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来的底气?这家中国公司顶着美国增收关税宣布涨价!
它从创立至今还不满14年,但就是这样一个年轻的中国企业,凭借自己的技术创新,成为了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科技公司。该公司产品被犯罪分子用来运送武器毒品、甚至“入侵”过美国白宫、日本首相府,但这些并不影响它成为世界消费级无人机领域毫无争议的领军者,相信屏幕前的你已经知道它是谁了,它就是大疆创新。

当一个品牌在创立之初,往往有两条路供它们选择:“贸工技”与“技工贸”。

“贸工技”是贸易(外贸、流通环节)→工厂(生产环节)→技术研究(科研环节),简单来说就是市场流行或者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技术研发的方向以市场需求来驱动,市场是第一位。

“技工贸”是以技术研究和开发成果来推动生产和贸易领域,工厂生产环节和贸易市场环节都是为了推广技术研发成果,技术第一。

简言之,“贸工技”是根据市场反馈来快速调整产品策略,只需要整合技术就好,而“技工贸”需要从产品研发开始,是一个从0到1的过程,这条路不好走,然而大疆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路。

与很多初创公司一样,大疆的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06年11月,汪滔在深圳一个破旧的居民楼里创办了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然而,仅年底公司就陷入了财政困境,所幸其朋友慷慨解囊才得以摆脱危机。

时间来到了2008年,大疆首款成熟产品——直升机飞控系统XP3.1问世,在此期间,汪滔了解到有很多无人机爱好者喜欢将飞控系统搭载到飞行器上,然而想要买到一款好用的飞行器却并不容易,汪滔茅塞顿开,将业余航拍爱好者作为目标用户。

时间来到了2012年,大疆发布了第一款消费级无人机——精灵初代,但是精灵第一代是没有摄像头的,需要和Go Pro连接在一起拍摄画面。随着无人机拍摄的兴起,衍生出新的市场需求,于是大疆想和Go Pro合作,但由于大疆才刚刚起步,Go Pro要求大疆割让大头利润,于是两家分道扬镳,大疆选择自己做相机,Go Pro选择自己做无人机。

Go Pro经历了召回事件之后,于2018年1月宣布退出无人机业务。反观大疆这边,先是收购哈苏,接着推出了OSMO ACTION系列产品,直击Go Pro运动相机核心业务。2015年,大疆推出自带摄像头的精灵3代,让到手即飞成为可能。

大疆所有市场策略都和产品相辅相成,虽然无人机是大疆的主要业务,并占据国际业界公认消费级无人机70%的市场份额,但随着禁飞令的发布,大疆市场营业额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并要求250g以上无人机必须去民航局实名登记,虽然大疆做出了249g的无人机,但是谁也不知道无人机将来会不会完全被禁飞。

大疆利用无人机已有的技术积累,衍生出其他消费级产品,OSMO MOBILE系列就是很好的例子,它利用无人机三轴防抖技术,解决了手机拍摄不稳定的情况。

大疆利用自己的技术积累,能不停发现消费者的痛点,更厉害的是,大疆既能保证自己的利润,又能让价格比同类型的竞争者低很多。即便美国提高关税,大疆也有提高价格,将成本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的底气。

正如大疆官网贴出的那段话:“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不去曲意逢迎、不去投机取巧,只要踏实做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