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专家·新冠常见问题汇总】疫情走势,预防,用药建议等丨关心的问题都在这儿

分享最近看到的不错的资料,希望对大家正确认识新冠病毒,如何渡过这段特殊时期有所帮助。
资料来源:医疗专家(张文宏医生,北京协和医院医生,得到课程薄世宁医生),医院内部沟通会议,得到卓克的科技参考等。
资料内容:包含疫情走势,如何预防,如何用药,医生答疑;戴N95口罩等;整理的资料包含
最后:大家注意身体,注意休息与预防,希望大家都能安全的渡过这段特殊时期!
文章有点儿长,请认真看完

【一】总体情况




资料1
音频为医疗机构内部培训录音,有对这波疫情分析、预防、治疗、趋势等讲解【强烈建议听听音频】

懒得听的总结【音频内容更多】
1、第一波感染最重,能晚感染就晚感染(前期人多,可能出现医疗挤兑),几波过后直接没有症状鼻塞都不会有;大部分人基本都会被感染,后续还会有4-5波反复,后续感染症状会更轻
2、除重症(呼吸困难)之外都不建议去医院;去医院70%概率被感染;
3、注意个人防护,尽量低浓度低载量感染(体内病毒浓度尽量低),所以即使阳了也不要以烂为烂,要做防护,勤洗手,多消毒,多通风
4、有感染者的话,在家均需带口罩,口罩最好用N95的【GB 19083-2010 才是医用防护口罩】
5、发热要多补水,补充营养,要吃好,睡好,吃蒸煮食物,忌辛辣油腻食物,首选物理降温;
6、切记不能用抗生素,不建议用连花清瘟胶囊等中药,会导致肝损伤,更不能乱吃药,要对症用药,常见流感用药比如感康、泰诺之类含
对乙酰氨基酚成分药物;
7、重症用低剂量激素治疗,99%都会好,激素治疗建议老年人使用,所以不用过于担心。
8. 及时发现重症,必备血氧夹,90以下警惕,85以下迅速就诊(人多85以下,人少95以下,形势根据医院情况变化)
注:N95 口罩不等于医用口罩。(可过滤掉 95% 的非油性颗粒物), 其中一部分是工业用的,在选用(购买)时要注意,GB 19083-2010 才是医用防护口罩。




