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医考研】复试不知道怎么复习?来看这篇超全指导!

2021-01-04 11:38 作者:青医说医考  | 我要投稿


假期最后一天,虽然小伙伴们在忙着期末考的复习,但研研想说,复试的准备也要开始进行了!


多省发布通知,成绩查询基本定在2月下旬(26-27左右),后面紧跟着3月国家线和校线的发布。所以满打满算再除去过年吃喝玩乐的时间,复习时间也就2个月左右了。


这完全不亚于考研初试最后冲刺的两个月,所以大家一定要打起精神,不能放松!最近也有很多小伙伴问,复试要怎么复习啊,真的是不了解,能不能出一个复试的复习指南之类的?


所以今天,研研把能想到需要注意的内容都给大家罗列一下~让大家心里有个底,好方便规划。(所以今天的我可能比较啰嗦,虽然平时也很啰嗦...

以下内容是循序渐进的,大家耐心看完哈,有什么疑问可以留言区提问,研研看到会立即回复哒~


 1 国家线和校线


大家区分一个概念,国家线=最低调剂线;校线=复试资格线。
简单来说,一志愿需要过院校校线才能过复试,如果没过校线过了国家线,只是有了很多专业的调剂资格(但也不是所有,院校也有自己划调剂线的)

昨天研研也更新了关于可能卡国家线或者校线,要不要准备复试的建议(直达链接),内容比较多,大家详情去这里看~这里不赘述了。
简单来说就是:除非说你绝对过不了国家线,不然就老老实实准备复试,背水一战也是有希望的。


 2 复试科目及参考书


这个问题大家问的最多,参考书有的院校在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里有说明,有的会在复试章程里说明,大家可以自己去各院校研究生院官网找一下,或者在青医说考研公众号菜单栏找一下21简章目录。


但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参考书有的学校给了书名和具体版本,但有的只给了名字,不太确定是哪个版本。研研建议:参考目前目标院校正在使用的教材版本。机会大一点。


 3 复试形式及内容


这两个放在一起说是因为形式对流程影响最大。2019年及以前都是现场面试为主,所以复试内容涵盖了笔试、面试、实操等等,但2020年受到网络面试局限性的影响,复试内容除开笔试和实操,内容主要以面试为主,简单了很多。
所以大家今年在准备复试的时候,需要有两套方案,线下线上都有可能,所以笔试不能不练,实操也要捎带知道一点,但重点还是压在面试上。因为都是考面试,所以容易拉开分数的还是面试。

 4 面试特别注意


面试提出来说是因为真的很重要。三方面可以更快速的提高面试成绩:


① 英语口语。记住,背书跟聊天感觉不一样,要把英语当成语言,多练习找交流的感觉。


② 硬知识基础。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你再自信再厉害,问三个专业问题一个答不上来也白搭,所以知识储备是绝对要够的。


③ 沉着应对。所有经历复试的人都会紧张,对抗的办法就是练习。就好像高考前学校会疯狂安排测试,就是为了让你提前适应考试的氛围。所以有计划的模拟面试现场非常有必要!


 5 复试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主要来源除了各院校研究生院官网及研招网,还可以通过各类群聊和认识的学长学姐牵线搭桥等等。但不管哪个渠道,以下内容一定要清楚:


① 判断自己进复试的可能性:历年你报考专业的校线及实际录取最低分、平均分。(实际录取分数院校每年的拟录取名单有的会发布)


② 复试需要准备的内容:院校近年的复试章程(官网就有),里面包括复试考试流程、科目、校线、报录比、需要携带的材料等等,都是必须知道的。


③ 保证信息的持续更新:同目标院校的群,尽量实现院校信息的共享,达到利益最大化。(这个我们也有,文末给大家附一张海报,有想法的可以扫码加一下)


④ 更详细的内容:比如说院校复试的考题难度、考试的整个氛围及流程、哪些比较保护一志愿、哪些接收校外调剂等等。这些大部分是需要跟学长学姐进行打听才能知道的,获取难度比较大。


 6 复试具体准备


其实这点说不说都不重要了,因为前面的内容清楚了,你基本上就知道要复习啥,咋复习了。具体就是时间安排的问题。


简单来说,复试需要考察你的基础知识和临场反应。所以书要好好背,模拟面试要好好做,英语口语要练习,实际操作要知道一点。以上做到就很好了。


一般院校比较加分的是西医知识的储备、考研英语的成绩/英语六级通过。因为这两点会让你的导师带你的时候轻松一点。


 7 如果以上信息搞不到咋办?


那只能...

青医说复试班在线迎宾

四大班型满足不同需求

超火爆的高端复试班

目标院校学长学姐1对1在线指导

模拟面试+口语强化

没必要难为自己真的

能一年走的就别拖了


更多消息请关注:“青医说考研”公众号

【中医考研】复试不知道怎么复习?来看这篇超全指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