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花木兰姓花吗?

2020-09-11 16:42 作者:大凝没事练练字  | 我要投稿

明天,电影《花木兰》就要上映了。

虽然,它的口碑好像在上映前就已经崩了。🤔


说起“花木兰”,当然要追溯到中学时背过的乐府诗《木兰辞》。

但是,不知大家想过没有,诗里可没说“木兰”姓花,那“花木兰”的叫法是哪来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看一部明代的戏剧,那就是徐渭的《雌木兰替父从军》。

没想到吧,这事竟然和徐渭徐文长有关。😆



1、木兰


徐渭在《雌木兰替父从军》里设定了“木兰”姓花。

之所以会用这个姓,或许是因为木兰是女的,而花一向是女性的象征。


当然,较真的学者可能会对这个设定嗤之以鼻。

因为“木兰”压根不是名,而是姓,它是鲜卑人音译的一个复姓。


但不管学者怎么说,徐渭的“花木兰”是更流行的。😐

在徐渭笔下,木兰是花家长女,她底下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


花木兰妹妹的名字叫“花木难”,估计就是要这种“难、兰”不分的读音效果。

至于弟弟“花咬儿”,可能是“咬住儿子”的意思,这名字好像有那么一点重男轻女的思想倾向。☺


2、小脚



花木兰故事的重头当然是代父从军,理由是现成的,父亲年老、弟弟年幼。

在徐渭的戏里,花木兰有一首《混江龙》,唱的就是年迈的父亲:


军书十卷,书书卷卷把俺爷来填。

他年华已老,衰病多缠。

想当初搭箭追雕穿白羽,今日呵,扶藜看雁数青天。

呼鸡喂狗,守堡看田;调鹰手软,打兔腰蜷。

提携咱姊妹,梳掠咱丫环。见对镜添妆开口笑,听提刀厮杀把眉攒。

长嗟叹,道两口儿北邙近也,女儿东坦萧然。


想当年,我爹也是一个弯弓射大雕的好汉,但现在,他只是一个拄拐的老头。

现在的他一天天就知道念叨自己老了、快入土了,可女儿还没有找到好婆家。


最终,花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而代父从军碰到的第一个问题竟然是小脚。

因为明代裹小脚已经很流行了,所以徐渭笔下的花木兰是裹了小脚的。👀


花木兰想要代父从军,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放脚换鞋:

要演武艺,先要放掉了这双脚,换上那双鞋儿,才中用哩。


换完鞋,木兰又担心,以后会不会不好嫁人啊:

回来俺还要嫁人,却怎生?


好在她们家有个偏方:

这也不愁他,俺家有个漱金莲方子,只用一味硝,煮汤一洗,比偌咱还小些哩。


 

3、秫秫(shù shú)



打扮完,花木兰去找她娘摊牌。😬

她娘说,凭她的本事,去倒去得,只是有一个麻烦事:


是俺两老口怎么舍得你去!又一桩,便去呵,你又是个女孩儿,千乡万里,同行搭伴,朝食暮宿,你保得不露出那话儿么?这成什么勾当?


她娘担心她女扮男装的事暴露,然后惹出作风问题。

于是花木兰保证:娘,你尽放心,还你一个闺女儿回来。


之后,从征的人叫花木兰一起上路,越看越觉得花木兰秀气:

这花弧(花木兰顶她父亲的名)倒生得好个模样儿,倒不像个长官,倒是个秫秫,明日倒好拿来应应急。


这里有个少儿不宜的词——秫秫(shù shú)。

秫秫本义是指黏性很强的高粱,后借指以色事人的年轻男子,咦,这军营怎么有要强人锁男的意思?😯



4、结婚



进得军营,就是建功立业的故事,但徐渭在这并没花太多笔墨。

让人印象最深的反而是厕所难题,戏里有两次提及此事。🕷


一次是花木兰心里想的:

不怕他鸳鸯作对求姻眷,只愁这水火熬煎,这些儿要使机关。

所谓“水货熬煎”指的就是上厕所。


另一次是她衣锦还乡时,战友们在边上嘀咕:

士兵甲:想起花大哥真希罕,拉溺也不教人见。

士兵乙:这才是贵相哩,天生一贵人,侥幸三同伴。咱两个呵,芝麻大小官儿抬起眼看一看。


故事最后,花木兰衣锦还乡,和青梅竹马结婚。💑

整出戏就在这阖家团圆、洞房花烛双喜临门的气氛里结束了。


以上就是明代人徐渭笔下花木兰的故事。

想知道今天好莱坞会怎么讲花木兰的故事,不妨去影院观赏一下,如果你不怕触雷的话🤫……



文字  |  旦辞黄河咸鱼癸


👍

想学习书法或想了解关于书法的更多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凝书房

或直接加教务长为好友,咨询相关事宜

教务长3(大凝爱书法的全拼小写:daningaishufa)


花木兰姓花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