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王楚钦|《红与黑》
上下全文1.5w,一发完。在小红书有专贴,留言可回小红书,也可发在评论区。
正文(上篇): 王楚钦/我胸前是国旗,哪怕我背后是深渊。 王楚钦从北京队内调国家队之后没有去一队7带主力,有人说他是为了跟儿子避嫌,知乎上也有人说王楚钦是为了要给樊牧新当主管教练,才去的二队。 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王楚钦执教主力的含金量不比去盘一个油盐不进的“大龄小将”高的多?这么多年了,倪萍人脉姐还没亖绝呢? 事实证明,越扯淡的爆料可信度越高,倪萍内部的离谱程度堪比内娱塌房。 樊牧新直了直身子。他有点尴尬,可能他对面的人也有点。所以两个人打完招呼之后就一直在等对方开口,其实时间也不过才走过十几秒,樊牧新却别扭的感觉像是过了十几年。 最终他还是对着自己这个未来的主管教练张了嘴,“正反手衔接慢,救球的时候反手会散,经常在这上面失分。近期一个月在练正反手衔接的问题,具体还没有太大成效。” 樊牧新一股脑的把自己的问题和现状摆在王楚钦面前,他本以为王楚钦会具体帮他调整训练方案,加练或是加体能训练和反应训练。 都没有,王楚钦靠在球台上,语气颇为轻松, “你技术没有任何需要我教你的问题,现在一队那群人没几个人能真正打过你,你觉得你是技术问题吗?” 王楚钦见樊牧新疑惑,招了招手。 “拿盆球来。” 王楚钦给樊牧新发了一盆球,樊牧新回球回的很漂亮,过网率上台率都相当不错。 王楚钦又拿了一颗球,“咱俩打一轮。” 11:7。王楚钦把拍子扔回到桌子上,“七比七之后连输了四个球,知道自己输在哪吗?” 樊牧新低头在自己脑海里复盘了一遍,“第一个是因为我以为您会往我反手方向怼,我准备好反手回球了,但是它往正手跑了。第二个是因为……” 王楚钦叫停了樊牧新的复盘,“既然知道球往正手跑了为什么还要反手接,又是怎么会觉得我会怼反手?” 樊牧新不明白王楚钦为什么要问这些,一时间有些愣,王楚钦清了下嗓子,难得好脾气的跟他说没事,说就行。 “因为我看过很多您的比赛,您的打球框架、衔接我都记住了。那个球您回摆之后的站位看,我猜您大概率会怼反手。我还用反手是因为我想抗住失算的这板,不然下面的球打不舒服。” 樊牧新说罢,抬头看了眼王楚钦,他发现王楚钦居然一脸笑意的盯着自己看,回想起好兄弟每次要挨揍之前,他头叔都是这个表情,樊牧新有些冒虚汗。 “你看,你的问题你自己都知道。一个球一但失算了就想去扛,当时你用正手拎回来完全够用。犹豫了,出手不敢,想舒服着打是一个问题。太依赖自己的数据库是另一个问题。你脑子灵是好事,但是太想着用脑子打球反而误事。” “十一个球你赢七个,七个都是舒服的赢下来的,后面连输四个,四个都不舒服。对吧?” “有些时候你得相信自己职业运动员的本能。就算手感差点,可是常年累月的本能积在身上,本能反应不会背叛你。” 王楚钦不知道樊牧新听没听见去,他又去拉了一框子球来,樊牧新刚想弯下腰就被王楚钦抬手堵了回去。 拍子放那,人站对面去。 樊牧新不知道王楚钦要干什么,但仍然照做。 王楚钦从框里拿了几个球,“数数,我手里几个球 ” 不等樊牧新看清,一颗球朝着他脸飞过来,他下意识的偏脸躲开了,还没站定另一颗球就飞了过来,朝着他手边,樊牧新本能的抬手抓住。 一连几下之后,王楚钦满意的点了点头。 “明白了吗?本能反应不会背叛你,对着脸来的球,你的本能判断要躲,对着手来的你的大脑想去抓,有时候相信你自己就是才是最优方案,要敢放心的把球交给自己,明白了吗?” 看着樊牧新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王楚钦直接豪气的大手一挥给樊牧新放了半天假叫他回宿舍睡觉。 那是王楚钦接手樊牧新,给他上的第一课。 他是哪天挑中樊牧新的?最早在他七岁的时候,王楚钦觉得这孩子小小年纪就会算球,将来能打球的话肯定有两下子。最近一次就是前几天,他在二队训练馆里看见他的时候,樊牧新就自己一个人对着发球机练自己的正反手,但他脚底下的步子却出奇的稳,像是每一球都有精准的预判一样。 他十六岁了,还在国二,这是不少人嘲讽他的话柄,樊牧新吞了,日复一天的努力着,可成绩还是那样,该赢的赢,该输的输。 奖杯只有能创造奇迹的人才能捧起。 挺多人说樊牧新就这样了,打不出来了。王楚钦却像是那天勾勒孙慕钦背影的胜利一样勾勒了樊牧新的胜利。说什么被他身上坚持不懈的可贵品质打动那都是扯淡。 这个世界上坚持不懈的人多了,能走到国家队的,都是坚持不懈的人,那干脆大家都打上主力吧。 樊牧新的厚度无需他替他加强,打球那股子算球溜快的劲儿估计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他缺点啥呢? 