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雨轩笔记》 清 清凉道人述(三)
杂记 八 广西南宁府税务部门的办公处在城外的江畔,因为左江的江水消长无常,所以这个办公处是建立在浮筏上,便于牵放。 乾隆甲子秋的某天夜里,岸上有人看见税务处前的旗竿斗内,有光在闪闪,这光连续闪了一个多月。 某天,忽然下起倾盆大雨,人们在江边楼上躲雨,遥见有雷火下击旗竿,旗竿斗内发出一道红光,此红光上冲数尺,抗拒雷火,雷火也因而短了三四尺。俄而,响起一声霹雳,此霹雳声震屋瓦,旗竿斗内所发出的红光顿时息去。此后,雨渐渐停了。 税务处的人听到消息,便前往旗竿斗观看,发现斗内有东西在燃烧,人们拿来杆子伸入,翻动燃烧的物体探看,原来是一条红黑灿然盘着身子的蜈蚣,这蜈蚣有五尺多长,已经被雷火击毙。 众人皆诧异,于是合力将蜈蚣拖出,将它悬挂在一竹竿上,向来往的人夸示。 当晚,税务处的厨房老李,深夜出来小便,见挂着的蜈蚣的头在发光,心中觉得很怪异,于是放下蜈蚣,破开发光的地方,发现里面有一龙眼大小的珠子,老李将珠子收入袋中,而后将蜈蚣放入江中。 第二天,乡人发现蜈蚣不见了,皆以为蜈蚣复活逃走了。 老李将珠子拿回家中收藏好,此珠子会发光,夜里老李将它当灯用。某天,老李的老婆拿着珠子在手里把玩,邻居有一妇人刚好经过,老李的老婆怕她发现珠子,急忙将珠子纳入口中,妇人过去后,便将珠子吐出。这时老李的老婆觉得自己遍身发热,手脚开始红肿,她认为是之前自己将珠子放入口中导致的,赶紧拿雄黄和药服用,浃旬才开始慢慢痊愈。 老李带着珠来到广东省城叫卖,有位西洋人见了,说“这颗珠子叫蜈蚣珠,要是人被毒蛇咬了,将珠子放在咬伤处,不一会儿毒水将被排出,蛇毒顿解,肿胀立刻消除;但此珠不能靠近口、鼻、耳。”当时在场的有位琼州来的大商人,他出千金买下这颗蜈蚣珠,人们很好奇,问“你买它干嘛?” 商人说“我买它,不是因为夜里可以当灯用;我家乡有座五指山,山内有很多沈速伽楠,可那儿有毒蛇、毒虫,人们都不敢靠近,我现在有这颗宝珠,若是持珠前往,那些毒蛇、毒虫会远远避开,我肯定能发大财。”商人说完,将珠子放入囊中,高兴离开。 老李卖了珠子,将所获得的钱在广东买货,然后将这些货运回家乡贩卖,他也因而致富。 丁亥年春天,我客居南宁,好友冯茂枝是老李的邻居,他对我详细地聊了这件事,老李叫李敏。 九 绍兴昌安门外某个村庄,住着一位到各乡村卖旧衣裳的人,名叫张世昌。他每一次出门就要几个月,家里有一位老母亲和老婆,老婆是母亲的侄女。 某年春天,张世昌又出门卖货,到了夏天还未回来。此时老太太生病了,想吃白煮鸡,媳妇将家中的鸡宰了并煮熟,在斩熟鸡的时候想“母亲年纪大了,牙齿几乎掉光,也不知这鸡煮得烂不烂?”于是她取了一块试吃,也在这时母亲在房内叫唤,媳妇下意识开口回应,这一没注意,鸡肉卡住气管,无法出声,最后被憋晕死过去。 母亲在房中叫了好久,见没动静,于是匍匐出房门察看,她发现媳妇倒在地上,急去摸鼻孔,发现已然气绝。老太太以为媳妇是热天热死。媳妇的娘家离此有一百多里远,要是让人去通知,等娘家人过来再收殓的话,这么热的天,尸体估计会溃烂。现在儿子又在外地,家中也没什么钱,于是老太太向邻居借钱,买了口簿棺收殓。 张家屋子小,没安放棺材的地方,祖坟又远在五、六里外,老太太于是央求邻居帮忙将棺材运送到祖坟处。这妇人死后,人帮忙换衣,搬动一回,而后邻居载着棺材走远路,一路颠簸,那块鸡肉渐渐滑入肚子,妇人开始恢复呼吸,醒来后,发现自己在棺材里面。