资料2
戴口罩,奥密克戎传染性,医疗资源分析,与应对策略
-- 引用自 得到《卓克科技参考·296期,健康:带好口罩如今更重要了》(若侵权,请联系Up处理)
总结
1、带N95口罩(最好是医用N95·GB 19083-2010标准的)
2. 新冠和一般的感冒还是不一样,死亡率要高很多,传染性也高很多;老人是受威胁最大的人群。
3. 放开之后,有一个集中爆发病情,医疗资源会出现严重不足,大概会集中在现在到 2023 年 2 月份之间,所以我们最起码要保护好自己,平安度过这段时间。
4. 不是新冠的病人也会因为新冠疫情的事情,影响治疗,所以尽量保护自己,尽量在这段时间不要生病不要受伤。
【一】戴口罩、实验与应对策略
之所以重提戴口罩,是因为一旦某个人随着大家的做法放松到连口罩都懒得戴或者拒绝戴的程度,那么在即将出现的就医高峰里,一旦感染后是重症要住院,要进 ICU,甚至要上人工肺(ECMO)的话,因为医疗资源不足,就可能没得可用。
换句话说,不要在即将出现的就医高峰中、大家都疯狂扎堆去医院的时候你也跟着去。如果要给一个参考时间的话,我预测,2023 年 2 月份之后这波就医高峰基本会消落。所以在这三个月里,一定要格外严格的佩戴口罩,并且用规范方式勤洗手,不抠鼻子,不揉眼睛。
戴口罩能起到多大效果呢?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曾经在 2021 年 12 月发表了关于口罩的研究,用一个物理模型做了防护效果的模拟,大致逻辑是这样的:
利用空气动力学模型模拟 0.3 微米的颗粒的飞行和分布,这个颗粒也是新冠病毒典型的携带物。模拟中一方喷发,一方吸入到鼻腔里,当吸入的数值达到某一个在医学上已经可以造成半数感染的量以后就当作是感染了。实验设置了两个面对面聊天的人,看看不同的身体间距、戴不同类型的口罩会有怎么样的新冠感染风险。
结果在数值上大致是这样:
两个人都不戴口罩,一方是感染者、一方是健康人的话,距离 3 米,聊天 10 分钟,被传染的概率最高值是 90%。你看,这个距离其实已经不近了,远比一般人在聊天时站得更远,但不戴口罩的感染几率就是非常高。
第二种情况是阳性感染者不戴口罩,健康人戴普通的医用外科口罩,相距 1.5 米,聊天半小时,被感染的概率最大值是 90%。这个距离是典型的聊天距离,没有故意拉远,外科口罩的防护效果也不太行。
第三个场景是健康人佩戴 PPF2 标准的口罩(可以粗略当作 N95 ),感染者不戴的话,距离 1.5 米,聊天 1 小时,被感染的最大概率是 20%。N95 还是非常管用的。
第四个场景是双方都戴普通的医用外科口罩,距离 1.5 米,聊天一小时,被传染的概率最大值是 30%。
最后一种场景是双方都戴 FFP2 标准的口罩,刚才说了,这个标准我们可以粗略的当作 N95 口罩,那么距离 1.5 米,聊天一小时,被传染的概率最大值是 4‰。
从这个测试也能看出,生病的人更应该戴好口罩,哪怕戴一个外科口罩也好,这样其他人才安全。如果想多拖几个月,尽量不在最近两三个月医疗资源很紧张的时候感染的话,只能忍住憋闷,严格戴好 N95 规格的口罩。好在最近三个月的天气比较适宜戴这种口罩。
【二】传染性,医疗挤兑及对应策略
有不少人真把奥密克戎当成感冒了,其实这个看法属于另一个极端,也是有问题的。
感冒分为流感和普通感冒,两者的区别在于感染的病毒款式不同,流感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病毒。普通感冒在症状和死亡率上都不如流感高,而流感的症状和死亡率又比不过奥密克戎。
大家都说奥密克戎的毒性降低了,到底降低了多少呢?
2022 年 6 月 7 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给出了来自南非的统计,一共 34442 人,大约一半是 Delta 款的感染者,另一半是奥密克戎款的感染者,对比了严重和危重两个级别的差异。严重说的是住院并且使用呼吸机了;危重是指进了 ICU,甚至在 ICU 里用了人工肺。
结果是这样的:对感染了 Delta 款的人来说,严重和危重比例分别是 49% 和 7.7%;对奥密克戎款来说,两个数字分别是 28% 和 3.7%。也就是说,严重到需要住院的比例下降了 4-5 成左右。
此外,还有《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上的研究,统计了 7.3 万感染者,其中 Delta 款的死亡率是 0.7%,奥密克戎 B.1.1529 是 0.4%,BA.2 是 0.3%。
所以,很多人都听说奥密克戎的毒性降低了,确实有所下降,但也只是比 Delta 款降低一半左右的水平。而奥密克戎的死亡率,在普遍接种过两针 mRNA 类型的疫苗后依然是流感的 3 倍。换句话说,奥密克戎仍然是一个比流感更加危险的病毒。
但这仍然不是流感和奥密克戎的最大区别。流感和奥密克戎的最大区别是基本传染数 R0,也就是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情况下,人员自然流动的时候,一个感染者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其他多少人。
流感的 R0 是 2-3 之间,而奥密克戎 BA.5 的 R0 超过 18。更有从 9 月份以后出现的后续变种,比如 BQ.1 和 XBB,它们的 R0 比 BA.5 还要高,具体高多少,目前没有定论,有一些研究预测可能会高 20%。
这就导致哪怕它的致病效果和流感一样高,甚至略低,但从整体上来看,也会比流感更有危害,原因就在于医疗资源是有限的。
流感的传染力没有那么强,所以在一个自然年里传播后,最后统计,只有 8% 的全国总人口被感染过。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真实感染比例。但新冠由于传染能力很强,所以同样是在一个自然年里传播,最终的结果可能是 80%-100% 的人感染。这远不是流感可比的,相差了一个数量级。
这个普及速度并不是不可能。比如 2022 年 11 月 20 日,哈佛、耶鲁、斯坦福三所高校的公共卫生学院就在 medRxiv 上发布了一份研究,结果是,现实中 94% 的美国人感染过新冠,对新冠有免疫力的人占到美国全部人口的 97.8%,差不多全都感染过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数字上计算了。
我们参考数据透明度比较好、研究比较透彻的加州的数据。在加州,全部人口的 4‰ 会严重到被医生留下住院,住院接受的就是高压吸氧。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家用制氧机没有用,为什么呢?因为家用制氧机出口的气压只有 0.2-0.6bar,而医院的制氧机提供的是 3-4bar 压力的氧气。接着,每 5 个留下住院的人里会有 1 个送去 ICU,送去 ICU 的人里 60% 的要用到人工肺(ECMO),使用人工肺(ECMO)的人里又有 50% 的会死亡。于是,每个阶段都能对应到医疗资源够不够这个问题上。
比如,对加州来说公式就是这样,对床位个数的需求就是人口数 ×4‰,对 ICU 床位数的需求就是总人口 ×4‰×0.2,对于人工肺(ECMO)的需求就是总人口 ×4‰×0.2×0.6。新冠住院病人按住院 10 天算,一波疫情从出现到消退按 100 天算,我们就可以算出加州的普通住院床位数、ICU床位数、人工肺(ECMO)是否够用了。
如果换成我国呢?可以收治新冠患者住院的主要是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它们当前一共有 550 万个床位,床位的使用率基本一直维持在 90% 以上,那么最多只有 50 万张床是空余的,100 天的时长对应了每张床能消化掉 10 个住院需求,所以总共就是可以接待 500 万个需要住院的人。
一旦感染后严重到需要住院了,能不能住进去呢?我就不给你计算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自己估算一下。
不过,我要提醒你的是那个“ 4‰ 的住院率”,使用这个数字有一个前提。因为加州是 mRNA 疫苗接种率超高的地区,接种 3 针以上的老人都超过了 85%,就在这种情况下,还有 4‰ 的人需要住院。由于不同国家的疫苗不同,所以具体要在 4‰ 的基础上乘以一个多少的系数,大家心中自己做估量。
客观地说,在极端情况下,肯定会有一部分人本该住院但住不上。这个比例咱们就不算了。
由于新冠死亡者 80% 都是 60 岁以上的老人,这部分老人又因为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总需要去医院,所以如果你家里有老人的话,一定要叮嘱他们,再提高一些安全意识,把口罩戴好,把疫苗打好,不摸不碰其他地方,拿完药回家就换衣服、洗手。也因为高峰期正在到来,所以医生们接下来会非常辛苦。
而且,那些本来没有新冠问题,比如说需要定期去做肾透析、接受癌症治疗,或者受伤需要手术的患者,也会不可避免的遇到手术、治疗延后的问题。
对于这些可能会到来的问题,让我们提前做好准备。严格佩戴口罩,减少聚会,另外就是保护好身体,不要赶在最近三个月之内受伤、生病。


