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

2023-03-15 11:20 作者:星辰庭院  | 我要投稿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企业管理者认可,但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很多企业仍然处于刚起步阶段,由于认知的偏差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止步不前的例子不在少数。润商文化在为企业提供文化咨询与定制书创作服务过程中,发现有很多企业在企业文化认知上存在一些普遍的误区,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说明。

误区一:企业文化就只是使命愿景价值观

提起企业文化,大部分人都会想到企业文化这“三件套”,即使命、愿景、价值观,很多企业做文化,也只是围绕这“三件套”来做,但还远远不够。

使命是指企业对自身和社会发展所作出的承诺,说明了公司存在的理由, 回答了企业“为什么存在”,比如华润的使命为“引领商业进步 共创美好生活”。

愿景是企业发展的理想和抱负,说明了企业的远见定位和价值追求,回答了企业“想要成为什么”的问题,比如阿里的愿景是“成为⼀家持续发展102年的公司”。

价值观界定了企业的高度,也回答了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中获胜以及在内部如何获得更高效率,比如联想的价值观:“服务客户、精准求实、诚信共享、创业创新”。

使命愿景价值观等虽然解决了企业精神层面的统一,但是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所以进行使命愿景价值观的构建只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还涉及到制度层、行为层、物质层等方面的文化建设。

误区二:企业文化建设过于注重形式化

很多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等同于空洞的口号,从走廊、办公室墙上到员工的桌面,随处可见形形色色、激励人心的标语与装饰,但是具体涉及到企业的精神内核却略显空白,缺乏企业特色,甚至有些企业的决策者都不能说清楚企业的使命、价值观代表什么意思,自然也无法让员感受到认同感,也并不能增加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把从理念、精神到企业行为与员工行为的企业文化系统建设工程,变成了简单、花哨、空洞的口号与装饰行为,这也是当今很多企业文化建设失败的原因。虽然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外显的重要方式,但缺乏内涵的文化建设方式并不能完全体现企业文化的真正价值,只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冰山一角。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注意不要舍本求末,要全面、扎实地研究企业发展历程,公司发展现状,文化形成原因,让企业文化在矛盾中前进,碰撞中提高,让公司的一些行为成长为行为文化,让公司一些个人的思想逐渐沉淀为公司的文化导向,这样的下沉式文化落地建设才能真正达到效果。

误区三: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一蹴而就

从企业文化的内涵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方方面面。企业文化是在企业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累积而成,与企业自身的规模、发展历程及变革转型息息相关,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也不是短暂就能完成的,既无法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

想要让企业文化真正融入到员工的思想里、落实在员工的行为上,需要长期且多层次、多形式地进行文化宣贯与沟通,润物细无声。另外,让企业上下全员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高情感的共同经历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能使企业文化得到员工的认可。

误区四: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思维

企业需要精神领袖,也需要这种英雄式的人物,尤其是企业在初创阶段,企业老板的思想甚至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形成,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将企业文化简单的等同于老板文化,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企业文化管理会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独特的管理形式,随着企业的壮大和新成员的不断加入,企业员工与老板的情感重合度也会降低,文化也会奄奄一息,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也需要根据企业员工的需求而不断创新、调整。无新意、不务实的企业文化,无法凝聚员工,文化建设也终将成为一潭寡淡的死水,失去企业文化应有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法宝,也是企业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隐形的生产力。如今,企业竞争实质上已经成为了企业文化的竞争,是企业强化管理、塑造形象的有效手段,通过企业文化的凝聚、导向、激励作用,才能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和保证,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