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和特发性震颤症状有什么区别?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姿势步态障碍为主要特征。其中,静止性震颤是本病的常见症状,多自一侧上肢远端开始,可向同侧下肢和对侧肢体逐渐发展,震颤频率为每秒4~6次。部分帕金森病患者还会出现嗅觉减退,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如面部油脂多、出汗多、流涎多、大便干燥、体位性低血压等表现;还有的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情绪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下降,甚至会出现痴呆。帕金森病导致的手抖常以拇指、食指、中指为主,呈“搓丸样”或“点钞票样”动作。此外,帕金森病引起的手抖多在静止时出现,随意运动时减轻,紧张时加重。

特发性震颤是引起手抖的另一常见疾病,通常是在精细活动过程中,接近目标时或者肢体保持某一姿势时出现震颤,如在倒水、端碗、夹菜时震颤明显,静止时震颤消失。功能性震颤常见于一些特殊的生理状态,包括寒冷、情绪激动、紧张焦虑等,当诱因去除后震颤可消失。此外,长期大量饮酒;某些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低血糖症等;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过量应用甲氧氯普胺等均有可能引起手抖。

特发性震颤又称为家族性震颤,约60%病人有家族史。在多个特发性震颤家族未发现跨代现象,性别分布平衡,一般认为这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65~70岁前完全外显,也有报道不完全外显和散发病例,散发者和有遗传者临床特征完全一致,通常认为是同一疾病,但目前尚未确定相关基因异常。特发性震颤发病年龄的双峰特征提示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的异常基因。家族性震颤发病年龄比散发病例早,提示早发的特发性震颤更强烈地受遗传易感性的影响,遗传易感性能明显影响临床亚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