缺点果敢和一场漂亮的奇迹的胜利。 现在这些就是他要做的,让樊牧新明白只有放开打效果才是最好的,为他谋取一场从未有过的胜利。 他要带樊牧新的消息传出去不久就在网上发酵素,很快登上热搜。有多少人说樊牧新是整个梯队建设棋局上最无用最死的一颗棋,说果萍内部经过这么多年还不过是利益互换的网。 他们看不穿棋局背后的波涛汹涌,把恶意挂在嘴边,他们说中国乒乓球队从根烂起,一个樊牧新看出了多少问题。他们说中国乒乓球完了,这座大楼终于变成了危楼且马上就要倾倒了。 他们还说王楚钦名满退役,为什么还要回来淌这趟浑水,是想在危楼下做一个支点吗? 面对所谓的“危楼论”,王楚钦是怎么想的? 他为什么要回来?在大厦将倾之际,其实他没想着自己能顶天立地。他王楚钦为什么要做楼前支撑?他要做的是力挽狂澜,把这座歪楼扶正。 是什么让王楚钦决定回到一线执教呢?在国家队当教练就是“吃力不讨好的冤种”这件事不是秘密。而且因为他的孩子在役,他这样的行为更会备受猜疑。 看吧,先太子要为现太子登基铺路了。 网友的评价属实尖酸,只是王楚钦早已经不是二十二三时犟着一口气要把自己胸膛抛开,证明给所有人说自己清白的年纪了。他划到评论,也就一笑而过。 孙慕钦十六岁那年成了wtt成都赛的团队二号位,彼时的孙慕钦仅有一个商业联赛的冠军。王楚钦和孙颖莎刻意不插手有关于儿子比赛机会的事情,哪怕有些东西的背后就是一句话的事,他也从来没有张口过。那这个机会这意味着什么呢? 一个十六岁的二号位。 这个团队青黄不接早就不是秘密,时间往前延伸到他在役的周期大浪淘沙的找小孩培养也是为了避免无人可用的惨状。只是中国乒乓球的走到今天,久居高位众人麻木疲惫的守擂,问题迟早会出现,现在,这座众人仰望的山又脆弱到了什么地步,他其实比谁都清楚。 他曾经为这个团队带来荣耀,这个团队也曾将他送上高位,他曾经把国旗贴在胸前,把中国乒乓队和王楚钦这个名字背在背后,想到那些历历在目的东西,王楚钦胸腔里有些东西好像将要破土而出。 孙慕钦说左手越来越少了。 他那会就也就这样了。左手要为右手做配,左手要为右手让路,如果有得选谁愿意去做一个牺牲品呢?这不是需要遮盖的秘密,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他的成功,承担了太多人的期待。只是他只做到了前无古人的胜利,却没为后面来者打开一条宽阔的路。 孙颖莎一直都在为女线效力,在役的时候是,退役的之后更是,王楚钦知道她很累,她却说自己甘之如饴。 前段时间有个跟淼淼打女双的小孩不错,我准备带带她。 孙颖莎把饭盛到王楚钦面前。 那个女孩其实你来带更合适,太狂了,一般人压不住。 孙颖莎说这话的意思不是试探,她在暗示什么呢?哥,我支持你的一切决定?王楚钦懂,却有些意乱。 先吃饭吧。 王楚钦往孙颖莎的碗里夹了一筷子菜,一顿饭吃的有些安静也有些无味。饭后他们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也无非是响着王艾莎的节目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老的要退了,年轻的接不住旗,教练不够用,高层还想着维持各省的利益关系。还不知道这届世乒赛怎么排。乱啊。 周恺微信那头一言点破了现状,王楚钦也知道网络上那些话不是全都空穴来风,其实他们有时候不是当局者迷,只是当局者无力。这网早在几十年前就是这样,牢固但是杂乱,一个形单影只的人理不顺,只能按照前人留下的路子按部就班。 林高远为国家队效力二十多年,结局却不算如意,所有退役之后他拒绝了返聘选择回省队,更选择了家庭。 只是话说回来,林瑜邈选择打乒乓球,时至今日甚至已经成为了成了女线头号种子,林高远何尝不是另一种为这个团队又续了一把火。 那他呢? 到底还要在回去吗? 回去意味着什么,他知道,很知道。 当运动员的时候眼前是深渊,他不敢踏错一步。现在回去执教的话,深渊就来到了他背后,他不能退半分。 他这一条路真要走到黑吗? 可自打孙慕钦选择了乒乓球那天开始,他王楚钦不就已经注定永远无法剥离一切了吗? 无人可用的男线,新老交替颇为艰难的女线,连年失守的双打。这个团队维持的荣耀竟如此脆弱,仅是一代人的成长没有跟上更迭,它就如此举步维艰。 原来,他们一直在危楼里展演,原来,他们一直是带着镣铐起舞的人。 这个团队山雨欲来。那他呢,青松落色? 站在球馆大门口,王楚钦一时间不知道自己没来由的情绪是哪来的,他伸手揽过孙颖莎,几曾何时,他们俩连见面时的眼神都要克制。 孙指,头叔。 樊牧新拎着包跟他们打了声招呼,孙慕钦跟在他身后懒懒的叫了一声爸妈。王楚钦点点头,又眼见俩人在楼梯口分别。 