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95岁获最佳新人奖,你还在不争气的问学音乐晚不晚?
本文首发自公众号:Yusi音乐审美养成
未经允许严禁任何形式转载

“95岁”和“最佳新人奖”,如果不是看到下面这条消息,或许很少有人能把这两个反差巨大的词汇联系在一起。

没错,就在上个月,来自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95岁奶奶Angela Alvarez 在激烈的评选中,赢得了拉丁格莱美的“最佳新人奖”,同时,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获得该奖项年龄最大的歌手。

(Tips:拉丁格莱美奖于2000年启动,和格莱美奖一样,注重于对音乐艺术性及技术性两方面的评选,并由投票选出。如今该奖已成为代表拉丁音乐的最高殊荣。)
奖项揭晓的一瞬间,颁奖典礼现场忍不住沸腾了起来。人们纷纷起身,拥抱这位“大器晚成”的音乐人,向她献上最诚挚的祝贺。

站在领奖台上,Angela Alvarez 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告诉大家:在你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向你保证,做什么永远都不晚。

Angela Alvarez用自己行走世间百年的经历,切切实实地向世间所有人证明:音乐有无限力量,而热爱从来不分年龄。只要心头那股热爱的火苗不灭,百年归来,依然可以拥有全新的人生。

01 年近百岁的“最佳新人”
1927年,Angela Alvarez生于古巴一个条件优渥的家庭。
当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喜欢上了音乐。家里的阿姨教她弹钢琴和唱歌,之后,她又学会了弹吉他。
14岁,当Angela有了自己的音乐表达并开始音乐创作后,她拥有了人生中第一个关于音乐的梦想:成为一名职业音乐人。
然而,她的想法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这位保守的父亲认为自己的女儿不适合舞台,而应该按照大多数人的生活轨迹,结婚生子,循规蹈矩地过一辈子。
在父亲强势的安排下,她不得不在19岁就迈入了婚姻,并很快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过起了“贤妻良母”的生活。

成为职业音乐人的梦想破灭,但Angela从未放下过对音乐的喜欢。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古巴政局动荡,Angela一家决定放弃在祖国的一切前往美国避难。
在异乡,Alvarez找到了一名银行清洁工的工作,和孩子们租住在阴暗的地下室。尽管生活条件很恶劣,但因为有音乐的存在,一切都显得没那么糟糕。
Angela乐观地为孩子们弹琴、唱歌,用歌声驱散现实中的阴霾。慢慢地,生活也逐渐好转起来。
可好景不长,1977年,Angela53岁的丈夫因病去世;十几年后,Angela又因为癌症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女儿。

背井离乡,丧夫丧女,在经历这些人生至痛的事情时,是音乐陪伴Angela疗伤、愈合。
在为人妻为人母的几十年人生历程中,她共创作了50多首乐曲,生命里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被记录在这些音符中,那里有她平静生活里的欢乐喜悦,也有流亡他国的辛酸悲苦,更有失去挚爱后的累累伤痕。
她的创作从在古巴的青年时代,跨越几十年,追溯了她的整个人生故事,也是众多妻子与母亲的生命缩影。

没有机会登上歌唱的舞台,她就把这些音乐唱给自己的孩子、孙子们听。
家里的每一个小孩都是在她温柔的歌声中长大。直到她的孙子Carlos成为了一名专业音乐人,Angela终于有了机会把自己的这些创作全部都录制下来。

就这样,在Carlos的帮助下,年逾九十的Angela拥有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张同名专辑《Angela Alvarez》,一经发布,就凭借嗓音里的故事感收获了热烈反响。

很多专业的音乐人都感到诧异:“这是她的歌吗?听起来很像是流传已久的经典作品!”而Angela终于也在95岁这一年,登上自己少女时就向往的舞台,成为了一名闪闪发光的职业歌者。
02 “最佳新人”从来没有年龄限制
拉丁格莱美的“最佳新人奖”并非第一次颁给这样一位热爱音乐的老人。
2000年,同样来自古巴的歌手易卜拉欣·费雷尔凭借人生的第一张个人专辑,获得了第一届拉丁格莱美的“最佳新人奖”,这一年,他73岁。

