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名片!黄山发现世界新物种“黄山马蹄鳖”,有何神奇之处呢
又是安徽,又火了!
北京时间11月15日消息,安徽黄山发现的5只野生马蹄鳖,正式确定并命名为黄山马蹄鳖, 成为全球首次记录该物种。

其实这是在2017年12月发现的,当时在安徽黄山休宁县发现了几只疑似野生鳖,随后根据水产站正高级工程师,泉水鱼专家组成员,选派专技人员林衍峰及其团队经过近5年的驯养繁殖研究,在15号正式确定命名了!
其实这种黄山马蹄鳖,以前在黄山就有,当地人经常看到,因为个头实在是太小了,所以被称为“长不大”的鳖。千年之前就有记载,比如在《休宁志》中就有提到。马蹄鳖常生活在水底的淤泥上,腹部白净,浑身上限的肉非常地多,且堆积隆起。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野生鳖,因为喜欢在浅滩活动,而且经常躲在沙子里面,所以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水质条件,要求极高,一旦发现出现污染的情况,就会进行迁移。
因此这也侧面说明了,黄山及其周边现在的生态治理确实很到位,对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循环保护,都有积极正向的影响。

要知道在几十年前,可没有现在这般保护,那时候徽菜很流行,在当地“清炖马蹄鳖”更是被作为一道标志性徽菜,最明显的就是在明朝,朱元璋经常点名这道菜。所以很多人为了奉承 皇帝,对于黄山的“马蹄鳖”进行大肆捕杀,也造成了曾经很常见的野外物种,变得数量锐减、濒临灭绝。
当地相关单位也是看到了这一恶果,所以在黄山及其周边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注重环境保护,因为这都是一个链条的,一环没有做好,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黄山相关单位采取的办法就是分级管理,分阶段进行保护,针对于不同的动植物的生活习性,不同季节政策不一样,并且有些区域,针对人类开放的时间也不一样,有些地区采取限制人类活动的策略。
经过了几年的持续努力,现在的一切,说明还是很有成效的。

今年以来,其实在全国范围,包括云南、浙江等地相继发现了消失近百年的珍稀物种,都在说明全国性的生态保护,卓有成效。
就像很多网友说的那样,只要人类克制贪恋,少吃野生动物,那么生态链自然可以得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也会越来越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