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50、计件工资
【本文转载自《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徐禾主编】
【如有错漏或其它问题,欢迎指正】
50、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是按工人所生产的产品件数或完成的作业量支付的工资。它是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之一。
从表面来看,在实行计件工资时,工人生产的产品愈多,得到的工资也愈多,因而好象工人出卖的不是他的劳动力,而是已经物化在产品中的劳动;似乎工资的多少,是由生产者的工作效力决定的。
但是,实际上,计件工资同计时工资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仍是以计时工资为基础的。举例来说,假定在实行计时工资时,工人每天劳动10小时,创造4元新价值,其中2元为工人所得的工资,2元为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在这种条件下,剩余价值率即剥削率为100%。又假定现在改行计件工资,资本家把原来工人在10小时中生产的10件产品,去除原来的计时工资额2元,则每件产品的计件工资单价便是2角。这样,工人每完成一件产品得2角工资,如果他一天中仍完成10件产品,那么他所得的全部工资便仍为2元。在这种条件下,资本家从工人一天劳动中榨取到的剩余价值也是2元,剩余价值率仍然是100%。
可见,计件工资不过是计时工资的一种转化形式,或者说,是变相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与计时工资的本质完全相同,它也是劳动力价值和价格的转化形态。马克思指出:“工资支付上的形式差异,决不会影响工资的本质,虽然其中一种形式可以比别一种形式更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i]
计件工资既然更加隐蔽和歪曲了工资的本质,因而它比计时工资对工人更富于欺骗性,更有利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首先,在实行计件工资时,工人所得的工资额由于和他完成的产品数量直接联系起来,因此,工人为了多得一点工资,便不得不更加紧张地劳动,自动加班加点,提高劳动强度。工人给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是大大增加了,但由于每当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时,资本家就会进一步降低计件工资单价,因而他们实际上并不能得到更多的工资。其次,计件工资还为资本家监督工人劳动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计件工资本身对工人的劳动(质量和数量)就是一种很好的监督,这对资本家节省开支、降低产品成本等等都有很大好处。再次,实行计件工资还必然会突出工人的个别利益,增加他们收入上的差别,加强工人内部的竞争,因而不利于工人之间的团结。这对资本家当然也是有利的。
[i]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6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