在此之前,尽管他从事音乐行业六十多年,却一直在乐坛籍籍无名。
易卜拉欣出生于古巴一个叫做圣地亚哥的小镇。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也在他12岁时永远离开了他。
成为孤儿后,易卜拉欣被迫辍学。幸运的是,他从小就有很强的音乐天赋,喜欢唱歌,为了讨生活,他开始通过在大街上唱歌表演来赚钱。
有了一些表演经验后,他又找各种机会在全国各地参加歌唱比赛,逐渐开始小有名气。1953年,26岁的易卜拉欣通过招募加入了古巴非常有名的指挥家帕乔阿隆索的合唱团担任主唱,演唱具有古巴传统风情的波莱罗风格的歌曲,这一唱,就是20多年。

乐团的名气虽然很大,但成员的薪水并不高。易卜拉欣几十年如一日,过着清贫的生活;合唱团所发行的专辑封面上,也从未出现过他的名字。他就像一首乐曲中的一个音符,默默奉献着,却从不留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年近六十的易卜拉欣从合唱团离开。回到家乡以擦皮鞋、卖彩票为生,本以为即将以这样的方式度过余生,一次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接下来的生活。
1996年,美国音乐人雷·库徳来到哈瓦那,他准备制作一张融合了马里和古巴风格的专辑,恰好需要一位可以演唱古巴传统的波莱罗风格的歌手,有人为他推荐了易卜拉欣。

于是这位前几天还在街上擦皮鞋的老爷子,第二天就出现在了录音棚,且一开嗓就停不下来,他太享受可以开口唱歌的感觉了。
这张名为《美景俱乐部》的唱片录音只用了一周时间,并且在发行之后大获成功,很快火遍了全球,并获得了当年格莱美最佳拉丁音乐奖。
迄今为止,销量超过800万,成为了有史以来销量最高的古巴专辑。

通过这张专辑,也使得古巴的波莱罗风格在世界流行起来,易卜拉欣被誉为“波莱罗之王”。
1999年,72岁的易卜拉欣终于有机会录制人生中的第一张个人专辑。尽管此时的他对于世界乐坛来说还是位新人,但每个人都能从他真挚的歌声中,听出他对音乐饱满而持久的热爱。
03 热爱,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放眼世界,Angela奶奶和易卜拉欣爷爷的故事,其实无处不在。
冰岛的罗菲奶奶,同样在70岁之后,在音乐中开启了自己的第二人生。

70岁之前,她做过保姆、店员,在街角摆摊卖杂货;70岁之后,因为女儿送给她一架电子琴和一台录音机,她转而成为了一名音乐制作人。
罗菲奶奶对声音充满了谜一样的热情,院子里的狗叫声、小猫的咕噜声、水管的滴水声…这些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声响,都能成为她脑海里美好的音符。
她用电子琴弹奏出跳跃的节拍,并融合录音机里录下的日常声音,在六年内惊人地录制了59张专辑。

在中国,在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群“摇滚奶奶”。来自浙江的奶奶董云蓉,在老伴儿去世后,开始重新找寻人生的意义。她想起了年轻时就喜欢的音乐,于是在64岁的“高龄”开始学吉他。

后来又觉得一个人弹吉他不过瘾,她拉着班上的同学开始组乐队,整个乐队的平均年龄70岁。
2018年,乐队转型开始玩摇滚,同时改名为“摇滚奶奶乐队”。

如今,董云蓉已经79岁了,"摇滚奶奶乐队"也在她的带领下走过了十年多的时光。
尽管会经历成员的生病、离世,但大家依然能微笑乐观面对,因为他们都知道,因为有音乐的陪伴,他们比大多数人多拥有了一个青春。

我们常常收到很多关于学音乐的提问,问自己从现在开始学音乐究竟晚不晚。
显然,上面这些故事中的爷爷奶奶,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他们用自己漫长的人生经历,真正诠释了热爱的能量究竟有多大;也再一次告诉大家,永远不要说“现在太迟了”、“我做不到了”
正如Angela Alvarez所说:只要你愿意,哪怕到了95岁,我们依然可以大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并得到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