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追番和补番的心理预期差别导致了迷家的低分

2023-07-24 02:50 作者:Sival  | 我要投稿

当时追这番的时候我还在上初中,那时候是最对二次元痴迷的时期,每周都盯着这部番评论区大佬们的推测觉得细思极恐,去了学校还和班上的同学一起讨论。结果到最后和自己的心理不符合,加上当时大家都是一片差评,所以我也只给了一星

好有年代感的发言,当时刚追完番的评论,现在评分都到4.2了

今天突然心血来潮重新看了一遍,发现7年前的剧情完完全全不记得了,连主角的nanaki是企鹅都忘记了,而且也发现迷家其实没有我印象中的那么差。我认为导致迷家差评如潮的原因就是没有做好观众追番时的心理预期。下面详细说一下我个人认为的几个影响追番心理预期的因素。

第一点问题:第一集的恐怖氛围渲染的太过分了,导致观众觉得这是一部超自然恐怖悬疑+大逃杀类型的番,感觉车上每个人都一副将死之人的面相,到后面才发现这是一部和自我和解的治愈(?)番,如此巨大的反差当然会让观众觉得无法适从。

第二点问题:冈妈想写群像但是没必要登场的人物实在太多,导致剧情拖泥带水且观感奇差。比如说rapper和两个中二病,开局就不见了到后面才出来,对主线的推进近似于无。rapper救主角可以直接改成神山爷爷救主角,两个中二病作用完完全全只是为了揭露小春的阴谋和秘密,而小春刺激男二的对话也完全可以揭露出小春的想法,完全没必要加两个中二病当手下。以及那些连nanaki都没有出现的人到最后对主线剧情的推进作用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体现出待在房间里面不想出去就会慢慢丧失自我的设定,可是这完全没必要那么多无关人员吧,留几个人就好了。绝大部分的人的存在意义就只是为故事增添一丝轻松愉快的氛围(比如说那对夫妻)、或者是为了起哄(起哄也没必要那么多人吧),其实这样反而不好,会让整个故事的叙事节奏变得奇怪。群像这种东西超过十个人就没什么必要了,也许是冈妈那时已经功成名就了所以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第三点问题:真咲和小春这两个角色的伏笔埋得不够,或者说前期的行动和他们本来的目的不符合。首先是真咲,开局这个行动也不像隐瞒什么目的来的,也不知道第一集在莫名其妙占卜什么东西,根本和主线没有关系。第二集跟着一帮龙套调查结果被带走然后其中一个人失踪所以就开始怀疑真咲,然后就是主角和真咲在一起结果两个人失踪又被怀疑。到中途真咲说出玲见之前真咲这个人物的行动完全没有任何和后期能对应上的地方。如果改成真咲一直一个人,不跟着主角一行人行动,这样既能合理的引出大家对真咲的怀疑又能为后面埋下伏笔,比现在的处理方式要好得多。其次小春,小春也和真咲一样是影响到整个剧情的重要人物,为了自己的父亲特意组建一帮人来纳鸣村调查,可是前面除了小春没有和主角一起坐车这个伏笔之外就没有任何其他的伏笔了,全程都在和主角团一起行动。大姐你不是要调查你爸的nanaki在哪吗为什么不自己独自行动呢,就算半夜偷偷摸摸跑出去,给一个画面大家都能知道这个人有问题啊,而且既然小春早就知道真咲这个人有问题为什么一开始不去调查她。正所谓如果戏的最后要开枪,那在戏的开端应该出现一把枪,这两个角色的伏笔缺失导致了后面几集的观感超展开,根本上的影响了追番的心理预期,也是本剧的最大败笔。

如果迷家把多余人物删除,开局的莫名其妙的河马之歌删除,再给真咲和小春添加足够支撑故事发展的伏笔,迷家会是一部很好看的番。只能说冈妈你开心就好,以后还是继续写你的少男少女青春小心思吧

追番和补番的心理预期差别导致了迷家的低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