他有挺长时间没有回体总的球馆看看了,跟着孙颖莎往球馆里走熟悉的感觉总扑面而来,幻影里他看见了曾经在球台边挥洒汗水的自己。 孙指早,王局早。 一个男孩匆匆的从他们身边跑过去,紧接着呼啸过一群少年。 王局。 哦,他都快忘了自己一直有个挂名的闲职。 王楚钦在馆里溜了溜,抬眼看墙上的挂钟,不过才将近八点。教练们还没到场,球馆里的人却来了大半,他们自己练球,或是找人对练,总之球馆里安静到只剩击球和鞋底摩擦地板的声音。 大约又过了半个小时,人渐渐来齐,周恺他们分别来跟他打了招呼,王楚钦往角落站了站,看他们例行公事的早会。 他溜了一圈,又去国青那群小孩那看了看,有耍小聪明躲懒的,也有裹在角落努力的。王楚钦看着铺面层叠框架相似的右横,心里忍不住感叹前路漫漫,不过确实,孩子们小时候做选择时也会去选一个好走易走的路。 有个小左手,是个女孩,看着不大的样子。自己不好好练球,偏偏去戳戳这个,捣鼓捣鼓那个,跟人家说小话,乐的人家球都发不好。 这个样真像周启豪啊,王楚钦没来由的感叹一句。 他又注意到一个护台意识很强的小直板,有好几个球他都以为接不住了,却偏偏人家就拉回去了,脚底下也没乱,是个能培养出来的好苗子。 整体框架有点像薛飞,只不过比薛飞多了一点巧劲儿。 王楚钦来来回回的看,最终还是回到一队的馆,目光停在孙慕钦身上。儿子打出来的年龄比他当年小挺多的,整个人身上还是没收敛的锋芒,王楚钦站在那看孙慕钦练球的背影,却在不知不觉间为他勾勒了胜利的画面。 他跟孙颖莎说去找老周聊聊天,然后把周恺从球馆里叫到馆外。 一队你们在挺够的,我看看下面吧。他就说了这一句话,俩人手撑在栏杆上往外看,翻新过的沥青路,对面酒店早已不是那个丑不拉几的土黄色。 周恺回去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天好像要下雨。 阴雨密布,确实像是要下一场瓢泼大雨。 要下雨了,你是要撑伞回家还是要往雨里去? 王楚钦,王楚钦。 怎么说?看吧,谁也挣不脱的。 镣铐还在脚上谁也跑不了,王楚钦站定抬眼望向了远处的天,既然走不掉, 那就来吧。 樊牧新被王楚钦“点石成金”之后的一年,势如破竹的打进一队,刺穿三大主力挤进众神之巅。他们都说王楚钦在役时就是个手撕旧格局托起梯队建设的利刃角色,现在当了教练,没想到带出来的队员竟也有了他当年的影子。 反过来看,孙慕钦也一样。十五岁初出茅庐打上一队之后就一直是众人心里梯队建设的重要一环,十七岁作为五号位打WTT为团体赛凑分,同年Wtt澳门赛单打爆冷夺冠,而后被作为下一周期的头号种子重点培养,这又何尝不是当年樊振东紫微星降世呢?樊振东接手孙慕钦之后,不少球圈老粉就开始感叹小胖头职业生涯的缠缠绵绵从第一代走路到了第二代。不同的是,以前他们站在赛场上,现在他们坐在赛场外。 让利刃成为利刃,让紫微星盖过紫微星。 他们四个人的缠绵任谁看了不感叹一句真是戏剧。 赛场上何止是两个人的对垒,那分明是四个人的博弈。教练坐在各自选手背后的观众席,像是下棋一般,来看看到底是棋高一招。 好事的导播把镜头切给俩人,经岁月蹉跎,这两人身上运动员时期的浮狂都转化成了内里的血雨腥风,这两位定定的坐着,就就像是中国象棋棋盘上的将与帅,底下的球台是他们的楚河汉街,冲锋陷阵的兵在下面战斗。他们都学会了不动声色的索要胜利。 看着帅将博弈,兵卒对垒,明明是球场上激烈的厮杀,很多人心中却生了安全感。中国乒乓球男线这个除老将外无精兵杀敌的死局好像活了。 樊振东善奕,王楚钦善谋。 一个目光如炬的挑中了蒙尘的珍珠,一个坐镇山中教出了猛虎。 善奕者谋势,善谋者致远。二位教练啊!胜负不过博弈间瞬息,动荡的局势谁来稳定,变革的大厦谁来担当? 不过你我罢了。 这一刻胜负才是真的不重要,这乱世之下,樊牧新和孙慕钦将要身先士卒,他们背后的人也做好了万死以赴的准备,可能他们都会输,但最后他们都会赢。 中国乒乓球或许会沉寂,但永远不会倾倒。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人,前赴后继。才能让盛世如愿。 正文(下篇):
0511·王楚钦生贺——红与黑 首先在开头,祝王指生日快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难得正经一下,大家是不是有些不太习惯。今年世乒赛结束之后,总想着写点什么,毕竟是小樊离开之后小孙作为主力第一次独自领队参加团体世乒赛。但是想了很多觉得语言陈可乏善,翻了一下之前写过的东西,发现了他们19岁那年的记录,今天放上来凑个数,都是夸王指的,我就偷个懒。 下文作于小樊与小孙19岁那年的夏天。 在今年世乒赛落幕之际,谨以此文记录王楚钦身份转变重新出山的第四年。 也记录他那些,出其不意,力挽狂澜,以身为棋的岁月。 他可是王楚钦,曾是一个时代最伟大的左手将。 如果你要问在现今中国的球类运动中,谁的统治力嘴强?