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和朋友合伙做生意才能成功?这5条金科玉律绝对不能忘记!
我经历过很多次合伙生意,从小到大,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成功有很多偶然因素,失败有很多必然条件。
先给出我对于合伙生意的5个核心观点:
第一,合伙生意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做的生意!
第二,大生意可以合伙,小生意绝不要合伙!
第三,君子和而不同!
第四,利不可独,谋不可众!
第五,先谈恋爱后结婚!先合作后合伙!
先来讲讲我自己的几次合伙经历。
【1】大学期间练字班时期
2009在北京读大学时创办的的“天行健练字班”是我第一次开始尝试做小本生。
投资最小(五千多块,不过对大学一年级,月生活费一千的我来说还是差点要了半条命)
坚持最久(整整五年,从大一入校做到毕业后又一年)
回报最低(五年时间,2014年离开北京时只有10万块积蓄)
这个练字班是我自己一手做起来的,从跑宿舍发传单开始,从隔壁宿舍免费一对一教学打口碑起步。两年后招生已经很稳定了,才引入了第一个合伙人。后来逐步扩张,团队达到二十多人,渗透了4所高校。
不用多说你们也知道,在这次合伙中,我一家独大,虽然不能说完全一言堂,但是所有的事要经我拍板才能执行,所有的财务支出收入我一人经手,利润分配我自己看着算就行,也从来没有过任何纠纷。
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个项目里离开谁都不要紧,大家团结一心当然最好,就算真走光了我也不怕,自己一个人也尽可以撑得住。这种合作模式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是普通意义的合伙,其中有雇佣制的基础,有合伙模式的分成关系,有大学兄弟情谊做支撑,总之,很特殊!!!
后来我因为私人情感原因,不得已离开北京去成都发展。练字班交给其他三位最核心的伙伴协同管理,我彻底除名退出,也不再从中抽取任何分润。按理来讲,五年的积累磨合,大家一路走来也没有任何问题,本来以为练字班有我没我都一样,能够蓬勃发展,若干年后我还能跟别人吹牛说,我虽然已经不在北京,但北京还是留下了我的传说。
哪知道不到半年时间,这个练字班就风流云散,究其原因无非是合伙人之间的分歧,无论是经营思路,分配原则都出现了严重分歧,又缺乏一个像我这样服众的人居中处理,最终不欢而散。具体过程和细节我没有深究,但对于合伙生意,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有多难打理。
【2】成都春熙路鱿鱼店时期
2014年末,我在成都春熙路开起了一家鱿鱼店,从此进入餐饮行业,并一发不可收拾。

这是我第一次跳出校园温室正式接触社会的创业尝试,合伙人是大学时的舍友,当时正在西安一家公司做机械绘图类工作,月薪三千。我就忽悠他来了成都。
说句实话,这是一次本该失败得非常惨的创业,那时的我是一个活脱的”韭菜“,对行业缺乏基本认知,加盟的是快招品牌,奈何机缘巧合的狗屎运再加上我确实也有三分手段,死胡同里八平米的小店被我折腾出了日营业额两万的业绩。但这些风光的背后,却也有太多的不为人知。

我面对的是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行业,没人敢接盘,连死十多家的胡同破店,搞不定的城管和无法言说的压力。承担着巨额的房租,每天却只有二三百块营业额,在这种情况下,我知道只有不断改变才能求生,我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一个决策紧接着一个,错了就立刻调整,三个多月的时间,我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累得丧失了全部的食欲和性欲。
当然也没时间和合伙人做任何沟通,甚至都没有精力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最终不远万里追随我到成都的兄弟决定离开了。他跟我做了三个月,我一次性支付了他两万工资。当时我还没有回本。
在这次失败的合伙经历中,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依然按照当初练字班那种一家独大的思维,无视了合伙人的感受,这绝对是我的过失。
但话说回来,如果我凡事都跟他商量,机动性执行力就都会大大下降,当时我们的处境,每一次调整可能都是分秒必争,别说朝令夕改,就是刚刚说的话,发现不对了也要马上调整。只是那时我还太年轻,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去处理好这之间的平衡。
【3】春熙路猪蹄店时期
2015~2016年之间,这是一段我极少提及的经历,因为没赚到钱,毕竟自媒体人嘛,都是以吹牛逼为主,讲讲鱿鱼店月入十万的风光多好。猪蹄店的合伙人是在成都认识的朋友,在鱿鱼店被二房东用江湖手段抢夺的时候,他帮了我不少忙,所以和他合作开店,我多多少少存了些报答的意思。
之前见过知乎某位答主有几句话写得非常好,我引用下:
朋友相处之道和合伙经营之道的理念大不相同啊。
朋友相交,讲求的是“义”字,相互平等,相互知道,互相理解,相互扶持,不求回报;
生意经营,讲求的是”利“字,规则有序、赏罚有道、分利合理、上下协调。我对他存了报答之心,就违背了经营之道,整个过程中出现了太多赏罚无度,随心所欲。底薪过高,盈利时提成过高,亏损时不额外处罚,导致了主人翁意识不足等等,这些都是我的设置过失。

