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教的主幹與旁支,南風。
樂教的主幹與旁支,南風。
舉例說明詩文題目與教育用意。0409
學伴們現在好。樂教的論述與形式,含有統一論的才是正統,沒有這種特性的,那是外道。文字是一種靜態的遺留,唯有化成樂音,它才是活生生的存在。儒鼎裡面,以詩歌為樂(yue)音,學伴就能體會到一種陰陽交循,兩相統一的感受。。
(一)學伴羅貞的回饋。
其他人,就只是讀?學伴便與之分享行歌,然後朋友大受感動。事實上,這就是一種,他人知見障蔽,被打通的現象。"文字的表理,與生命的動靜,互相契合又統一"的感觸。這是經教中,非常重要的道路,非常重要的道路,這幾乎就是,真脈的源流了!
學伴們,要特別注意這些東西。如果有那種說法,只會說陰是陰,陽是陽?那一定是孤獨的陰陽不生長,就是一種面向死亡的不祥。又說南北各異,而東西各方的狀況,那都不是位於中央的地方,不能聯通彼此的模樣,就不是統一論的能量。中央之國叫中國,百花其上,便是中華。如此的學術,它的根基與終點都有一個大統一論,這是外國學術,沒有辦法抵達的地方。
那麼人的思想,也不能是漫無目的,妄作無知,浪費狡詐的。日月相循,方能現爲明。上下相承,元一萬生,便是世事易象。古今來往一致,即為常道。那中國是有孝道的,人的個體來自於父母,你的當下就是你的過去,這樣遠古可以上溯統一。現下可以努力,未來可以預期。同理可證,當下和諧,就是未來的確實依據!會有復興,那肯定是因為當下的努力。會有繼承,肯定是因為通過了考驗!
(二)以學伴楠木練習的時節詩,來作說明。
學伴練習的時候,也就舉例說明一下,各個題目與功能。它就是一內外的同步說明,名義與實質的關係。成熟的作品,不只是聲色感染而已,更有確實的用處。所以須要清楚表象又掌握實質。就如同論語裡的指導,文質彬彬,內外相符,那才是君子。學習也是如此。
(四時田園雜興),就是爲了讓人們有時間的感受,意識到明確的節氣現象。然後(戲贈杜甫)和(春日憶李白),是兩相搭配的,兄弟之間,姐妹之間互相來往的一個示範。(鄉愿德之賊),就是論語之中,孔夫子的擔憂。夫子把教育的權利,從貴族的壟斷中,解放出來,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有效學習,所以多有勸勉。(礼之用和为贵),是說明禮儀的標準。论语之诗,是儒學教學的大本。
那麼禮之用,和爲貴,這一段也就很明白。很多人學禮教,卻是一種裝扮上的不明所以,或者是手續上繁瑣的不知所云,這都是失去焦點了。事實上,禮儀是人的動作,和氣是一種能量運轉的狀態。是從小我到大我的一個標準路徑,個人必須有個明白的定位,與社會整體有個對應,這樣才會順利進行。以和爲貴,就是用禮的重點。
(三)學伴美蘭,傳來一些其它人的作品。
那種內容錯亂的東西,令人渾身不對勁,具有分割的破壞性。這種東西要直接拒絕的,也要加以警惕。不是在表面上,有節奏,就是樂教。
而且,中國學術有明白的道路!很明顯的,不知道的也就胡亂編造!這是在文化傳播過程當中,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近代的時空中,動亂不堪,也幾乎,百年內的學術,大多都是一些零星的呢喃。無所劇本,也無所經驗。烏煙瘴氣,暈頭轉向,病急亂投醫的許許多多,那都是害人害己的東西。清朝中葉之後,文風被變更了,又在清朝的末期,人們大受物質科技的壓迫與殺戮,放蕩過妄的侵略欺壓,使得黃土上的人驚恐萬分,導致王道幽微衰亡。
被欺壓的人們,受了物質科技的暴力,以為那種欲妄就是實際,造成人生的錯軌,變成了殖民主義的奴隸。卻忘了,這些作動的背後,魔鬼的爪牙,是性惡論的淫妄。如果人的生命不存在,那物質也不會有意義了。若是根本不穩固,那枝繁葉茂的狀態,就是一種無盡虛空。對於生命的無感,就會造成倫常粉碎、道德滑坡、仁愛被丟棄的現象。中國人在漢代的時候,就已經看清性惡論的死結,與之屏棄了。現在,某些外洋宗教還在,桎梏人心,還在以為性惡?那真是太可怕了!
(四)真正要做的是,穩健扎實的文明傳續。
那就是在孔廟之中,從三百年前,有的再開始接續,這便是肯定的道路了。又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沒有傳續,那樣是少經驗的東西!沒有百年的心態,那就不是合格的教育人士。很多人做教育,就只是在做補習,忽略教育是百年大計。如果短期目標很零星,又不能與長期目標接軌,那就是一種錯誤了!
或許也會有很多,學識上不足以判斷的地方,那就要依照經典,就可以明白的取捨了!而儒鼎所說的經典,自然是指孔廟當中,有入祀過,被歷史承認的內容。之所以這麼樣說,理由也很簡單,台灣儒學,從明朝之後,便有所啟航,一直流行到現代,又儒鼎在臺灣祖上有書院,從一八四八年起延續至今。另一方面,在清朝時期,嶺南大地上,少受其影響。對宋明儒學,卻一直關注不墜,處處留有養分。
(五)儒鼎裏面的主張。
歌樂的教法,是正確有本,有效又奧妙的。從先秦直到明朝的經文中,一直都有這樣的明確記錄。很多人要進行樂教?卻不容易上道,那是因為所學所用的,就只是操作樂器的孰練行為。一年三年十年,沒有器物便沒有能力,若使心神滯於物器?那是假借了外物的被動渠道。
學伴們有行歌,就會明白,三曲過後,直動心房。三周之後,有大塊景象。三月之後,精神豐富,口吐芳香。一年百曲,更是有仙人氣度。這都非常明顯。這是學儒最優解,神效奧妙的渠道。人不是木頭,也不是石頭。有了人的模樣,卻沒有人的作為,那不就和禽獸一樣嗎?
人的立場站穩了,再去追求物質的便利,和生活的經濟,那自然就,合情合理。這個樣子,和諧的曙光,也就會顯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