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值得》读书笔记


【关于自我】
别人有别人的生活,自己有自己的轨迹。人到底需要什么?在追求的过程中,一定要分清自己是自己,他人在实践他人的人生,我们不需要追寻别人的脚步。
人生的满足感并非由别人决定,也绝不应该追求和别人同样的生活。因此,请务必意识到“这是你自己的人生”。只有这样,人才会活出自己。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人生一直被他人影响而疲惫不已,那么就想想这句话。为了面子,或者想比别人挣更多钱,让自己做出各种牺牲又有什么意义?没有健康,一切都等于零。
保持良好的睡眠、均衡饮食以及调整身心,这才是一切的源泉。
无论你做什么,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如果以“别人做什么,我也必须那样做”,一定会变得辛苦。如果自己没有喜欢且向往的人生,而以别人的人生作为标准,身上背负的行囊就会越来越沉,只会感觉压力越来越大。原本不想那样做,却硬逼着自己行动,背负太多就会越来越没有动力。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把重要的事情作为中心,然后一步一步积极行动。
总想着得失,那么就会觉得勉强自己,甚至产生心结。与其如此,还不如率性而为,跟随心的决定。
对于擅长的事情努力去做,对于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也不要勉强。对于一些必须要做的事情,你也许不擅长,那掌握到最低程度就可以。
所谓自信,是原本做不好的事一点点取得进步。比如,考试顺利、工作出色等,这些都是在日积月累中一点点逐渐获得的。也就是说,自信不是稍微“改变一下思维方式”就能获得的东西。因此,如果想盲目建立自信,结果往往费尽心思,事与愿违。要想办法,一点一点地淡化大脑中的负面记忆。
试着扩大交际圈,探索未知的世界,都会给你带来别样的体验,这样就不容易记起那些烦心的事情。总而言之,不被负面情绪影响的最大秘诀就是好好生活。这种“药”不会立即生效,它需要日积月累才会发挥作用。人生中精神饱满的时光非常有限,不要过多地停留在过去的阴影中。

【关于困境】
如果总也不顺利,那么你就要意识到,“人生本来就是这样”。“不顺”不只会光顾你的人生,我接触过各种各样的人,不管什么样的人都会经历不顺。当你感到“不顺”的时候,你要意识到“这只是我人生中第一个或第二个不顺”,不顺的事在人生中经常会遇到。
人一旦闲下来就容易想很多负面的事情。如果你常常思虑过多,不如回到当下,做你最应该做的事情。过多的“空闲”,有时会带来负面影响,“适当忙碌”的状态反而更好。
人毕竟是伟大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环境,都有可能坚定地认为“这就是自己的人生”,然后顺其自然地走下去。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痛苦的经历可以扩展人的本性,就像肌肉可以锻炼、拉伸一样。
即使遇到困难,只要该吃就吃,该睡就睡,保持身体健康,坚持努力,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在逆境中,比起大干一场的努力,慢慢调整更切合实际。如果用尽全力相当于100分,那么这时候只要用60分的力量就可以了。按部就班地好好工作和生活,就能把握转机。一旦过于纠结“为什么这么不顺利”,思想就会变得偏激。因此不要太在意,只要对别人的话和眼前的事说:“好的。”
尝试学习一些新东西,最好是不会让你感到吃力的事情。如此一来,你无须改变自己的节奏,按照正常的步伐认认真真地去做,就会逐渐步入正轨,在不知不觉间走出低谷。
当你发觉“啊,这样下去心情可能出问题”时,就会豁然开朗。心情开朗之后,你就会想通“虽说如此,但做与不做又能如何”,从而更容易转变自己的视角和注意力。在这个过程中,你最终会找到适合自己走出困境的方法。
人的大多数烦恼,很多时候是把像“1”一样的简单事物,想到了“10”或“20”。
痛苦与伤心,其实也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人活着,肯定会经历苦难。
如果没有认识到“某些问题原本就是与生俱来的,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那么你的烦恼会接连不断;如果能客观地处理好“眼前的问题”,那么花在烦恼上的精力就会向其他方面转移。
不得不努力的时刻,一定会到来。所以,如果不是这样的时候,就无须太过努力。
不要事事都想咬紧牙关挺过去,只要抱着“今天这样做基本就可以了”的态度,日复一日地坚持积累。
只有这样,你才能在事情“有点麻烦,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依靠健康的状态,在关键时候做出正确判断。
人在身体健康、精神饱满的状态下,接受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反之亦然。所以,在身心疲惫时,尽量不要给自己增加额外的负担。
有多种选择的时候我们往往左右瞻顾,当“只有一个选择”的时候,反而会意外地突破现状。如果你意识到人的强大,你的心情也许会轻松一点。
遇到困难时要想“没关系,一定会有办法的“。总之,只要活着,人生总会有办法的。
能吃饱,能睡好,有一份维持最低限度生活的工作,一定没问题。即使有什么不顺心,也不要太在意。
没有药物能100%解决心里的烦恼,别人的建议也是一样,不能彻底解决你的烦恼。只有自己在困境中不断挣扎着寻找答案,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