那么毫无疑问,十个人里面有九个人都会回答你,是乒乓球。 中国乒乓球队自上世纪经历低谷期之后,就逐渐显露出强大的统治力。其成绩之耀眼,除了天时地利之外,与历代乒乓球人的努力是息息相关的。曾有三大球球迷开玩笑似的说过,只有中国乒乓球敢把奥运单打的目标定为必须决赛相见。 由此可见,长时间的守擂与夺冠成了国人心中的理所当然。因为中国乒乓球的标签就是强大,丢冠对于大家来说甚至有些不可原谅。 但古语云,满收益,谦招损。 时至今日,中国乒乓球队出战必胜,逢冠必夺的背后,不是那些年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警惕。与之相反的是高层日益滋长的傲慢。自上一届奥运会以来,它们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好像在说中国乒乓球队已经打遍天下无敌手,我们或许可以让出一些利益相关。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拙见。但是大型比赛双打不断的跨国合作参赛,小型比赛丢冠无动于衷很难不令人浮想联翩。 于是,梯队建设刚刚出现断层苗头的时候,我没有感到奇怪。在高层与教练组之中,这个苗头更是没有触动任何人心中的那根高压线。掌权者都沉浸在繁荣的假象中大谈特谈,以至于小樊他们16岁那年的奥运会再次弄丢混双金牌,才让教练组有些大梦初醒的意味。 但是,教练组大梦初醒,不代表高层愿意醒,为了维持利益相关,他们依旧放任混双双打随意发展。于是队内逐渐形成了一些早年的糟糕思维,双打不重要,混双更不重要。 那么之后出现挑战赛大满贯混双双打的接连失守,仅有男女单打冠军堪堪遮丑的情况使我见怪不怪,但好在还有单人冠,不至于让球队陷入颗粒无收的地步。 那段时间,我甚至不太愿意看国乒的双打和混双比赛。原因无他,没人想看个比赛还要一直体验过山车。 球队的迷惑状态,让球迷看到了一些阴霾逐渐笼罩在中国乒乓球队的名字上。然而,那时候没有人觉得这是值得重视的事件,他们依旧我行我素,因为大家都默契的认为这是偶然。 后来,爱捉弄人的胖球女神用响亮的耳光告诉所有人,浪费机会且狂妄自大的人是会受到惩罚的。 于是,等到王楚钦再次决定回归国家队时,他面临的是一摊怎么也搅不动的又黑沉沉的死水。 说起王楚钦,就不得不提起他在役时期的光鲜履历。王楚钦曾是拥有过一个时代的左手将。在龙队和樊指相继退役之后,以一己之力扛起国乒大旗,担任队长期间曾做到一个周期内不输任何外战,用飞速的成长和坚实的技术变成了球迷心中最为稳定的存在。直至职业生涯末期,他的名字都在乒坛有着无数的传说。 但是他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还是一次与张本智和选手的赛后采访。那次他面对爆种的摩托依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赛后我们才知道,他是带着感冒上阵的。但是这位老将没有让我们失望,他在采访中用坚定的声音告诉所有人,他会在球队需要他的时候站出来,会用一己之力担下所有责任,最后他说:“我的球队需要我,那我就必须行。若有战,召必回。” 所以,他在退役之后去了北京队当教练时,我有些意外。毕竟,他曾深深的爱着他的球队,他在这里荣耀加身,为左手证明了左手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双打,左手将的单打也可以成功登顶。 只是他这位开路者,没有等到他的后来人。 王楚钦离开国家队,时隔15年后再出山,面对的却是一支左手几乎凋零殆尽的中国乒乓球男队。 王楚钦出于怎样的心情又经历过怎样的心路历程才决定出山我们不得而知。即使有人挖地三尺,也只在很久之后的采访中才窥见真相的一角。 那时候王楚钦已经带着他的小徒弟樊牧新拿下了世乒赛的男单银牌,师徒二人接受专访的时候王楚钦被问到这个问题,也只说了一句话,他说:“儿子告诉我,队里的左手越来越少了。” 时至今日我才明白,王楚钦眼光之长远,也可称得上是后无来者。那时他和妻子因为儿子入选国家队而越发低调,甚至一度和自己身在国家队当教练的老队友都减少了来往。原因无他,需要避嫌。 在他对国家队内况两眼一抹黑,甚至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仅凭儿子的一句话便判断出队内梯队建设出了问题。面对如此敏感的王楚钦,我对他日后为国乒带来双子星一点都不出乎意料。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彼时国乒风雨飘摇,男队建设停滞不前。