她奋力顶起棺材盖坐起来,只见四周是茫茫的旷野,无任何人迹,她也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不禁坐在棺材中哭泣。 当时远村的菩提庵有位僧人,名叫独修,和一叫马四的回人提灯经过此地,他们听到有女人的哭泣声,于是问“谁在哭泣?”妇人出言以实相告,独修举灯走向前照妇人,他见妇人长得不错,心想将这妇人带回庵中,他回去找马四,与马四商量,马四也同意。 二人来到妇人身边,骗她说“你家和我要去的地方顺路,我可以带着你回家。”妇人一听,极为高兴。 三人走了一里多路,来到一村庄,马四的哥哥马二在此村居住,马四知道哥哥每到这个时候便会前往老婆家给岳母祝寿,马二家中此时无人。心中顿时起了鬼主意。于是托言饥渴,说“我哥哥家就在附近,我们先去吃些东西再走。” 来到马二家,马二的家门已经上锁,马四上前拨开而入,这时已经半夜,邻居听到马二家门响,以为是马二回来,所以也没出声问。马四进屋后便嘱咐独修说“你先到厨房烧火,我去屋后取米煮饭。” 独修到厨房烧火,马四拿来米淘洗后放入锅中,这时独修低头拾柴火,马四悄悄隐到身后,拿起劈材刀奋力朝独修的脑袋一砍,独修闷哼一声倒地,马四上前又补了几刀,将独修砍死。 马四拿着血刀,来找妇人问“你跟我吗?不跟的话,我就让你也试试这刀。”妇人吓得战栗不止,因为十分恐惧而点头答应马四。 马四吃完饭,再次在屋内四处席卷,然后带着妇人离开。 第二天早上,邻居见马二家门被拨开,便呼叫马二,可未听见马二回答,急忙进屋一看,发现有一僧人被人杀死在厨房里。邻居急忙报官,官府来验尸后,讯问邻居,邻居说“按理马二现在应该是住在岳母家,不可能回来,这个大家都可以作证。” 独修的徒弟来认尸,向官府汇报说“师父当时是和马四一起出去的,现在师父死了,马四也没见回来,应该是马四图财杀了师父。”官府于是下令通缉马四,但马四已经不见踪影,此案成了悬案。 张世昌的岳父魏某几天后听说自己的女儿死了,急忙飞驰而来见老太太,知道女儿棺材放置的地点后,立刻赶往放棺材的地方,到地方时,见棺材盖被掀开,棺内并无尸体,他也去官府报案,官府来人一看,这是口薄棺,看着不像被人盗坟,只是尸体不见了,这也成了疑案。 没多久,张世昌回来了,知道老婆死了,尸体不见了,他也认为太奇怪了,便四下寻找,最终没有任何消息。秋天,张世昌到生意伙伴李茂元来邀请他一起外出卖货,世昌说“我母亲岁数大了,家中无人照顾,我不去了。” 第二年春天,李茂元在台州宁海城卖衣服时,看见有一妇人家提篮而入,茂元觉得这妇人眼熟,长得很像世昌的老婆。茂元第二天,便躲在妇人家附近暗处,静静观察,确认无误后,他便前去问妇人邻居,邻居说“这是捕头许保贤的家。” 茂元打听清楚后,忙回家乡,将他所见告诉张世昌,世昌到官府取了一缉拿牌,伙同岳父魏某飞速前往,二人躲在附近隐蔽处,等候妇人出来,妇人一出来,二人便拥上前捉拿,将人带到官府控告,因有缉拿牌为证,官府讯问妇人,妇人说了上年夏天所发生的事,并说:马四带着她到天台投靠亲戚,但亲戚已经搬家,便有转至宁海,钱用光后,马四便应聘捕快,为一姓许的捕头作事。这姓许看中我,屡次要和我私通,我不从。一天,许某邀马四一起出门缉拿贼人。数日后,徐某自己回来,他对我说“马四被淹死了,我已经将他入殓了。”我心里虽然疑惑,但也不敢问。当夜许某将我绑起来,说要是我不从他便要将我杀了,我因为惧怕而从了,这事已经是几个月前的事了。 