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歼-11在3米距离拦截RC-135,美军惊魂,如何应对才是关键

2023-01-06 14:52 作者:瞩望云霄  | 我要投稿

近日,美国印太司令部发布声明,一架J-11在南中国海国际领空对一架美军RC-135侦察机进行了近距离拦截。按美国的说法,歼-11当时距离在RC-135前方6米以内,还曾出现在RC-135机翼3米。歼-11的逼近干扰,迫使RC-135采取规避措施以避免碰撞。

画面显示,歼-11拦截时携带有四枚导弹——两枚PL-8红外制导空空导弹和两枚PL-12雷达制导导弹,证明这是一架早期型的歼-11B战斗机。而要说起美国RC-135侦查机,大家就会想到美军“EP-3”电子侦察机。这次歼-11拦截RC-135近距离接触事件,与中美2001年在南海的撞机事件有些类似,只不过还未发生碰撞。事实上,美国在经历中美撞事件后,并没有放弃在南海和其他中国近海的侦察活动,反而改用“RC-135”电子侦察机继续偷窥、窃听。


RC-135相比EP-3要更加高端,是一种以波音707客机作为平台发展起来电子侦察机,分为多个型号。C型是电子情报“吸尘器”,能“吞噬”大量的电子信号,可以发现敌方的雷达、导弹、导航等设备的参数配置和工作频率,从而得出非常重要的情报。V/W型可以收集敌方预警、搜索和火控雷达的各种技术参数,并能对其精确定位。侦查范围覆盖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雷达信号,包括音频、话频、电传、电报等信号,甚至能探测600~800公里外的电台。S型专门用于侦查弹道导弹的情报。可以这么讲,不管这次与歼-11较量的是什么型号,RC-135对解放军正常的军事行动构成的威胁非常大,而我们要想反击还不太好办。


RC-135对解放军威胁比较大的几种情况:一、RC-135可能在侦测解放军的对台演训活动。只要解放军进行有规模的军事活动,美军就会以“自由航行”为名,让RC-135在附近空域巡航,大量机密参数可能被美军拿到手。这些数据在和平时期或许没什么用,一旦发生战争,就可能危及解放军作战平台的安全;第二、RC-135正在收集中国新型武器的试验数据,这个性质也非常恶劣;第三、常规巡航试探解放军的反应,也就把RC-135的出动当成“自行航行”活动,不断逼近中国本土。

由于RC-135的巡航路线是在国际空域,非常考验解放军对演习行动的组织能力,不进行拦截会让美军拿到机密数据,采取拦截行动又会造成一定的相撞风险。比如,俄罗斯军队就曾用“巴伦支海手术刀”收拾过美国侦察机。此次歼-11飞行员展示了大好中华男儿有血性,敢于拼刺刀的神经,但是我们也得承认这种拦截也给中国飞行员带来生命安全风险,相撞之后也会给中美关系带来复杂的外交冲突。


那么,中国如何应对RC-135这样的侦察机的干扰呢?大概有这么几种办法:

一、中国也派出侦察机对美国、日本等国进行军演进行侦察。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原来经常看到中国派出无人机或者电子侦察船,进入美日演习区域附近,但是船只毕竟反应速度慢,无人机不可能像RC-135一样装备大量探测设备。

这就需要中国配备一种能够进行空中受油的大型电子侦察机,让美国军队在亚太地区的军事活动面临被干扰和窃听的局面,这个必须有。

二、中国应该装备一种能对RC-135近距离进行电子干扰的飞机,只要看到RC-135前来,就派出大型电子干涉机贴近实施大功率干扰,让美机的侦察活动徒劳无功,或者面临困难。


三、可以开发一种大型长航时无人机,对RC-135实施近距离驱离,一旦发生空中相撞,那么无人机就没有人员损失风险,可以增加美国军队的焦虑。

总之,中国飞行员这一次虽然干得非常漂亮,但是我们也需要思考应对美军侦察机的更好办法,毕竟我们现在完全有实力做到这一点。

歼-11在3米距离拦截RC-135,美军惊魂,如何应对才是关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