向下看没有第二个王楚钦像当年撕开沉闷的格局一样让人眼前一亮。向上望更没有像他和樊振东在役时那样,在国际赛场上做到绝对统治的老将。 青黄不接的局面摆在眼前,棋子虽多但已成死局。 王楚钦这个时候出山,又意味着什么呢?他这次作为下棋的人,又手握怎样的杀招呢? 当年的王指有什么打算我们在一开始一无所知。但是当所谓知情人爆出王楚钦出山要去二队带樊牧新时。舆论又将这位远离风暴中心的人,推上了风口浪尖。 消息无论真假,二位主人公的身份就足够赚人眼球。一位是在役期间腥风血雨的国乒太子爷。另一位是不上不下,出身名门但顽石一块的樊牧新。 消息刚刚被爆出来的时候,只是小部分球迷高呼离谱。但因为迟迟没能等来国家队和舆论主角的回应,一时间舆论喧嚣尘上,众说纷纭。 毕竟事实摆在眼前,前太子明摆着是来当太傅的,但到谁是真太子,却让人捉摸不透。虽然现如今王楚钦的亲儿子还在周恺手下,但是谁又知道他王楚钦这一步棋是不是为了给儿子更好的铺路。 不过,唱衰的人还是不少。有人说他王楚钦当年一头扎进北京队,时隔这么多年再出山,不过就是权利互换,你乒到底是烂透。 有心之人的黑酸挑拨总是能戳中一部分人的神经,于是那几天互联网久违的掀起了一场中心叫做王楚钦的风暴。 当然,风暴也没有持续很久,因为年底的教练竞聘名单中,二队的樊牧新主管教练那一栏,赫然写着王楚钦的名字。 嗯,大概就是越离谱可信度越高,你乒对于球迷神经永远手拿把掐。 我看到消息之后是有些隐隐期待的,毕竟王楚钦在役时就有很多人说他适合当教练。那么对于不上不下的樊牧新,他这位下棋人又要怎么面对这颗“名声在外”的死棋呢? 他们师徒二人具体的训练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开年冬训结束后的队内升降赛,樊牧新以一己之力连穿四名一队队员,成功升入一队与孙慕钦时隔两年重聚首。 这其中王楚钦的功劳有多少我无法评价,但是肉眼可见的,樊牧新打球时的果决出手有了几分他师傅当年的味道。 那时候的樊牧新真是意气风发,所以我说他能在当年的全锦赛再次上演一穿三的好戏我并不意外。 谁让他的师傅是王楚钦,他自来时就出其不意又偏不写大众所爱。 那年南京的樊牧新,拥有着他父亲的实力与他师傅的果决,镜头扫过他的怼脸特写,我竟然在他眼中信心看到了狠辣的意味。彼时他才17岁,直到现在也不过将将19岁,说一句前途不可估量一点也不为过。 那么让我这样一个只是看球多年的业余球迷都能明白的事情,王楚钦又怎么会不明白。或许他在二队考察期间早就一眼挑中了樊牧新又或许更早,但我相信他的选择不是因为故人的薄面,而是因为他相信樊牧新可以。 更甚者,他从樊牧新在升降赛一穿三成功加入一队之后,就预见了双子星的到来。因为他不但相信樊牧新,也深深地了解他的儿子孙慕钦。 不然,作为左手将的他不会放弃双打左右配的完美配置,而选择了樊牧新和孙慕钦两个小右手来组队,并且一上来就给了当年世乒赛的男双名额。 时至今日回头再看,当年给予二位小将如此重任或许也是有些无奈之举的意味,毕竟无人可用的局面到现在都令我心有余悸。但是王楚钦打的并不是无准备之仗,他手握的是孙慕钦和樊牧新从小积累的默契。 钦新组合也没有让他失望,初出茅庐便一路猛冲,甚至愈战愈勇,半决赛干掉赛会头号种子日本队的松下和竹上之后,在决赛面对老牌劲旅瑞典队的男双也丝毫不怵,敢打敢拼,以摧枯拉朽之势赢下比赛,好似乳虎啸谷,向世界正式宣告中国乒乓球男队双打的强势回归。 那时候,很多球迷是欣喜的。毕竟国乒男线这一潭死水沉寂已久,青黄不接喊了一个周期也没接上。当然,现在不能只靠一个双打的伊朗杯就下定论,但是有了新局面总是让人看到了点希望。 谁也没有想到王楚钦选中樊牧新之后,就有了这样惊人的效果。樊牧新到底是顽石还是蒙尘的明珠这件事似乎有了定论的苗头。 然而,乳虎啸谷的呼声还未散尽,让球迷以为看到的希望就被扼杀在摇篮。在樊牧新刚刚扛过伤病迎来自己17岁生日的第二天,他就失去了他的师傅。没有原因,没有说明,王楚钦被一纸调令扔进了女队,带的还是在林高远手中刚刚有些起色的小女左。 于是乎,风暴又一次席卷了整个乒乓球队。 有人说王楚钦在役时就是血雨腥风体质,在役时一场比赛三个热搜起步,一举一动都能引来诸多非议。后来退役在北京队忙着球队建设和查漏补缺,减少了出现在大众面前的频率。但是依旧只要出现就能引起讨论,直到儿子如愿国家队低调到不能更低调之后,才让很多人觉得他是真的开始沉寂。只是那样耳根子清净的日子,随着他出任国家队教练之后就结束了。 在此我真的不得不感叹一句,王楚钦就是王楚钦,在哪里都是舆论风暴的中心。 说回球队。 彼时小樊是怎么面对这样情况的我们不得而知。网络上呈现给我们的信息也具有时差。调令出来的时候是十二月,但是据知情人透露,王楚钦五月份就不再跟着樊牧新了。 传言真假我们无法判断,但是肉眼可见的,樊牧新经历伤病之后状态又有了起伏。