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三山五岳那些岁月(2015-2018)

文】:白華金刚范辰帆/原创游记精选、他处发过备份、切勿转载、版权必究。
2015~2018历史两年多,完成旅三山五岳。朝拜顺序依次为: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东岳泰山、北岳恒山。若问哪个最难攀登,只能说除却“北岳恒山”其他难度皆非轻。四正四隅,八卦九宫,恰到好处。除南岳衡山自驾外,余四岳皆依高铁前往,除“南岳衡山”因灵感成诗,憾余四岳未能成诗《衡山观凤》。但在三山中的庐山,留下了一首自己很偏满的原创作品《登庐山·冬悟》。
依卫图辨,嵩山似狮卧,衡山如凤飞,华山站立望,泰山如人坐,恒山如人行…五岳脉恒山泰山最弱,争锋者当属西岳华山与南岳衡山,嵩山自身枝脚缠护少,秦岭来脉至洛阳呈出阵到此缺缠护。五岳不虚,三山传疑。黄山乃实至名归,中脉奇雄俊丽;庐山古今文人墨客、帝王将相、及近现代政要名流往来不绝,可谓非天下名山之宠;而雁荡山则稍逊些,作为温州乐清的一张名片,确也能拾结不少地史人文,徐霞客也曾到此一游。关于三山五岳,待机缘后续详明!
旅行是人生体验之一,亦是学习、考察与实践,更是展现修养的过程,用心体意、一路感恩从中获益良多。如能携行者风范,感得“自内证”当心生法喜,即事而真。朋友曾这样说过:钦佩我对祖国大好山河的那份执着之情。对曰:自古成大事者,无不先研习而后游历天下,通晓时局、增长见闻,广交天下善缘。道通天地大,德贯古今长。地史人文时空交积,叹光阴伏渡,高山流水、飞短流长,世所不尽道难言。
黄山归不看岳,其天恩典赐羡煞群山,在绵邈岁月中洗刷得精妙异常。两次登黄山均没遇冬雪,然五绝数奇亦能感受于身。第二次从北门上南门下实为最佳路线,惜三大任务只完成其一最浅显者。身在山中,转随云海,悠不知处…观近山、岩松、楼阁…虽多闻赞叹而趋时风,憾未能远观垣局而遁天机,寻龙觅穴于“踏雪无痕”间,待他朝再造,惟天律有禁当须明。再者觅仙踪伏藏,是道…此轩辕黄帝得道飞天之域,界结上古至今,非比寻常肉眼不入。此离世人太远,于我却近于心印,为履大愿之一,亦济世所需之功。叹甚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