资料3:北京协和医院医生答疑


目前北京妈妈圈里流传着一份15分钟的线上问诊记录录音,大夫是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李主任,讲解地非常细致、中肯,我根据问诊录音整理了文字概要,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助到焦虑的妈妈们,真的阳了也不要怕,心中有数,沉着应对。

1.除了退烧药,不需要使用任何药物,过度用药反而容易出问题,儿童不需要镇咳,中成药不要服用。
2.睡着了 不需要叫起来吃退烧药,烧不出脑炎肺炎心肌炎等问题,让孩子继续睡,是我们的重要选择。
3.一般发烧3天左右,第二天最高,抵抗力好的第二天就会降温。
4.退烧药阻挡不住高热惊厥的发生,高热惊厥发生在前12小时,如果12小时后没有高热惊厥,基本不会发生。
5.发热时,从呼吸道和皮肤水分流失特别快,水分给到位是最重要的第一条,充分休息,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6.退烧药美林、泰诺选一种用,1岁以下不建议两种都用,肾脏无法负荷。24小时不超过4次。
7.退烧药退不下来也没关系,退不下去不追加服用退烧药。
8.退烧后开始咳嗽,不用镇咳。有鼻涕可以用生理盐水、海盐水。
9.中成药没有母乳安全喂养级别,布洛芬可以安全哺乳。
10.体温上升时身体发抖或手脚冰凉,不要泡澡,儿童会不舒服。
11.物理降温:不用泡澡擦身,少穿少盖,降低环境温度就可以。温水擦拭可能加重儿童不适,降温贴也容易过敏。
12.少吃多餐,多喝水、奶、粥、汤面等有液体的东西,冷的热的都行,孩子愿意吃就可以。
13.呕吐没关系,不耽误吃。化整为零,全天保证水分和能量,原来可以吃的食物仍旧可以吃,没必要压缩食物种类,不能只喝粥,没营养,什么都能吃。
14.这种情况容易出问题:家长不给吃不给喝硬扛,尿黄,拿包被捂汗,容易出心肌炎、脑炎、肺炎等严重问題。
15.感染后3-6个月不会重复感染,除非感染其他亚型病毒。
16.环境的消毒,都比不过手部消毒。
17.人体转阴,环境中的病毒也消失了,不需要大规模消杀。
18.一家人不太容易不被传染,都感染后,在家不用再戴口罩


资料4:得到博士宁医生丨新冠答疑(视频)
包含大家对新冠最有疑问的问题
目 录
1. 新冠是大号流感吗?
2. 1918年大流感病毒去哪了?
3. 民间说法“大疫不过三”靠谱吗?
4. 这一波什么时候会过去? 过去了会怎样?
5. 感染病毒阳性之后,还会再阳吗?
6. 感染后有什么症状?
7. 什么人容易症状加重?
8. 什么情况需要去医院?
9. 如何快速提升免疫力?
10. 平时如何维护免疫力?
11. 发热会不会烧坏大脑?会不会烧成肺炎?
12. 如何评价两款退烧药?
13. 什么时候用药?
14. 抗生素能不能吃? 什么时候吃?
15. 感染新冠,会不会有后遗症?
16. 早感染好? 晚感染好? 还是不感染好?
17. 核酸和抗原分别是怎么回事?
18. 打过疫苗还是感染了疫苗该不该打?

· 链接(复制,浏览器打开)
https://www.dedao.cn/live/detail?id=o44J9AjGNrMW756bBvq2DmyePnkM8U71kD8VryaMwaRL1YdgX3zo8xK0nVEZlO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