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兽财经】剖析滴滴上市之迷

最近传出滴滴出行拟在港股上市,而且连金额也有提及,言之凿凿又正值IPO潮,自然惹人注意;但不久后又有媒体报导美团点评(3690) 有意收购滴滴。
拆解滴滴上市之谜,自然会明白美团(3690)在出行领域为何这么执著:出行不只是新业务那么简单,而是关乎美团前景的策略性一环。
滴滴传IPO,这不是第一次
上周有媒体报导滴滴出行正与投行接洽,计划今年内在港股上市,计划募资6000亿港元。第二天,滴滴管理层澄清,公司目前暂无相关计划。
才两天后,又有媒体报导美团有意收购滴滴出行,但遭滴滴拒绝,原因是希望可以独立发展。
消息满天飞,这也难怪,滴滴是出行领域的领先品牌,一举一动自然备受注目。早在2018年已经传过滴滴打算在2019下半年进行IPO,当时估值已达700至800亿美元,其后数次传出滴滴部份股东有意变卖手中股权。
究竟滴滴是要上市,还是被收购?这些问题的关键,全在于滴滴的「缺钱」程度。
滴滴CEO表示公司已有盈利
像Uber一样,滴滴是一门长期亏损的生意。滴滴并不经常公开财务状况,在2019年2月,滴滴曾透露2018年全年亏损109亿人民币,自2012年起6年累计亏损390亿元人民币。
今年5月,滴滴CEO表示国内的乘车量已达到疫情前水平的6至7成,而且滴滴核心网约车业务已经开始盈利。同样是在5月,滴滴出行的自动驾驶部门完成了超过5亿美元的融资,领投者正是软银的愿景基金。
从以上发展来看,滴滴当前仍有足够条件,选择自己想走的路。这又是一条怎样的路?
滴滴的发展版图与美团有重叠
滴滴在今年4月的年度战略会上,公布未来3年的战略目标「0188」,意思是:没有安全一切归零,3年内实现全球每天服务1亿单,国内出行渗透率8%,全球月活跃用户超过8亿。
出行是滴滴起家的事业,在这个领域的发展的速度当然很快。在现有叫车业务基础上,滴滴最近推出了升级版「青菜拼车」,专攻白领及下沉市场。在无人驾驶车队方面,在软银的支持下,团队规模达到200人,年底预计达到600 人,在加州研究中心也有200人。今年滴滴将在上海及其他城市加速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这一切的目标,就是要成为自动驾驶服务出行的领导品牌。
然而,滴滴的野心并不止于此,而是推出多元化业务。今年滴滴在21个城市推出跑腿业务;6月滴滴货运在成都和杭州两地上线,反应理想,公司计划陆续在北上广深等30城市开通。
就像滴滴在战略会上所描述的那样,未来滴滴一方面将持续优化一站式出行平台,另一方面则发力开展新业务,包括小桔车服、自动驾驶、金融、智慧交通等,同时「探索新赛道」。
这些新业务,有不少将与美团的发展版图重叠。
美团如何撑得起过万亿估值
美团当前市值约11000亿港元,用户数4.49亿,去年公司首次录得22亿元人民币盈利,今年第1季因疫情打击,亏损16亿元人民币。
美团的未来,没有可能只建立在现有的外卖、旅游业务上,而美团也在不断开创围绕「吃喝玩乐」周边的增值服务,例如最近崛起的宅经济商机。然而,以规模及格局来说,「行」是生活服务不可或缺的一块,美团也有在此领域部署,例如投资理想汽车,但距离滴滴出行的布局,还差得很远。
「智慧出行」已成了巨头之间的兵家必争之地,腾讯 (700)、阿里巴巴 (9988)都分别在小程序及电动汽车两方面布局「智慧出行」市场;对于这两个巨头,在这个领域布局只是产业延伸的其中一步;但对美团来说,能不能在这个领域「插旗」,关乎未来的立足空间,影响及意义就重大得多了。

猛兽财经致力于让每一个不甘心的青年人学会美股投资,体验在世界上最成熟最合规的市场里做世界头号公司股东的乐趣和刺激。让每一个青年人有尊严、平等通过美股投资获得自由。
另外在美股投资这件事上,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我们像猛兽一样关注着全球美股、A 股、港股等股票市场并且为投资人提供专业的财经资讯、金融圈社交、知识问答、线上线下活动等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