比如年底的全锦赛,作为彼时上海队的一单在团体赛第二轮,就先失一分。虽然在之后及时调整状态有惊无险带领团队渡劫,但那个时候我在樊牧新的身上,看到的是被谜团笼罩的无奈。 其实,何止是他被谜团笼罩。整整一年,国乒男线的希望只是短暂的冒头之后又陷入无尽的迷雾之中,每个人的脸上都像笼罩着三不尽的雾霾,平白无故的让人喘不过气。 未来在哪里?我不知道,之前似乎在眼前,现在大概是在地平线。 整个樊牧新和孙慕钦的18岁,国乒男线都在艰难前行。每个球员都呈现迷惑的状态,似乎再也不是那个无往不利的王者之师。谁都能输,也谁都能赢,神经刀像会传染一样,呈现在每个人的身上。 终于在连续四个月无双打冠军入账之后,国乒男线又迎来了一阵痛击。 事情的起因是日本男队的一个访谈,他们队内的一号种子在电视机前云淡风轻的说着那些触动国人神经的话语。 “中国队现在正在衰弱,他们内部出了问题。” “之前没有什么信心,但是现在面对中国选手,我好像也有了我可以战胜它的念头。” “我们的球队会非常强大,之后的世乒赛请大家给予我们更多的加油。” 这些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原因无他,那句“他们内部出了问题”是众人口诛笔伐的第一火力点。多月以来的丢冠,内部无端调整,主力状态低迷都成了骂点。 好在,这场风暴没有延续太久,世乒赛出征之前樊牧新和孙慕钦的发言,让人觉察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后来,我明白了两小只的底气从何而来,王楚钦的回归以及樊振东的坐镇,是他们最大的后盾。 是的,他回来了,时隔近一年,樊牧新和他的师傅终于再次携手在赛场上出现。 那年的东京团体世乒赛,日本作为东道主搞事的能力不亚于20年东京奥运会。但是,在强大的实力差距前,中国乒乓球男线以一记响亮的耳光告诉全世界,我们只会沉寂,我们不会凋零。 我们是拧成的一股绳,而不是被时代洪流冲击的散兵游勇,我们是中国乒乓球男队,我们依然站在金字塔尖,看最美的风景。 时至今日回忆起那年的决赛,我仍未孙慕钦和樊牧新之间的信任和友谊而感动。 樊牧新在局间采访时说:“我相信孙慕钦会带着我们走向胜利。” 孙慕钦在作为一单砍下第二分的时候说:“感谢大家的支持,也感谢我的队友,我完成了我们的约定。” 后来,我在获胜后的专访中才知道他们两个人在出征之前就说好,无论谁是一单拿下两分,另一个都会为对方凑出需要的第三分。 那么王楚钦呢?他在悄无声息的回归男队背后,又付出了些什么? 背后的弯弯绕绕,力量博弈我们时至今日也无法窥见其中一角,但是我们能看到的,是王楚钦回归之后的男队,逐渐恢复了原有的模样。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剑指第二年的斯德哥尔摩世锦赛时,王楚钦和樊振东把目标,看向了更远的奥运会。那是需要一雪前耻的奥运会。 樊牧新18岁那年年底,国乒教练竞聘结果再次公告,陈梦和王曼昱的回归,让女队看起来人才济济,众人稍稍把心放在肚子里之后,便把目光转向了男队。 王楚钦的名字背后跟着樊牧新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出乎人意料的是孙慕钦的归属。他从之前周恺的名下,归于樊振东组内。 我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令樊振东放弃了男队主教练的位置反而逆流而上跻身一线,但是细细想来原因也不难猜。 第一,男队目前依旧青黄不接,虽然王楚钦用樊牧新盘活了梯队建设的一部分。 第二,孙慕钦的反手技术需要更上一层楼。这是东京世乒赛决胜盘暴露出来的问题。 其实说来孙慕钦的问题暴露不是世乒赛才出现。从他跻身主力层不久之后,似乎就遇到了瓶颈。周恺的技术与见解我们无从质疑,但是孙慕钦或许需要另一种思路的干预。 于是,樊振东的举动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毕竟他也曾是梯队建设停滞不前的受害者,那些被说成形单影只的日子里,他更明白延续与传承的重要性。 于是,一个新的男线格局逐渐形成,周恺与王楚钦和樊振东三足鼎立,又各执一枚棋子。那时我想到了这一层后,对第二年的斯德哥尔摩世乒赛更加充满了期待。究竟谁会更胜一筹呢? 胖球女神想必也很想知道吧,不然不会在世乒赛的抽签仪式中,就画下了抓马的伏笔。 大手一挥,中国队的四号种子和五号种子同在一个半区。而那届世乒赛的四号和五号种子不是别人,正是刚刚在主力层站稳脚跟的孙慕钦与樊牧新。 好戏,似乎即将登台。 王楚钦与樊振东在役时的缠绵延续到了二代身上这件事,本就足够抓人眼球,然而更令人抓马的事情出现在了第二轮。