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觉醒中的85后父亲——纪念鲁迅先生《我们现在怎么做父亲》
开篇要先给我的孩子们道个歉。原谅你们已经36岁的父亲才开始思想启蒙。 原谅你的老爸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没有机会学习“父亲的课程”; 原谅你的老爸毕业后10几年的时间全部投入到了社会的随波逐流中来; 原谅你的老爸在叛逆你们爷爷奶奶后,却希望你们不再叛逆; 原谅已经做了6年父亲的老爸,至今还没有摆脱混乱的思维,也无法给与“十万个为什么”的正确答案; 原谅老爸纵容你们的所有选择,但没有做好牵引;跳舞、画画、声乐、溜冰、体能、英语等从众式的报名,但没有陪伴你们一起学习和成长,何谈引导!比较庆幸的是,我宝贝女儿慢慢探索出了自己的爱好“画画”,希望你能长久享受你坐在那里构思酝酿和下笔创作的过程; 原谅老爸也把一些工作和生存中的焦虑外溢给你们,让你们童真的世界中多了些“丛林视角”。 我的孩子们,老爸打算从4个方面跟你们聊聊一个现在父亲的想法: 首先:作为你们的“物质之父”,也就是鲁迅先生说的“保存生命”。 现在想想所谓的“生育之恩”,其实是我们强加给你们的枷锁。孩子,是你们通过自己的力量披荆斩棘,冲破生存第一轮的PK赛,在妈妈的温室里面,在“基因”的主导下不断学习不断突破不断挑战,历经10个多月才成功降临这个世界。出生后你们要被老爸老妈身上数以亿计微生物群包围,一个贪吃的我成功把自身各类菌群通过亲吻、抚摸、喂食等投递给了你们,你们在不断适应父母双方的各类细菌来袭的过程中,平衡了你们的菌群、完善了你们的生态,茁壮了你们的身体,是你们让老爸见识了生命的力量,见识了你们努力的开始。 但这个物质之父,还是要唠叨几句。 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均衡饮食,用健康和全面的平衡来抵抗未来成长过程中所有的“阴阳不协调”“邪风入体”“细菌或病毒入侵”等等,我希望你们整个身体的和谐生态能够永久,希望你们用自身强大的生态来打败长大后各种工业添加剂的诱惑之战,让你们朴素和弱小的哺乳生命能够无病无灾的延续下去; 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强身健体,用适度运动来熵减你们身体不断增加的各类负能量物质,“燃烧你们的卡路里”只是一类运作的方式,远离资本吹嘘过多的减肥药物,回归“五谷杂粮”的自然之道,让身体从发肤保护层到机能器官运转枢纽、到血液能量传递管道层、到微生物菌群层都能和谐相处,均衡熵减。 其次:作为你们的“精神之父”,我想送你们一道光,一道精神之光,在你们成长过程中如果出现黑暗乌云遮天蔽日之际,能够拨开云雾见到光明的光。诚如鲁迅先生的希望那样“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这道光就是“永葆青春、自强不息”。 “永葆青春”就是希望我的孩子能够远离厚黑学的洗脑,永远怀着赤子之心和青春的思辨智慧、过着心灵上的生活。是希望你们保持年轻的“生命力”,以生命力激发着你们的才华和创造,迎来你们精神的富足和满意。“青春”更多的需要“热诚”的精神,避免肉体未老但热血已凉,就像毕加索评价作为一个作家最重要的条件是“热诚”一样。“永葆”就是希望你们能够在精神上永远的与自然的“青春”交融在一起,无论是妖魔鬼怪精灵,都能在你的心目中有“呼吸”、有“柳色新”、有“感时花溅泪”,有“恨别鸟惊心”、有“梨花一枝春带雨”、有“过雨荷花满院香”、有“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有所有你与自然青春的想象力,有无穷无尽的青春精神源泉。 “自强不息”就是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始终相信追求和坚持的力量并付诸实践。步行走出韶山,立志拯救和改造中国的教员,在青少年时代就学遍群书、立下大志并通过不断实践摸索中找到了拯救中华民族的道路,终其一生贯穿了“奋斗”二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之光会让你们遭遇挫折后仍然可以相信“病树前头万不春”;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在AI智能时代抑或下一个“数字化时代”中,站着靠实力把钱挣了。 再次:作为“引导之父”,重点想围绕鲁迅先生“发展生命——理解、指导、解放子女。”来跟我的孩子聊一聊。 如果孩子们问我“什么是好人和坏人?”我会尝试带着他来到下雨后的低洼地,指着一汪泥坑把先人的智慧转赠给他。我会告诉他孔圣人有个徒弟讲过的话:“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我会告诉他,“好与坏”是舆论和判断的一种话术,我们要辩证唯物的去审视“好与坏”背后的故事。“周正义之师”打败“商纣邪恶之师”只是道德先师们的美化,毕竟翦商的过程中充斥了太多的“人殉、人葬、人祭”的隐秘,充斥了太多的势力PK,充斥了太多的“舆论手段”,这些是至少客观的历史和事实,这些才是我会引导给孩子的真相。我会告诉他们老爸曾经经历过的“网络暴力时代”所带来的教训和思考,“好与坏”在资本、流量的裹挟和操控下所产生的恶果,希冀孩子们保持理性的敬畏,理性的思辨去读懂“好与坏”。 如果我的孩子问我“我怎么跟老板开口要求涨工资啊?”我会告诉孩子,你要理直气壮的平等沟通和申请,因为“涨工资”是对你价值的认可和鼓励。