围建设一个宽4公里,长100公里的非松树林带,彻底截断松材线虫自然传播的渠道,成功堵截松材线虫病的侵入。 正是这一系列的“首创”,使得黄山得以首批入选全球目的地可持续旅游标准实验区之一,并且是全球首个景区类试点目的地,黄山经验已被国际相关组织认可并上升为国际标准。


黄山入选全球可持续旅游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