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网课山记01】3、大学生学习方法及创新学习——『学会学习——大学生学习指导』摘录

2021-12-04 21:46 作者:山嵓  | 我要投稿

0、山言 

        这是公开课『学会学习——大学生学习指导』的第三篇摘录札记,主要包括两讲内容:

        大学生学习方法——何旭明(长沙学院教授)——45:44

        大学生创新学习——张德江(长春工业大学教授)——45:35

        这一篇札记中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创新学习。

 1、接受学习

(1)学习的分类

        怎么学习?一般的回答是预习、听讲和练习,这是接受学习的范畴,而还有一种更重要的学习方式是发现学习。按照最基本的接受方式,学习可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

        但学习的一个矛盾点是——自己做什么,自己未必知道,即使知道,也未必能说出来,即使说出来,别人也未必能听懂。例如,费曼说他虽然是研究科学的,但科学是什么,讲不出来,他曾用《费曼的主张》这首诗表达这种感受。(诗的大意是蜈蚣本来走的好好的,蟾蜍问是怎么确定迈腿的词序,蜈蚣想着想着就不会走路了。) 

(2)『接受学习』的分类

         接受学习可分为机械学习与理解学习。而理解学习时,学习者会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进行理解,而理解是尽力在自己经验基础上的,经验不一样,即使是同一种东西看到的也不一样。而对于机械学习与理解学习的关系时,并不能一概认为机械学习是错误的,例如,小学生初学时缺少经验,有时反而适用于机械学习。

        图片与标题有时可以帮助学习理解。因为材料范围广、无特定的方向,学习者就难以集中注意力去思考,而标题、图片可限定思考的方向有助于理解。而理解学习中的记忆不仅仅是单纯的储存,学习者还要学会提取。

(3)有意义的学习

        有意义学习的本质是新知识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已有联系。这就要求①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②学习者本身具有相联系的知识结构;③学习者积极主动的使已学会的旧知识与新知识互动,对旧知识进行改造和扩充,新知识才能获得心理意义(同化和顺应),被学习者的知识体系真正接纳。 

        接受学习的新知识应适当与旧知识有所联系,从而使学习者改造旧知识,且能有助于理解。而基础差没有适当的旧知识与新知识联系,新旧知识难以互动,因此学习效果很差,很难成为有意义的学习。

        【接知如接枝——陶行知】即砧(zhen)木是基础,接穗就是新知识。因此要学思结合;积极联想;及时整理。这样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2、发现学习

        关于发现学习的几个美丽传说:阿基米德洗澡发现浮力,瓦特看水壶成为蒸汽机之父(瓦特之前已有蒸汽机,虽然有可能瓦特小时候的确对水壶好奇,但这不是其产生关于蒸汽机创意的原因),笛卡尔看蜘蛛创立解析几何,牛顿苹果树下发现万有引力(2007年天津大学移植所谓的牛顿苹果树的枝条),凯库勒做梦发现苯等很多传说。

        上面的美丽传说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发现人本身当时就一直处于问题的思考中。例如阿基米德发现浮力是由于国王提出问题想知道王冠是否掺入银等物质,而阿基米德一直在思考问题,因此才能在洗澡时突发灵感。因此大学生应该经常带着问题,而他们本身也要有较深的知识基础。 

        『发现学习』的步骤:①带着问题观察事实;②提出假设;③形成概念、原理;④进行学习的迁移。

        『发现学习』还需要——必要的基础知识;好奇心;不断探索的精神,不能浅尝辄止。以关于浮力的中外两个对比为例——阿基米德和曹冲。两者都是为解决问题而研究,区别是阿基米德没有止于问题的解决,而进一步研究,最终得到了关于浮力的相关规律;而曹冲在解决完问题后就终止了研究,因此没有进一步发展浮力相关理论。

        『发现学习』的阶段:①进入问题情境阶段;②实践体验阶段(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调查研究、初步的交流);③表达和交流阶段。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学习好的学生会发现很多问题,大学学习要使问题越来越多。而大学生自己也要勇于将发现表达出来,不怕要批评。要学会创新学习,追求快乐学习。

