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戴建业】苏轼:谁道人生无再少。我:今年20明年18。苏轼诗词#2

2022-01-27 21:47 作者:兰亭野竹  | 我要投稿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东坡元丰三年从汴京(今天的开封)贬到黄州(原因:乌台诗案)

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的春天,苏鹏坡到蕲水清泉寺游玩儿。



01:00


●诗前小序: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小序的作用是点名地点,客观阐述寺庙的地理位置和溪水的流向。说明本诗讲述的背景。

关于蕲水一般书本的注释都是:浠水县的浠水。

戴老师的见解:蕲春县县城旁边的的蕲水,但是清泉寺又在今天的浠水县,具体情况需要实地考察。

这条小溪叫兰溪,比较奇怪,它不是向东流,它是向西流。中国的地势:一般西北高,东南低。《山海经》:“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解释说就是从西北一直在下倾,所以我国的河流,无论是黄河还是长江,都是东流。“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江春水向东流”。但是奇怪的是兰溪是向西流的,正因为兰溪向西流才引起的苏东坡的注意,才写出这么好的词。

因为地球由西向东转,地球上的水由于地球旋转的惯性,也由西向东流。河水可不是都往东流的,河水的流向是与地势相关的,一般情况下河水会从地势较高的地方向地势较低的地方流。中国的河水大多都是向东流的,因为中国地势是西高东低,但是也有向西流和向北流的河。



02:56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其中,兰芽就是兰草,是一种香草的嫩芽,有一半儿浸在溪水里。

山下兰芽短浸溪:到处是春意盎然,到处是生机勃勃长的嫩芽,那种春天的喜意,从纸上迎面而来。因为兰溪的溪水把旁边很细的土都冲走了,剩下的都是沙子。紧接的旁边就是松林小道,靠着兰溪的小路,没有一点泥巴,全部是干净的白沙。清泉、碧水、白沙以及青翠的松树,美不胜收。苏轼把这个溪边的景色写的非常美。



04:21


萧萧暮雨子规啼。

潇潇暮雨:傍晚下起的小雨。子归:杜鹃。

一般杜鹃春天叫,感到很感伤。因为杜鹃的那个声音,就不如归去,而且杜鹃叫的杜鹃啼血,都是悲凉的气象,但是在苏东坡听来都是那么可爱,欢乐祥和一片。

苏东坡的另外一首词《西江月》:“杜宇一声春晓”一点儿悲哀的气象都没有。在这个时候,苏轼已经被贬到黄州两三年了。这么一个伟大的天才,被贬到这么一个偏僻落后的地方,他没有一丝悲凉。苏东坡无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很快乐。



05:39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人生怎么就不能越活越年轻呢?苏东坡看来人生是可以永葆青春的。溪水总是向东流,现在水都可以向西流了,人怎么可能不可以逆生长呢?苏东坡对任何事情都有一种全新的体验。



07:05


休将白发唱黄鸡。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句话,苏东坡反用了白居易的一个典故。

白居易《醉歌》:

“黄鸡催晓丑时鸣”:夜晚两三点的时候,鸡就开始打鸣了。

“白日催年酉前没”:催了一年将尽,赶快走,太阳傍晚五六点开始下山。

不要天天怨老,悲哀,没有必要。只要人生永远有活力,只要永远像一个孩子一样天真,我们就像孩子一样充满朝气,充满生命力。

我们除了要学习苏东坡的乐观的人生态度,更重要还要学习他在任何一个细小的自然现象中间,他都能够感受到深刻的人生哲理。

苏东坡确实是难得一见的伟人。

【戴建业】苏轼:谁道人生无再少。我:今年20明年18。苏轼诗词#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