【关于人与人】
不要强求改变别人,把心力放在“自己如何才能快乐生活”。不要试图通过改变他人来获得快乐,而是想“自己如何做才会快乐”或“怎么努力让自己在这里心情愉快地度过”。
用尽千方百计,耗费几年或几十年想要改变他人,只会让自己陷入麻烦之中。要是有这些精力或想法,倒不如做一些切合实际的事情。
如果感到不舒服或受伤,意识到“这个人原来是这样”,那就改变与之相处的距离。如果觉得“这个人竟然如此做事,那我们交往也不会太深入吧”,这时不妨试着拉开心理距离,具体做法就是“不要过多投入”。
在很多时候,不要处处在意别人的脸色。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适度糊涂也是人生的一种智慧。
但人和人之间就是互相帮助的关系。如果你是一个容易接受拜托的人,那你在人际关系中的摩擦就会很少。你给对方带去快乐,你们的关系也会更好。这样一来,当你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别人也会很乐意地伸出援手。我认为这就是人际关系。不要吝啬你小小的热情,而是尽可能地去做。
和周围的人交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是维系和谐关系的关键。我们也是有感情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平衡就会被打破。或许是对别人期待太多,或许是对自己太过严苛,总之与他人交往总会有感觉不舒服的时候。
与人交往并不容易,没有人能做到绝对公允、完美。“能照亮某个角落就足够”,无须功成名就,只要在自己所在的环境中释放自己的力量就可以了。

【关于工作】
决定“想要这么做”,那就为之努力,这是既重要且必要的。只不过,努力并不意味着“必须如此”,更不意味着因此变得顽固、偏执而丧失柔软性。一旦丧失了柔软性,自己的痛苦就会增加。当你想到“自己这么努力,为什么没有得到回报”,也许对待别人就会变得苛刻。如此一来,本来意想不到的人和事就不可能遇到,可能的好机缘也会失去。归根结底,人还是不能欺骗内心。如果不断地迷失自己,又不断地给自己增加多余的负担,顺利的事情也会变得不顺利。
没必要把工作当作非常严肃的事情对待,这样你就能享受工作。过去,人们常被教导要“胸怀大志”,但是愿望过于高远,大脑就会陷入对未来的焦虑中,只盯着未来想要达到的目标。这样就无法专注于眼前,经常感到迷茫。
不需要夸张幸福的价值,欢喜来临时就满心欢喜,如果头脑中出现一些所谓“必须”要做的事,不妨毫不犹豫地说:“不要做”。
如果工作让你一直做出巨大的牺牲,那一定要果断离开,毫不犹豫。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有些人即便身心俱疲,仍然苦恼着而“不愿逃离”。这未免也太难为自己了。万事都应以身心健康为前提。公司不过是“别人赚钱的工具”,如果这个工具紧紧地束缚住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或家人的幸福,那么逃离也无妨。一旦决定“逃离”,你应该自信地离开。
工作质量不完美没关系,调整思路也可以,关键是不要中途放弃。
很多事情,往往达不到自己的预期。
但为什么非要达到理想的状态呢?这么做又是为了谁?其实,不完美也是可以的。世间不存在完美的事情。看似完美的人或事,当你深入了解后可能会感到诧异。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无论外表多么光鲜,打开盒子,谁也不知道会冒出什么东西。每个人都有不能对别人诉说的事情。因此,请放弃“希望万事都朝理想方向发展”的想法,转换思维,思考如何做才能推进事情顺利进行。
烦恼、痛苦,即使在人生最糟糕的时候,也必须持续工作。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最糟糕的时候,只要避免不及格就可以。

【关于当下和未来】
很多人在遇到不顺心或不如意的时候,总想着立即得出结论。急于询问“怎么办”的情况实在太多了。如果是考试的话,可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而对于几十年的生活的烦恼,哪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呢?哪会当下就有答案呢?
事情不会马上有结果,焦虑的时候心里不要七上八下,也不要思考过去和未来,而是珍惜当下。在工作的时候,总能听到诸如“要努力”“要成长”之类的话,让自己觉得“不比别人干得好是不可以的”。对于公司来说,员工有许许多多,但是对于自己而言,自己只有一个。
对未来担心也没用,你有忽略眼前的事吗?人为什么会感到不安?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不安是因为对未来考虑太多。对于不可预见的未来,一想到“该怎么办”“发生不好的事该怎么处理”“失败了该如何应对”时,就会感到不安,甚至失眠。
总是在意未来的事情,殊不知未来可能不会让你如愿以偿。
只要你活着,各种偶然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如果想着“到了晚上先睡觉,第二天早上再思考”,很快就能入睡。第二天早上,心情就会发生变化,想法也可能与之前不同。
晚上好好睡觉,确有急事时快速处理,其他一概不管。保持心平气和的另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工作时间以外,不考虑工作上的事”。
该吃就吃,该睡就睡,好好对待生活,这样大多数让我烦恼的事情都会消失。无论如何,不要忽视你面前的事情,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关于孤独】
人总是想找到能分担其痛苦和悲伤的人。从根本上讲,人的一生其实是一个人独自生活。没有人100%为你提供帮助,也不会有人整天都关注你。对此,自己下定决心的事,首先要充分重视,务必努力使其顺利实现。无论如何,你都要主动思考自己的人生,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但是,很多人会觉得“这样太寂寞了“。无论是谁,都是从感受孤独、不安、痛苦中走完一生的。
人从出生的时候就是一个人,死亡的时候也是。人的一生基本上是一个人生活。如果过于害怕孤独,就会迎合别人,或者对别人妥协,从而使自己痛苦不已。如果意识到自己始终是一个人,就不会对别人心存太多的期待。
孤独地死去非常好,担心死亡的方式毫无意义。如果有人孤独地死去,周围的人可能会觉得可怜、悲惨,但死亡即生命的终结,至于死后的评价、虚荣以及其他情况,大可不必在意。死亡后,无论你是被称赞,还是被评论,都与死人无关,因为听不见他们在说什么。
在健康的时候,担心孤独地离开人世实在是白白浪费精力。我唯一担心的是,不想在死之前身上插满针管、人工呼吸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