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虚拟世界互联网的过去与未来

2022-07-17 14:29 作者:CC_Xiyxiy  | 我要投稿

【叠甲】:本文只针对个人看法分享,如有不同意见均可评论或另发专栏讨论(允许发相关链接在评论区),up主不会删评的喔。且只为观察的简单讨论,不属于研讨,大家看个乐呵就行,不要拿出去对线哈。

一个虚拟平台?互联网的世界,是一个全新的、全人类的虚拟世界。无数新的开始从这里出发。每一代互联网人之间的沟壑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流中不断扩大,以至于出现三年一大沟,一年一小沟的现象,在现在,得益于科技发展与产业迭代加快,这些差距也会不断扩大。而互联网的发声主体,过去是90-95后,而现在,主流声音足以95-00后为主。


  • 90后以前,对于那些人而言,互联网与他们生活的信息差其实分得很清楚,因为他们——不过是网络的移民。但在社会层面上,他们又是社会骨干力量,因而使得话语权与当今网络群体多数派分离。比如:年轻人有自己的诉求,但现实不这么想。

  • 90后,作为接触早期网络媒介的他们,这代人对于虚拟世界,有更高的接纳程度。但早期接触的媒介并不发达,因而对于网络,他们更多以工具看待。这也使得在彻底融入网络世界上,90后相比00后接纳度更低。

  • 00后,作为千禧年以来的一代人,00后在中国00年之后的国家发展背景下,00后各方面对网络的涉足比90后更深入。相当于半个互联网原住民。但这代人也接触到了不属于西方的中国网络环境。因为03年中国有墙了。(不过多数90后在与西方网络接触上也并不多,毕竟时代局限)

  • 10后,全新一代网络原著民。目前来说,10后对于互联网的态度是以“平常生活”为主,也把它当作生活的一部分。从他们对网络的接触态度就能看出。90后一开始属于主动接触,后来属于被迫接触。00后是间接影响接触,10后则是与生俱来。因此,当前,互联网发展和环境是参差不齐的。以95-00后为主要发声的群体,在网络上颇显不成熟、不理解与片面性。当然,这也与网络环境有关,但同时,这批人也在造就网络环境。

现在网绍处于使用人群交接过程,各种圈子都会有争议出现。

往前看,上代人以使用工具的态度进入互联网,用对待陌生人的方式与和熟人相处的方式交友。

陌生人:每个网民原本都不相识,但一经接触、交流上的高效性却带来了熟人的错觉,再加上人对朦胧的对象总有好的遐想,因而加深了友好性。

往后看,未来的网络规章制度更完善,网民对网络则是以生活部分态度看待,情况比现在更好。但同时网络也具有包容性,现在的喷子,乐子人,魔怔人,路人、在以后也仍会存在,而且还有多变性。例子:路人甲以后可能是以喷子甲为形态在新网络上四处出击。

可以说未来网络大环境趋好,但现在激胜的言论在未来则会退回各自小圈子中。但网络未来还有另一种可能——不断恶化。因为网络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上的不如意则会被带入网络,因为人们娱乐环境不断缩减(因为疫情),娱乐项目增加了但都在网络上。 所以每天少有的,只属于自己的上网冲浪时间,人们会把压力剧增的生活压力泄在互联网上。

一种以娱乐为主,另一种以抨击为主。当下,短视频多满足前一种,而评论区则满足另一种。可以说,真正的PVP不在游戏内,而在各类评论与私信留言中。这类 PVP 无时效影响,伤害高,骚扰性强。甚至以开盒为手段。这对网络安金是种威胁,也诞生了信息售卖这一灰色产业。这也使很多受到网暴的人对生活失去自信,遭到名为网络生活的反噬。

在互联网上,世界是平的。每个人都能体现独特的个性。《独立宣言》在这里可以拿来很好的解释网络的现状。但同时,人们却会受到名类舆论的"带节奏"。

网民在这种事上具有几个特性:

  1. 永远热润盈眶

  2. 永远义愤填膺

  3. 永远不长记性

  4. 永远被当枪使

所以在互联网上只要参与了讨论,凡是带有观点的言论,都有可能是抨击对象。

而在未来,虚拟现实是人们必须面对的新事物,无论是全盘否定还是全盘接纳,都不是万全之策,就像虐拟世界善未完善一样,人们也不能做到完全接受虚拟世界并与他深度融合。不过随着 AR , VR (或潜行式 VR )的技术迭代,虚拟世界会与现实世界深度融合,并在各个领域满足人们需求。即使虚拟世界需要依托现实的基石,但当它成熟发展之后,它对世界的影响,就好比科技革-命对世界的影响一样。我愿称之为”四次工业革-命,“思想意识转变——虚拟现实革-命”。


虚拟世界互联网的过去与未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