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aph](自存)浅谈意识体成幼形态与其体制发展程度之关联性

2023-06-24 14:31 作者:太平洋上的某岛  | 我要投稿

意识体的成体与幼体以何为界?与之相关的因素又是哪些?

这一猜想来源于某天梳理东欧史的过程中,苦于涉及历史过多难以过审,反复增删后也对此兴致寥寥。今日借由本家最新话引起的争议(德/意/志地区的糊涂账),本文或许可以简要分析思路,并浅谈意识体成幼形态与其政治制度发展成熟间的关联性。


*注:该文章是aph世界观的设定研究,不代表现实中任何国家、组织和群体。

基于笔者所知的历史理论与本家给出的设定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只是个人猜想,如有不当之处具体请以本家为准。

虽然像是严谨论证,但个人水平所限一定存在疏漏,请各位路过的大佬留几分薄面,理智探讨……(鞠躬)


首先我们抛开争议性话题,从意识体的本质说起。

当进一步延伸出“国格四要素”和“宣告说”占主要地位的基本原则时(即——具有常驻人口、稳定控制的领土、政府、与其他国家建立关系的能力)依次分析可以得出:

已知领土的存在形势较为多样,实际的土地、船坞、办公楼、网络空间,都可以作为领土,故无法作为必要条件;与其他国家建交的能力在本家那里体现并不算突出,比如西兰等微型国家并无足够多的国际承认却也依旧存在意识体,因而也无法视作决定性因素。

人口所带来的认同是正常情况下意识体能成形的充要条件,有认同则必然存在意识体,有意识体存在则必然有或多或少的认同。(具体论述请见此)

由于政治实体的基本单位是国家,而在aph中重点着墨的国灵们不仅仅依托于政治实体存续,因此一上来就直接断言政治制度是唯一影响因素是片面的,而需要综合社会制度中的其他方面进行考量。

(尽管最终还是排除了家庭、法律和文化制度,只剩下最可能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前两者自不必说,文化制度个人看来对于意识体性格的影响相对更大,而思想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方面也是同理,故并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而经济和政治方面……作为文科生下意识想到的只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中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起到的是根本作用,与上层建筑中的「政治上层建筑」则会起到直接作用。

就比如萨拉热窝一声枪响是ww1爆发的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同理,如果没有经济基础,无法诞生成熟的政治体制,就算经过设计 在无法匹配经济基础的情况下也不会长久。


尽管在起初设想过生产关系是否会直接对意识体成幼形态产生影响,但显然并不成立——

在阿尔尚未独立之时就已经是成年形态,可奴隶制生产关系在南北战争之前也依然存在;本家漫画中一闪而过的鞑靼在西征时还是孩童,此时千户制已经实行近二十年(但距离建立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仍有三十多年)。

由此可得:生产关系的先进与否并不与其成幼形态有直接关联。

且同时我们可以得到:

1)是否从宗主国那里获得独立,并非前殖民地国家意识体成年的必要条件。

2)仅有军事上的成熟建制并不能被视作政治实体完全成熟。


政治上层建筑包含的内容有政治法律制度、政治组织,政治法律设施。

其最核心的国家政权存在标志着意识体有条件出现,而其他部分的逐步发展与完善可以视作意识体逐渐成长的过程,当这三项发展完全之时,则标志着意识体成年。

大白话说就是“意识体幼年与成年的界限为是否有成熟完善的国家架构。”

举个例子:

大化改新之前,日本实行「部民制」(其实就是奴隶制),尽管进入飞鸟时代大和政权几乎统一全国,但组织程度和中央集权程度依然相当低下。竹林相遇和日出处天子的名场面发生在隋朝,与本家所画的子菊可以对应。而大化改新中,日本几乎照搬了唐朝的绝大部分制度,迅速完成了封建化转变——关键不在于封建,而是在于其建立了完善的政治体制。

再比如露子,1478年伊凡三世正式吞并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标志着莫斯科大公国逐渐走向中央集权,尽管其已经处于封建阶段,但并没有形成有力的中央集权体制。至于何时为成年形态,比起伊凡雷帝加冕,个人更倾向于彼得一世改革后。尽管1649年法典已经可以反映出服役封地和世袭领地趋于合流,形成了统一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且沙皇专权逐步加强并向绝对君主制过渡。但直到彼得一世改革才解决了一直以来「衙门制度」财政行政司法不分的混乱状况。

此外本家漫画中有露怀念小时候九月份过新年,而现实中1699年彼得大帝才将新年改为一月一日;且有十八世纪向仏学习军服制作时已经是成年体,推测其成年时间与彼得一世改革时间大致吻合。