男队三号种子于32进16的比赛中被日本队三号零封出局,整场被压着打的局面让无数球迷的心里逐渐不安。当时我在想,不会吧,刚刚好起来一阵子,不要再搞过山车了吧? 当然,比零封出局更为要命的事情在下午,男双第二轮,三号就不得不再次面对刚刚被打败的对手。困难的局面,是已知的,只是大家心中还是隐隐有些期待,万一能凤凰涅槃呢? 而我,更期待王楚钦的表现,原因无他,在役时期他作为左手将,曾无数次面对这样的情况。 后来大家明白了,不是所有人都是王楚钦,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面对自己的心魔,那一场男双的难看程度令我现今想起来都会皱眉。太快了,连挣扎一下都没有,就输了比赛。散场后王楚钦没说什么,只留下一句好好准备接下来的比赛。 那时我在想,或许王楚钦也不是那个能在所有局面中,都能力挽狂然的下棋人。 然而,等樊牧新和孙慕钦登场之后,局面逐渐开始明朗了起来。 先是二人一路过关斩将闯入八强,,混双赛场也带着各自的搭档会师决赛,男双赛场也不落下风,四分之一决赛涉险过关之后越打越顺,决赛将与日本头号种子争夺伊朗杯。 熟悉的剧情,两年前的演员。那么两个偏要勉强的右手是否能延续自己的荣光呢? 他们两个人给我们交上了一张满意的答卷。男双决赛3:0横扫日本头号种子,干脆利落的将伊朗杯再次留在中国。作为场外的王楚钦起到了关键作用,漂亮的战术安排,关键的暂停都给两小只注入了定心剂,这场胜利来的酣畅淋漓。 混双决赛的赛场,王楚钦与自己的妻子孙颖莎没有坐场外,而是一同出现在了看台上。国家队内战,无压力。但是孙指好像不太满意自己小弟子的表现,比赛结束散场时抓着小樊和小姑娘在场边说了很久。 那次捧起赫杯的,是孙慕钦。 颁奖仪式上,导播搞事一般切了看台上的王楚钦和孙颖莎,原因无他,二人在役时赫杯捧回家是常有的事。只是此一时非彼一时,王楚钦和同为教练的孙颖莎牵手站在看台上望向场地内的年轻一代,双眼中却满是骄傲和慈爱。这是从他们手中培育出来的种子,即便风吹雨打,终于开花。 然而比赛进程没有留给他们太多时间来回味胜利的喜悦,因为八分之一决赛即将开场。 孙慕钦面对的,是国乒男线的头号种子,同时也是他国际赛场上的八败之交。是的,自从孙慕钦踏上成人国际赛场,他与队内一号位的对决从来没有赢过。那么这次是否会有些不同呢? 孙慕钦在之后的比赛中大声的把答案告诉了我,那就是,会! 比赛开始后,孙慕钦在开场就让人眼前一亮。他如猛虎下山一般,先声夺人,漂亮的2:0把对面打的有些回不过神。然而,一号之所以是一号,就是因为他拥有全面的能力。在随后第三局第四局中奋起直追,两人纠缠至决胜局。最后一球16:14,孙慕钦以一个夸张的反手大角度回球拿下了第五盘,成功晋级四强。 看台上,严肃了一整场的樊指,难得的露出了微笑。毕竟,小徒弟铁打一般的反手防线,让人看到了当年属于樊振东铁防线的剪影。 还没来得及放松,樊牧新的八强之战紧接着就开始了。虽然面对外协,但是樊牧新的战场也不轻松,他要迎战的是曾说出国乒正在衰弱的日本头号种子,也是淘汰了国乒男线三号种子的竹下,而且还是单打的遭遇战。即使在男双刚刚击败他,但是日男的爆种时机从来不讲道理,樊牧新是否会迎来一个加强版的竹下呢?答案在开打之前谁也不知道。 很快,樊牧新也给了我们他的答卷。 这场比赛是直到今天我还会时不时回味的一场比赛,毕竟樊牧新展现出来的能力,让人再也无法拿他沉寂的那些日子来诋毁。 这场比赛,樊牧新是逆转取胜的。 我不知道他在先丢两盘的情况下是怎么做到后面两局打对方11:1的,但是我好像明白了王楚钦之于樊牧新的意义。 第二局局间休息,王楚钦在樊牧新大比分0:2落后,但是王楚钦周身展现出的轻松氛围让我有些震惊。是我们落后没错吧。是我们前两局11:5输的没错吧。王楚钦你怎么不着急啊? 他们师徒二人肯定听不到我的呐喊,但是我听到了王楚钦在拧开水瓶递给樊牧新之后就说了一句话。 “底探的差不多了,也了解他路子了,该收一收了。” 当时我听到以后只剩下了满头的问号,你们师徒二人是在积累什么题库的新题型吗? 第三局开始之后,我相信所有看比赛的人都能感受到赛场上的变化,原因无他,那时樊牧新身上的锋芒让人眼前一亮。两个11:1,一个11:4干脆利落的收尾,樊牧新也迎来了自己世乒赛的历史最好成绩。 散场时,师徒二人并肩向外走的背影令人动容,不知不觉间,那个出生时就被王楚钦亲手抱过的孩子,身高已经和他基本持平。而王楚钦从王楚钦选手转身成为王指,鬓角也冒出了点点白星。 我曾想一万次向他们提问,值得吗?但是我知道即使我真的问上一万次,答案都会是同一个,那就是值得。 不然,王楚钦不用出山,樊振东无需停驻。