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闺蜜去MIT,我去Columbia,三个月完成的申请闪电战

个人背景:
学校:美本
专业:商业管理+应用分析
GPA: 3.7+
GRE: 330+ 3.5
Offer:
Columbia SIPA MPA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Economic Policy)
UPenn IMPA
Case Western Reserve MSM FINANCE
USC MS Finance
Brandeis MS FINANCE offer 2w刀奖
Rochester MS FINANCE offer 15%奖
WUSTL MS FINANCE
BU MS Finance
写在前面
4月7日,我的2019申请季以收到波士顿学院金融硕士的录取信为节点正式结束。
过去将近半年的时间无疑是对我的心理素质以及个人素质的一次考验及提升。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和世毕盟对我的倾情帮助,我收获了圆满的申请结果,同时也收获,成长了。
申请前
整个申请季我最大的感悟就是,如果从来一次,我会选择从大三就开始着手准备。不管是丰富简历,还是找推荐信老师,以及撰写各个学校的大小文书,更加充裕的时间无疑能使我的申请package和申请结果更加完美。特别是在联系推荐信教授这件事一定不能拖延。我开始联系推荐信的时间比较晚,那个时候已经是大四上的11月底了。虽然我最后顺利整找到了两位教授和一位实习的老板愿意帮我出具推荐信,由于时间比较紧张,整个过程对我来说变得十分煎熬。在大多数教授都有他们自己设置的推荐信限额的情况下,尽早联系是能够增加要到比较热门/权威的professor的推荐信的机会的。
从选校上来讲,考虑到适合本科生申请的纯金融项目相对比较分散,为了能够去到排名更好的学校,我也配合申请了一些MPA的项目。我最终选择了哥大SIPA 的MPA, 因为录取track符合我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学校也同时兼顾了好的地理位置和学校排名。我的Finance专业的项目申请都拿到了大大小小的奖学金,这个也让我备受鼓舞,虽然最后都忍痛割爱了。
从基本的成绩和背景上来讲我没有很大的硬伤,一定要讲的话,还是提早准备会有优势,包括课程方面。事实上我大学期间因为AP课程转了学分并没有上过正经的数学课,不过辅修的applied analytics专业还是给我的数理背景起到了加分的作用。同时,越早的准备对于实习这一块会有更多可以加强的点。虽然我的经历足够,但是对于申请有一点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就是:越能够提供贴合项目的经历会越有利于拿到更好的录取~
申请中
我的GRE是在申请季后期的时候才刷出了自己满意的分数,一开始抱着自己申请的心态,最后发现在时间上无法兼顾,才经闺蜜同学推荐选择了世毕盟,事实上结果是我和我的小伙伴都取得了自己很满意的成果~(此处可以看我闺蜜的申请总结链接哈哈哈)
在时间比较赶的情况下,世毕盟的培训师老师和mentor学姐对我的申请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前期的学生资料收集帮助我匹配到了合适的导师——一位人美心善毕业于杜克大学的小姐姐。有这样一位背景相匹配的导师使我的整个修改简历和写文书的过程都能做到事半功倍。mentor学姐全面的商科知识给我的文书带来了很好的想法,并且教会了我如何把一切原始、单纯的观点和事实转换成文书中的闪光点。我也得到了一些很好的,大方向上的建议。例如,像我这样的商科专业,学校都希望看到申请人在文书中能展现出明确的职业规划。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几乎所有文书中都详述了我对未来职业的展望,怎么样计划去达到它们,以及我过去的学术课程及工作经验怎样反应了我为了达成这些目标所做出过的努力。
我11月份找到世毕盟,12月份开始提交申请,在经过和指导小组不断讨论简历的修改和文书的内容构思之后终于有了针对不同项目各有侧重的文书。同时,GGU Native Expert Team的文书润色让我的文章有了更加流畅的表述,单独针对每个项目文书的修改也很好的保证了每篇文章的质量。
申请后
我在最兵荒马乱的1月份,倒着时差准备材料,跟老师学姐们沟通,曾经在ddl当天一次性提交了4个项目,前后分批一共提交了10+项目。提交完所有网申之后就是漫长的等待了。
美国的纯金融项目几乎都有面试,当终于等来了不同项目的面试时,当然又是一轮新的赶due,包括我本校的项目我最终选择了on-site去聊。世毕盟在这方面提供了很有针对性的的模拟面试服务,除了1对1的mock interview以外,还提供了各个项目的系统的面经让学生充分做好准备。这之中过程各有纠结但好在结果都还不错,这边也要感谢世毕盟的帮助。我的建议是在面试之前,所有准备工作都不要拖延要积极完成,面完了,就继续佛系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