最终这家店铺经营不善,管理不善,不得已转让。这次的失败其实最切合这篇文章的主题,朋友或者亲戚之间的感情因素,会成为经营过程中的束缚,情理二字不兼容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以上都是我之前的失败经历,后来我又做了【民宿行业】,经营过【健身餐】【西餐】【火锅】,现在开咨询公司,依然都有合作模式和合伙人相对来讲还比较成功。
有几点建议我姑妄言之,大家做个参考。
1. 不要尝试说服别人和你合伙做生意。
好的合伙基础,是共同的目标和互补的资源和能力。如果其中一个甚至多个人需要通过你的反复游说,痛陈厉害之后才决定加入,那么这大概率会是灾难的开始。以我有限的经验看,至少会带来一大一小两个隐患。
小隐患是,被游说后决定加入的人,他的决心和主观能动性都不足,一路顺风时还好,一旦遇到阻力,脑子里第一反应很有可能是退缩。未来如果出现比较大的亏损和风险,他的埋怨的负面情绪很有可能会超过正常范围。
还有就是在日常工作中,被说服的一方很容易出现不服管教的行为,总觉得你拉他下水,欠他的,而主动说服的一方,如果领袖气质不够,狼性不足,也很有可能得过且过,纵容包庇。这是生意场上的大忌讳。我不是说一定会这样,只是说概率比较大。
而这不过是小问题,真正的大问题是,当你说服对方的过程中,你不可避免地会夸大优势,隐藏风险(这里不同人只有多和少的区别,不可能是有和没有的区别,人是不能和人性作斗争的,在说服他人的过程中,没有人能保持绝对客观)。
这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对行情形势的误判,盲目乐观,有时你明明错的很离谱,但自己根本察觉不了,而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这就是事实。
对于一个生意人来讲,这是灾难性的事件。谎话说多了,首先相信的人是自己。(甚至不是什么谎话,只是你说的某一句话,给自己贴上了某个标签,你就不得不一直按照这个标签附着的其他标签一直做下去,或者说一直错下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一下心理学畅销书《影响力》,其中承诺与一致章节有相关的论述和案例。)所以,我认为好的合伙,一定是一拍即合,或者一拍没和的,我拿行动和数据给你看,看完了咱们重新拍,而绝不应该是说服。
2. 好的合伙人应该是旗鼓相当的。
门当户对不止是说婚姻,做生意也是一样。大家经历相近,实力相当,才能顺利合伙,如果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那就别扯合伙的事。
有的大哥带小弟,给你个合伙人的名义,但你自己要拎得清,别真以为这是合伙生意,就是人家带着你玩。该干活的时候干活,该闭嘴的时候闭嘴。分钱的时候给多了偷着乐,给少了也应该,就当工资减学费了,给得太多了,多得都特么不合理了,自己心里有点B数,该退回去就退回去。
真不知道天高地厚,遇到大哥厚道以后不会给你太多机会,不厚道的怕会把你尽快除掉(我说的是合伙除名,不是杀掉)
另外,实力不相当的人眼光也不会相当,该扩张还是该收缩,该投入还是该变现。都会成为问题。
3. 先谈恋爱后结婚,合伙前可以先考虑合作一下。
很多人一上来就谈合伙,其实在我看来是非常不理智的,合作需要考量的条件多且复杂,这就相当于是结婚,而我们都知道,结婚之前一般都需要谈个恋爱试试,哪怕是相亲,奔着结婚去的,也得例行公事谈个恋爱。
合伙也是一样,如果能在合伙之前先合作一下,比如一方先以员工身份入职,然后签约期权,或者一方直接采购另一方的服务,都是合作的模型。在合作中,可以了解对方的能力和品性,这样合作愉快,将来合伙起来才更稳妥。
合伙生意是世界上最难做的生意,关于合伙,还有很多故事可以讲,如果你有成功或者失败的合伙经历,也欢迎讲给我们听,一起集思广益,做更大的生意。

我是康健,深耕于餐饮行业的连续创业者和创业协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