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会海湿工作组建言深圳市关于发展未来产业措施建言:新增“可持续性”相关内容
可持续性是“未来产业”的内在要求 | 绿会海洋与湿地工作组建言《深圳市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于2023年7月下旬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深圳市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告,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海洋与湿地工作组(OceanWetlands)积极响应号召,经认真研究、讨论,提出4点建议供参考。以下为【建议1】。


建议一、建议加入“可持续性”相关表述。
【理由】“未来产业”在国际上通常是指那些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的产业领域。其中,可持续性是一个重要的特点,然而在本《深圳市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中缺乏“可持续性”。

【阐释】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是“未来产业”的内在要求,也是未来产业能符合科技创新伦理、具备长期的成长性、促进绿色发展、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愿景保驾护航。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加入“可持续性”符合科技创新的伦理要求,确保环保和生态平衡。长期以来,许多国家都经历了这样的发展阶段:传统产业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包括空气、水、土壤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未来产业的发展应当避免重复这些错误,通过采用清洁能源、低碳技术等手段,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维护生态平衡。未来产业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还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绿色产业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环保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需求,体现企业和组织的道德责任。
二、加入“可持续性”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未来产业应当与气候变化应对、促进碳平等(平等的碳权利和碳责任)紧密相关。传统产业所带来的大量温室气体排放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未来产业需要采用低碳、零排放的技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三、确保资源高效利用。传统产业通常以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为代价,导致资源短缺。未来产业应当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采用循环经济和资源高效利用的模式,减少对有限资源的过度依赖。
四、确保经济可持续性。绿色产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未来产业的发展应当在经济上可持续,能够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发展机会。我们越来越多看到绿色贸易壁垒,“可持续性”与否就已经成为了产业是否能在国际上获得认可和贸易通畅的必须条件。全球各国都在共同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绿色产业的发展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国际社会需要合作推动未来产业的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和发展挑战。因此在关于“未来产业”的顶层设计中,我国首先应该将“可持续性”要作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考虑进去,这也是确保未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整理/Wendy 审核/Samant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