他们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脚步继续往下走,也无需来做着黑暗之中的执棋人,努力带着风雨飘摇的男队走向心中的那片红。 时间来到世乒赛的倒数第二个比赛日,男线左半区,内战。 时至今日我,乃至于我们都无法否认,这是一场真正的万众瞩目的比赛。樊牧新和孙慕钦仅在走进大众视野的两年之间,凭借傲人的实力和出众的外貌吸引了大量的粉丝,本身的热度是一方面,而他们的父辈在退役十几年后再次赛场上站在彼此的对面,更是吸引眼球的另一个原因。 那么这两重原因之下,这场比赛还有其他值得关注的理由吗? 有的,虽然微不足道,但是我还是要记录一下。这是樊牧新与孙慕钦第一次在国际单打赛场上交手。是的,这两位刚刚在斯德哥尔摩捧起伊朗杯,包揽混双前二,被誉为新一代的双子的小将,之前从未在单打国际赛场上交过手。 父辈的较量,两人本身的比拼,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单打,四强遭遇战。这几个词语每一个单拎出来都足够刺激球迷的神经,更何况如今齐聚一堂。 那晚的结果,是所有人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的。 本以为,孙慕钦和樊牧新一开始就会缠缠绵绵,局局爆分。毕竟两个人从小一起训练,而彼此的父亲,又是对方的教练。 有网友辣评,大概孙慕钦闭着眼都知道樊牧新的回球要落哪个点,而樊牧新背对着孙慕钦都清楚他要抬手抽哪条线。 然而不是这样的,开局孙慕钦连下三城,大比分直接来到了3:0。 王楚钦坐在樊牧新背后的看台上一言未发面无表情,只在樊牧新回头的时候向他微微一笑。 而樊振东,在孙慕钦背后的看台上也是同样的动作。两位主管教练仿佛一比一复刻一般,用同样的态度看着自己的小徒弟。但是较量,已经过了大半,只要孙慕钦再下一局,就可以成功晋级决赛。 第四局开始,气氛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开局樊牧新发球,从裁判手中接过球之后,樊牧新在裤子上抹了把汗。他回头看了一眼看台上的王楚钦,王楚钦仍旧没有动作,只是在樊牧新快要把眼神挪开的时候,左手并拢点了点自己的脑袋。 一瞬间,樊牧新好像读懂了他师傅的意思。并且用一局碾压式的胜利一扫之前的低迷。第五局,第六局,樊牧新接连拿下。 决胜局,被连扳三局的孙慕钦有些手里发虚,丢了两个球之后,坚定的叫了暂停。休息的时候孙慕钦站着喝水,眼神却看向了看台上的樊振东。樊指一改之前的不动如山,笑着向孙慕钦点头。他已经做到了极致,剩下的只需要放手一搏。 决胜局最后一球落地,樊牧新的球拍从高举的手中滑落,他以反手撕大角度又强行变线的必杀技赢了孙慕钦。 但是他和孙慕钦却在他欢呼之后,紧紧拥抱。 他们是新一代的双子星,他们中间没有败者。 他们是父辈联手托起的希望,他们的胜利象征着破开黑暗的曙光。 虽然决赛樊牧新以2:4输给了国乒男线的二号种子,但是作为首次承担单打任务的小将,樊牧新和他的师傅王楚钦已经交上了一份令所有人都满意的答卷。 斯德哥尔摩在王楚钦的职业生涯中,相比较休斯顿,德班,巴黎,洛杉矶等地来说并没有太多的讨论度。它只是王楚钦在成人赛场拿到第一个有分量的单打冠军的出发点,他似乎在之前的很多年都不会意料到,在樊牧新19岁这年,他们师徒二人赋予了这个地方新的定义。 这是王楚钦出山第三年,他在斯德哥尔摩向所有人正式宣布中国男乒的强势回归,不是两年前的繁荣假象,是切切实实的,王者归来。 同时,这一年的斯德哥尔摩也是樊牧新和孙慕钦这对双子星,聚首被拆再聚首之后,重新出发的地方。 时至今日,我还是会惊叹王楚钦的眼光,他和樊振东在世乒赛结束之后亲自去省队挑出来的小苗,都在今年有了亮眼的表现。 小将的涌现,双子星的稳定发挥也使球迷高呼黄金一代重新出现。 那么我们接下来该期待什么呢?奥运会已经在眼前。 最后,再次祝我们王指生日快乐,希望能在今年的奥运会上,和樊指带着他们的小将打出亮眼的表现。 黑暗已经退散,迷局已经破开,心中的那片红就在眼前。两位执棋人是否还有机会再次博弈?双子星能否现在奥运赛场? 这些都是未知,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胖球女神从来不亏待她虔诚的信徒。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祝中国乒乓球队旗开得胜,再次迎来好成绩,同时也希望王指不必收敛锋芒,和樊指一起带着新的黄金一代,打出让我们欣赏的出其不意。——致我心中中国乒乓球男队,最为张扬肆意的黄金一代。 正文完。 ——————
谨献给伟大的左手将和我们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