        学习有法,学无定法。在终身学习时代,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就犹如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作学习的有心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由“教”向“学”转变,从传统学习向创新学习转变。教的目的、主体、效果都在于学。

3、创新学习

(1)大学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①在学习方式上,从师型过多,自主型过少。

        ②在思维方式上,求同性过多,求异性过少。

        ③在学习状态上,顺从型过多,问题型过少。

        ④在学习层次上,继承性过多,创新性过少。

        ⑤在学习情感上,应试型过多,兴趣型过少 。

(2)大学学习中出现的问题

        ①学而不习——不预习、不复习、不练习。缺少自己的劳动,是无法将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②知而不识——知道知识,却不分析、不判断、不加工处理知识。缺少创造性劳动,创新性不足。

        ③文而不化——学会了知识,但无法内化为精神和素质,读书明理但还需规范行为、心灵感悟、实践磨砺,才能做到知行合一。而能力和素质就是忘掉所有知识后剩下的东西。

(3)创新学习的任务

        科学求真,做人求善,艺术求美。而对于学习者来说,知识是学出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素质是养成的。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完成学习任务之上还有四个重要任务:①掌握学习方法;②养成科学精神;③激发学习兴趣;④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应用相关知识,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上述四个学习任务就是创新学习的基础。创新学习是,始于问题、乐于兴趣、勇于突破、善于转化、巧于综合、重于创新、精于挖潜、勤于实践。而创新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与创新能力。

(4)在阅读中吸取营养

        大学生『创新学习』要学习三类书:

        ①教材(最基本的必读书、读书的底线)

        入门——看懂教材;学会——能够解答书上的习题思考题;学好——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讨论研究;小成——应用到别的课程上,触类旁通,专业实践,学以致用。

        ②教材参考书

        提出专业问题不拘泥于教材,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完成,培养自学及研究能力。

        ③专业之外的书

        提高文化素养,增强哲理思辨能力,增加知识容量。穿越时空与高人对话。自然的人通过阅读成为社会的人。

(5)在交流中激发灵感

        师生共同构成的教育环境和氛围是『创新学习』的重要一环。大学生重视交流,学会交流。从而促进思考、激发灵感、训练思维、锻炼沟通表达能力、优化性格。上大学重在学习的氛围(山言,我忽然想到修真小说中常提到的法财侣地的概念)。

(6)在思考中形成思想

        思维能力与思想水平是人与人之间能力的重要区别。而训练和培养则是有目的的自觉行为,因此『创新学习』需要学习者进行以问题为主线的学习。学习者要提出问题、思考研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从而成为有学识、有技能、有灵魂、有理想、有追求的学习者。 

(7)在创造中体味快乐 

        ①读书时养成评论与批注的习惯,以便发现提出问题、训练思维。不仅掌握知识,还要思考知识的提出思路和思维方式。 

        ②写作业时从不同角度分析推理解题过程和结果。对理论问题找工程实际问题的原形。问题来源于实践,解决问题后回到实践。

        ③做实验时,重视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不局限于书本上的结论,提出疑问和设想。

        ④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力求创新,根据设计题目,提出方案,完成设计。

        ⑤积极参与学科大赛,真正实现创造性成果,体会创造的快乐。 

(8)在成长中感受幸福

        快乐学习是高水平高层次学习的重要标志。要求:①具有扎实的学习基础以及优秀的学习品质(学习观念、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学习品德等);②热爱自己的专业,提高学习兴趣,专业素质(专业操守、职业道德、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专业知识、实践能力);③意愿、信念、心态、兴趣、方法;④识别自己的强项、弱项、平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因材施学、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

        【山言】此处的『快乐学习』指的是“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的“乐之”学习;并不是“西方为巩固阶级,而对不同阶级分别实行快乐学习与精英学习两种模式”中的西式“快乐学习”模式。

        大学是让自然人成为社会人。因此学习者要善于学习、乐于学习,从而才能成人、成才、成功。而大学高等教育则要逐步完成由传统学习向创新学习转变。从而促使学习者在大学进行 『创新学习』。

【网课山记01】3、大学生学习方法及创新学习——『学会学习——大学生学习指导』摘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