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
在日常工作中,实验室会产生大量的测量数据,若只依靠人工或者简单的办公 OA 软件完成数据填写、审批、统计和报表编制等工作,因其信息化程度低、时效和可扩展性差,容易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难以满足新形势下高效率检测工作的要求。
选择LIMS系统是为了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让工作更加顺利地进行。各行业的实验室检测流程不同,如何选择合适的LIMS系统呢?如何实施LIMS才能更好地提高实验室效率以及实验室管理水平呢?
一、什么是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将实验室的分析仪器通过计算机网络连起来, 将现代管理思想与网络技术、数据存储技术、快速数据处理技术、自动化仪器分析技术有机结合,实现以实验室为核心的整体环境的全方位管理。LIMS集样品管理、资源管理、事务管理、网络管理、数据管理、报表管理等诸多模块为一体, 组成一套完整的实验室综合管理和产品质量监控体系,既能满足外部的日常管理要求,又保证实验室分析数据的严格管理和控制 。
很多实验室,还未采用各种现代化管理手段,作为实验室主管,会经常遇到以下问题:
1、无法快速、全面、准确地掌控合同状况、试验进度、人员管理等实验室信息
2、人员和任务分配过程较复杂
3、检验任务书、试验报告、原始记录等信息需要重复录入,而且查询、生成不方便;
4、实验仪器设备的查询、维修、校准、各种标准文本的发放、查询等管理手续繁琐;
5、从检验任务书的传递、检验,以及检验报告等都由人工处理,虽然各部门都配备了电脑,但是大多数部门的计算机都是独立使用,没有很好地实现资源共享。
这种不适应当前检验工作需要的现状,说明了引入实验室信息管理平台的必要性。
二、LIMS系统能带来哪些变化和提升?
人员管理:人员需经考核授权后,方可开展检测项目和使用相关仪器,所有培训、人员档案等在LIMS中相互关联,并通过角色、岗位等定义,避免了没有资质或未经授权的人员接收样品并开展检测工作。
设备管理:仪器设备、标准物质的状态直接和检测流程相关联,任何超标、检定过期、不合格的设备,均无法参与到检测流程中。
库存管理:对留样、余样存样位置和条件进行动态监控和到期销毁提醒,避免样品保存环境的失控,样品保存状态清晰和管理方便;对试剂进行过期或库存不足的提醒,确保检测过程中及时有效的使用试剂。
方法管理:将检验方法整理成检验方法库,并创建完整的原始记录以及通用的计算公式,根据公式直接判定结果,可以实现仪器的自动采集,避免重复录入信息。
三、使用LIMS系统后有什么不一样?
1、检测业务流程化
LIMS系统实施以后,通过各种计算机及相关技术手段,实现了样品登样、分析结果录入、分析结果审核、自动判定、分析报告生成等功能,使检验业务的流程由人为控制转化为了计算机控制。
2、检验数据电子化
检验数据及人员操作信息数据保存在数据库中,实现数据的存储、查询、发布等功能,满足了实验室数据可追溯性要求,也达到了为相关系统提供数据的要求。
3、管理流程规范化
LIMS系统严格遵循质量体系认证设计的管理流程,将实验室中不易管理的人、物、料、库等因素有效的进行了流程化控制,互相之间建立了必要的连接,不再产生信息孤岛。
4、分析过程自动化
自动生成分析检验单、质量合格证以及分析报告单,实现频率固定的样品自动登录系统,自动分配到岗位,减少人员的工作量和人为错误。
5、质量信息及时化
通过网络化数据查询的方式,使生产人员能够及时获得他们关心的质量数据,并通过系统接口的实现,满足相关系统的数据共享需求。
LIMS实施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实验室用户业务掌握以后,致力提高服务实验室内部和外部客户关系的服务能力。针对不断发展的实验室,产生新的信息化管理需求的实验室,LIMS具备灵活扩展能力。
金现代LIMS是实验室的一个科学化、智能化应用软件,对产品的更新与升级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针对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和LIMS跨行业特点,具有良好的技术背景和开发团队,有助于为产品的高水准奠定基础。在LIMS解决方案中,也包含着相关功能, 如质量追溯和质控管理等,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LIMS)为提高实验室工作质量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