孔子说过“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我的孩子,无论是面对你的客户、你的上司、你的老板,在你把事情办好后,俸禄是必须要谈的事情。我为什么强调要教会你如何去谈工资,那是因为中国人在千年封建儒家统治中,有一种糟粕的僵化思维荼毒较深,就是“中国人羞于谈钱”。就是千古圣人孔子也把学习为了俸禄为了当官挂在嘴边,我们这些凡人更没必要僵化枷锁了自己的思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不是让我们只顾读书,不管生存,不考虑物质基础的话术都是耍流氓。 同时,我必须告诉我的孩子“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本意是什么。子夏是希望我们保持学习保持努力,A赛道优秀了就可以继续提升B赛道的能力。功利化的解读为“高官和教授”往往会影响孩子你的选择。任何赛道都不影响你的努力和优秀是老爸的建议,希望高考“独木桥”只是增加了你年少的专注和聚焦,但不要狭隘的放弃其他的职业赛道。500多年前有个顶级学霸的父亲把一个“熊孩子”培养成了“一代圣人”。在你成长中,老爸希望陪你一起读懂阳明先生,读懂先生没有随“做官登第”的波而逐流,读懂先生“读书做圣贤”的高远志向。老爸很难有“状元”的视野和资源,但老爸会陪伴你一起努力,在你成长为“熊孩子”的阶段,尽可能陪你体会“居庸关游历考察”的豪侠放纵,陪你体会“被贬贵州龙场”的心路历程;在你春风得意之际也能像王华先生一样告诫阳明先生“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虽以为荣,复以为惧也。”诚如阳明先生并没有按照他父亲设定的路线老老实实往前走一样,老爸希望你们通过自我探索然后找准自己的追求之路。
最后,作为你们的“意识之父”,我希望我这座靠山被你们依赖,被你们挑战,再来依赖你们,彼此都是彼此的“独立山头”,但遥相呼应,一山还比一山高。 鲁迅先生说“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但中国式父母为了下一代倾注所有的资产、精力、心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尝试用上一代的思维意识来“控制下一代”。或许是老爸们不愿意退出历史的舞台,或许是老爸们不愿意积累几十年的经验会失传,或许是老爸们不太擅长言语表达的爱会变成事实上的叛逆阻碍,或许是老爸们辛苦积累的资源和财富想顺利过渡给下一代,或许是老爸们不希望你们在路上磕碰太多;无论多少的“或许”都不应该成为“权威的意识”,都不该影响你们的独立发展。 子曰秋野乐队有首歌《乖乖的》歌词是这样写的“我有很多心里的话,其实很早就该跟爹说说,可每次还没张开那张嘴巴,爹总是先给我块儿糖含着,然后他笑眯眯地看着我,爹说是一切要照爹说的做,是绝对的保证绝对的保险,绝对的准没错,我竖起耳朵听爹说说,是不管多么难走的路 啊,你爹我都曲曲弯弯地挺过来了,曾经尝过的酸甜苦辣咸的香的臭的,是比你这小鬼吃的饭都多,所以说孩子,我知足你就应该总是乐着啊,不许皱眉头弄深沉假装思索,像如今这样好吃好喝好穿的啊,是你老子我拼了命才挣到的,你知道不?我憋得实在很难受啊 非得马上现在跟你说说,可话到嘴边还没一半儿啊,你就给了我,给了我一个大嘴巴,然后狠呆呆地瞪着我,说是兔崽子到底想要干什么,我说 就是爹给我的那块儿糖啊,它压根就不是甜的。” 听完这首歌,老爸不会给你一块糖,如果你碰巧遇到了一块糖,请先鉴别清楚后,再去体会这块糖的感受,无论酸甜苦辣都是你成长的滋味。 距今100年前的1919年10月,有一个精神矍铄的中年男子狠狠抽口烟后写下“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很不易做;而在中国尤不易做。中国觉醒的人,为想随顺长者解放幼者,便须一面清结旧帐,一面开辟新路。就是开首所说的“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困苦艰难的事。”这个男人就是鲁迅先生,在他《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对于中国父母很多思考放在当下也恰如其分。作为一个刚刚启蒙思考的父亲,我会努力从鲁迅先生哪里吸取并借鉴部分思想的智慧。 “改革家庭”不仅仅是鲁迅先生那个时代需要的思考,放在当下也是必须的,改革开放40多年,物质经济在快速升级迭代,工业产业多次升级到目前智能制造行业转型时,带给我们家庭的挑战愈发加剧。在各种“卷”或“躺”的时代,如何改革我们的家庭,如何做好一名父亲,老爸需要不停地解放思想、保持学习,保持开放,才能把“大道理转换成小故事”,才能履行好“物质之父、精神之父、引导之父和意识之父”的重大使命。
近期广西一位父亲带女儿跑步200余天,孩子变的开朗、健康和精气神十足。 “做一名陪伴教育”的父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这个让爸爸十分愧疚,所以,结尾还要给孩子们再道个歉,原谅明天父亲节老爸无法陪伴在你们身边,无法参与到你们的游戏中,带你们体会大自然的风光,品尝美食的幸福,解答你们十万个为什么,给你们讲故事、洗澡和陪伴睡觉。原谅一个钝感觉醒中的老爸,我会跟你们的老妈一起,陪伴你们慢慢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