官府抓来许保贤讯问,他的供词与妇人相似,但问到马四的死因,马保贤最初百般狡辩,后在大刑下,才招供说:因为马四是异乡人,死了也没人会追究,于是将马四骗出门,然后趁他不注意用斧头将他砍死,霸占他的妇人。 官府前往许保贤所说埋葬马四的地方验尸,马四的尸体伤痕还在,可以看出当时许保贤是很用力砍死他的。因为这件事情发生时,夫人并不知情,而且屡次遭到胁迫,实在有可怜悯的地方,便杖击后发回原地,结绍兴的命案。 张世昌念此妇人向来贤淑,她后来所遭受的事,都是在暴力胁迫下发生的;于是他将这件事原原本本告诉自己的母亲,并向母亲说明要留下这妇人继续当老婆。 甲申年六月,我在绍兴永寿堂听沈康勤跟我聊这件事,至于是何时发生的事,以及村子的名字,我已经记不起来了;现正下雨,实在无聊,便拿笔写下此事。 十 我以前在岭南经理五缘鹾务时,有位手下叫韦得道,此人不但有勇气而且力气还很大,在当地无人可及。比如廉州盐,每篓大概一百多斤;东关盐,每包重一百五六十斤;每当载盐的船到时,盐要从码头运到盐仓,这一段路大约二里,按照一般搬运方式,是二人担一包盐。由于岸比码头高,而且路也比较狭窄,担夫必定要在中途暂停,让身体的气重新走顺。 韦得道是怎么担的呢?他将盐绑在长藤上,然后挂在柔木巨梃上,单人能挑四篓廉州盐,两包东关盐,中途不休息,径直担到盐仓交割,而且气力看似没见少。每回从盐仓运钱下船,比较健壮的人挑钱大概二十千,韦得道每次挑钱是四十千,而且经常抱怨没找到好用的扁担,否则能挑钱五六十千。 某回,有两只牛在一狭窄的路段相斗,二牛四角相互抵在一起,人们根本无法拉开,只好选择绕道走。韦得道见了,来到相抵的二牛前,他一手抓住一牛的角,然后张开手臂,将相抵的二牛分开四尺左右,牧牛人这才得以拉转牛头离开。 我卧室窗前,有个高过寻的石峰,三人合抱粗,我想将这石峰移到墙角,让窗前开阔点;我找来石匠,与他商量,石匠说“这个需要用蔴皮做成的巨绳绑缚住石峰,然后找三十人一起用力,才能搬动。” 韦得道在旁边听了,笑着说“搬这石头很容易,让我把酒喝足,小人单独一人便能办到。”我一听大喜,急忙让人拿来烧酒,熟猪肩膀。 得道喝完酒,将猪肩膀吃了,而后他袒下衣裳,来到石峰前,用双手撼动石峰,石峰此时岌岌震动;得道于是曲起腰,抱住石峰,边缓走边移石峰。石峰到墙角大约四丈,韦得道单人将这石峰移到墙角安置好,石匠见了这过程,皆咋舌摇头,感叹而去。 后来我听人说:得道离开我家后,他对人说“就这石峰,搬它,对我来说也就出个三分力,因为这东西比较大,而且肮脏,很难找到出力点,搬起来不够畅意。”这人认为韦得道是在吹牛,找我验证,我说“确实是这样,我当时是亲眼所见。”此人才相信是真的。 韦得道一顿吃四、五碗饭,能喝一斤多酒,每次喝醉便睡得像个死人。有回得道喝醉,同辈见他睡着不动,于是拿来绳子绑住他的手脚,得道酒醒,大伸手脚,将所系的绳子崩断。还有一次,得道俯身劈柴,有人和他开玩笑,出手劈向他的后颈,得道举手叠二指,起身轻弹此人的额头,崩然有声,那人的额头肿起个鸡蛋大小的疙瘩,有鲜血流出,从此再没人敢趁得道不注意时冒犯他。 韦得道性格温和,不喜欢说话,凡是用到力气的地方,他必定抢先去做,同辈很喜欢他,与他很要好。我很赞许得道的为人,而且他干活也很勤快,每次给的工钱都比别人多一倍。后来,韦得道害了伤寒病,因为不能流汗而离世。呜呼!一位人才,却偏偏让他出生在穷乡僻壤,无人发见,只能成为他人的走夫,最后槁项黄馘而死,真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