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和服的女孩,为什么会被如此对待?
昨天看到这个新闻,今天早上详细看了一下。这是一场悲剧,没有人是英雄。
这段视频中,警察非常激动大声的质问:如果你穿汉服来,我绝对不会这样说。可是你穿和服,对于中国人来说,你是中国人。
女生问:什么理由?(明显声音小多了)
警察:涉嫌寻衅滋事好吧。

以上对话,如果这位女生穿汉服,就不是寻衅滋事,重点只是,穿了和服。
我想,正常的逻辑是:寻衅滋事有寻衅滋事的定义。
然后这个女孩发布的说明。
第一,时间是8月10日,并不是关键节点。
第二,地点是苏州淮海街。
第三,女孩是为了拍照还原一个漫画场景。
然后接下来5个小时,被警察带走后,经历了教育、口供、查手机、删照片,没收COS服装。
第一个奇怪的是,如果当初砸日本车的人说“中国人不该穿和服”我不奇怪,但是一个警察这么说,我很奇怪。
而且这个警察,是苏州淮海街的警察。我特意去查了一下。苏州淮海街很有名,全长520米,建于1994年,接近30年了,是当年苏州高新区特意打造的。既为来苏州的日资企业,又是打造城市游览地标,号称“小东京”,“大阪街头”。2010年底,淮海街被评为“国家级著名和特色商业街区”。
上网找了一下,图片是这样的。

而后五个小时的过程,包括教育、查看手机并删除照片和没收COS服装。
我想,一个年轻女孩,手机里的照片会不会有个人私密的照片?这些私密照片被警察看了,合适吗?
还有,没收COS的服装是违法物品吗?是要没收后追查来源吗?那么生产商也违法吗?还有这个COS服装如果是正常购买的,究竟算不算个人财产?
这些,都好奇怪。
第二个奇怪的是,网上都在说,这个警察是英雄。

如果这位警察真的是英雄,那么在这条淮海街吃饭、开店、喝茶、上班,都还安全吗?
我感到一种没有边界的不确定性,以及因为这份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
会不会哪天解说日漫的也是错误的,会不会哪天学日语的也是错误的。还记得知乎上有个热点,一位小伙子在公园练刀,可能那把刀是日式的,被一群大爷大妈围着教训,最后离开了。有机智的网友说,你可以这么回应“我练的是苗刀,不是日本刀”;这种机智,并不解决最核心的问题。
我想起之前有个侯宝林先生的相声,《八大改行》,“你这鼻子怎么回事?”“鼻子红点儿,天生长的,不是我捏的。”“这色就不能出门儿。”“不行啊!我们家里没有人买东西啊!”“你要出来也行啊,把鼻子染蓝了!”
我也可以围观,毕竟我不穿和服,所以这种事情距离我好远呀。但是这个姑娘,早上起来高高兴兴出门,生活照常,怎么就迎来了“寻衅滋事”的罪名呢?
最后,我的想法,就算是痴人说梦吧。
为什么说是痴人说梦,是因为我发现,声音太热闹。
最温和的说法也是,要穿和服,总要注意一下周围的环境。
什么叫注意一下周围的环境呢?在公园连日本刀不行,在淮海街穿COS服装不行。这种言论,就好像各种事后明白,“还是注意一下的好”。
第一,我记得之前听一个讲座,什么叫传统,传统是一条河。传统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包容且流动的。就说中国的汉服,那也是品类繁多,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服装特点。
第二,我们的敌人,自始至终都是日本的军国主义,而不是日本文化。
第三,确实可以在一些法规中,比如某些历史遗迹、博物馆周边,是禁止穿和服以及展示有任何日本文化的东西。这样挺好的。
最后,事情的发展,有没有可能,让这个女孩收到一声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