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了痛风石怎么办,“一刀切之”可永绝后患?
10年以上痛风患者80%会有痛风石
很多痛风患者不仅要担心痛风的复发,还要担心痛风石的出现。确实,病程越长,痛风石的发病率也越高。
从临床经验来看,痛风病史10年以上的患者80%都会有痛风石,由于过多尿酸沉积于结缔组织而逐渐形成,小的不可触及,大的肉眼可见。
痛风石会侵犯骨骼、破坏关节,有的还会让皮肤破溃,尿酸钠结晶或小痛风石流出,形成该部位的溃疡和窦道,患者活动严重受限。
手术不是首选治疗方法
并非所有痛风石患者都能进行痛风石手术,术后也可能面临伤口感染、不易愈合的风险,治疗痛风石的关键于早发现、早干预。特别是高龄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还是通过降尿酸药让其溶解。每天饮水量要保证2000ml-3000ml(心功能不全等患者除外),血尿酸控制在 300μmol/L 以下,小的痛风石会自己变软溶解。
什么样的痛风石需要手术呢?建议至少符合以下其中一项:
1.一个痛风结肿直径>2cm者;
2.结肿影响肢体功能,术后其功能可得到改善者;
3.骨及关节被痛风石破坏严重,需彻底清理痛风石、死骨,将患肢短缩或进行骨骼植换术的患者;
4.多个小结肿,估计尿酸池明显扩大者;
5.结肿破溃,形成溃疡、窦道的患者;
6.结肿影响美观者;
7.痛风诊断依据不充分,需要手术诊断的患者。
痛风的一个特征就是可以反复发作,目前的医疗技术还不能完全治愈痛风,网传的各种偏方也不可相信,患者必须长期将血尿酸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避免危险因素,才能远离痛风困扰。
痛风患者平时该怎么做?
一、保持理想体重
痛风常并发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一般认为痛风与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肥胖则是它们的共同因素,降低体重常可使痛风、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都得到控制,但降低体重应循序渐进,每月减一公斤,否则易导致痛风急性发作。
二、合理的饮食调理
减少食物性的尿酸来源,并促进尿酸排出体外,可防止因饮食不当而诱发急性痛风。
1.碳水化合物可以促进尿酸排出每餐以馒头、面条、玉米为主,以利尿酸排出。
2.蛋白质可按理想体重0.8~1.0克/千克进食,以牛奶鸡蛋为主,肉禽煮汤后有50%的嘌呤可溶于汤内,所以病人可以吃少量煮过的肉类,但不要喝嘌呤含量较高的鸡汤、肉汤。适当限制脂肪,因脂肪可减少尿酸排出,并发高脂血症者要把脂肪摄入控制在总热量的20%、25%以内。
3.少吃火锅。调查证明:涮一次火锅比一顿正餐摄人嘌呤高10倍,甚至数十倍。
4.一旦诊断为痛风病,茶、咖啡、肉、鱼、海鲜都在限食之列。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宜多吃。还要下决心戒酒。一瓶啤酒可使血尿酸升高一倍。高血压病人患痛风可能性会增加10倍。痛风病与糖尿病一样是终身疾病。
5.大量饮水。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促进尿酸排除。尽量均匀饮水,每小时一杯。
免责申明:文章内容所用部分文字、数据及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