虽然本家几乎不涉及非洲大区和拉美地区,但依然可以简单说说前殖民地国家。

带英惯用的羁縻政策、仏意等国的同化政策、以及部分大聪明的放养政策(?)可能会决定被殖民地区的意识体形态是否在独立前就可以为成年形态,以及独立多久之后将成长完全。

前者是极容易在殖民期间就不小心把孩子养大的(指指点点),后两者大概率要看战后的扶持是否到位。



至于德意志地区的糊涂账,本家给出的信息相对较少。由于主要搞东亚,对于欧洲历史只是略通皮毛,这里实在做不到完全准确,只能提出笔者认为可能性最大的猜想。

以下建议当成笔者私设来看,不要太放在心上,如果您大致认可的话也请不要完全相信其中没有纰漏,有更加了解历史的大佬路过的话也请您赐教。

先说一句最新话,个人认为是机翻要背大锅……「その話は兄貴達の代でカタ付けてるから気にしないでエ」个人觉得比较合理的译法是“这些事从你哥哥们这一代起就纠缠不清了,不关你的事”。

联系上下文是仏吐槽和英之间矛盾很多很讨厌,独列举神罗时期的战争说担心仏讨厌自己,仏说这是你哥的事不关你事……甚至可以说是否认了神罗等于独。

(当然笔者的日语水平不佳,这里仅仅是个人看法,可能有出错的地方,具体要看专业的汉化组怎么说。)

神罗始终是幼年形态或许与其始终处于等级合作制有关,且十三世纪后混乱局势使得“神圣罗马皇帝”更接近于头衔而作为政治实体的存在要相对弱化,直到哈布斯堡王朝时期也只是各家族推选出名义上的皇帝。也就是本家画的,中欧部分意识体住在小少爷和神罗家帮忙打杂干活的时期。此后住在普爷家,笔者倾向于是从1756年普鲁士打败奥匈后彻底占据优势地位开始的,一直到1806年。


普爷这边,条顿骑士团到普鲁士公国后,因霍亨索伦家族的缘故和勃兰登堡选帝侯国组成共主邦联,再融合成为德意志的普鲁士王国。腓特烈威廉进行了行政和经济上的中央集权改革,并建立了绝对君主制,个人倾向于认为其在位期间普爷变成成年形态。

(本来一直认为普爷成年是在大选侯时期,但貌似本家画的普爷当时还是小孩子形态并且到处当打手,而腓特烈大帝时期的普已经是成年人了)

到1947年西方各国联合声明不再承认普鲁士作为政治实体存在,理论上来说此时普鲁士已经灭亡。但是作为意识体,尤其是在构成说没那么重要的情况下,其依旧有存在的空间。(普鲁士自由邦的内容因为涉及nz无法过审故删除)


再说德意志,一直以来德意志都是地理概念,直到德意志统一后,原本其内部的诸侯国转变为内部的邦。类似于联邦制,各邦把军事、外交、海关立法、银行立法、间接税、刑法等权力交给帝国政府,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权力,前者才是实权所在,只是普鲁士对其拥有较高影响力。

说白了新生的德意志国实质上是部分德意志诸侯国自下而上让渡权力组成的诸侯联盟,普王掌握实权需要通过固定兼任德意志联邦主席才能实现。相当于普鲁士为了强化自身权力而创造了德意志。

由此,德意志本身就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政治权利,甚至普王想要掌管德意志也需要通过联邦议会,否则只能管理自己治下的邦。

(这和苏联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苏联的组织架构已经完全和俄罗斯融为一体,俄罗斯和苏联是必要不充分关系;而德意志的组织架构和普鲁士的连接并没有那么紧密,缺少哪一方也不影响另一方的存在。)

因此在德意志诞生之初,其组织架构已经非常接近于完善,这也就是独的幼年体持续时间非常短暂,以至于其成年与否甚至有些模糊。

(此处涉及德三无法过审故删除)



那么,又水完一篇,好耶!(

在最后再叠几层甲……文章中出现的所有专有名词为考据需要,文章没有任何煽动或反动思想,本人坚决反对法西斯等右翼思想,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由于本家很多设定没有具体给出,因此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是很正常的事情,笔者希望能更加贴近本家的设定,也查找了许多相关资料,但并不代表其中完全没有错误和疏漏,也不代表本家的意思。如果有哪一天本家更新了,使得这篇文章中不合理的部分增多了,也一定请以本家为准 不要被笔者带偏。

对于神罗和独的关系,笔者从历史观和目前已知信息的角度并不认为二者等同,如果之后本家后续真的说了是同一人,那么以本家为准。对于部分支持二者等同的看法,笔者表示尊重,其他的不予置评。二创应该是自由的。

如果您有不同看法想要讨论的话,请理智讨论,感谢诸君看到这里(鞠躬)

[aph](自存)浅谈意识体成幼形态与其体制发展程度之关联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