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考研考生必看 | 武汉理工大学MPAcc会计专硕上岸经验分享
一、自我介绍
各位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霜降学姐,本科毕业于湖北经济学院,专业是会计(注册会计方向),目前已经被武汉理工大学录取,专业会计硕士,希望我的备考经验能够帮助到大家。个人情况:初试成绩是258分,复试成绩213.8分,2023年武汉理工大学MPAcc一共有75名同学进入复试,初试成绩是18名,在充分的复试准备下,最终一战顺利上岸武汉理工大学。

二、初试备考经验
(一)数学
关于数学,出题方式呈现出灵活、综合、多变的趋势。在备考期间,建议大家首先要夯实基础,在此基础上要提高技巧性的训练频率,归纳题型,进行举一反三。培养数学思维,这样能够提高做题速度和准确率,在考场上能在规定时间内答完考卷。我的数学备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月-6月)扫盲阶段
学习任务:
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学习,由于管综数学大部分是高中知识,所以基本上过一遍就能唤醒曾经的回忆。但一定要稳扎稳打,着重学习自己的知识盲区,熟悉的知识点也要理清基本原理和解题思路。所以在夯实基础阶段一定要集中精神系统学习,对于整本书的要点要有初步的认识。
学习方式:听课+笔记+总结+习题+总结
通过网课听课,把考试要点难点重点标记。
每次网课结束后,主动把课后习题、章节习题独立完成。
善用电子教材,标记错题,进行二次整理。
定期复盘错题本,务必动笔重算,不会的叠加标记,贯彻举一反三。
推荐用书:《数学分册》机工版、《数学高分指南》机工版
2、第二阶段(7月-9月)强化突破阶段
学习任务:
有效率的大量刷题查错、着重突破、联系各章知识点形成网络。对所有学过的知识进行联系、侧重地将难点重点逐个击破。通过不断的刷题形成快速思维能力,再将这些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拓宽思路,强化各知识点的本质,以应对考场上的非常规题。
学习方式:
按计划刷题,并每天复盘前一天错题
在题海中联想之前做过的题,将章节串起来。例如:通过排列组合联系到部分等差数列难题等
把经典、新颖、技巧题一并写至错题本,并不定期重做(动笔写,不要只看)
推荐用书:韩超72技、王杰通数学题源
3、第三阶段(10月-12月)模拟冲刺阶段-用真题
学习任务:
在经过两个月的题海战术及不断地总结后,进行真题套卷模拟。不可过早开始,真题有限,基础和强化未过关直接开始是在浪费真题。注意全真模拟:心态模拟,时间模拟。对完答案后认真复盘,比对参考答案思路,整理思路和题型。
学习方式:
(1)两天一套
(建议:刷题不是看数量,重点是刷题时的状态及错题分析,举一反三)
(2)反复重刷错题本,比对思路
推荐用书:真题套卷,模拟考试卷
数学备考建议:
(1)近年来数学题目灵活度不断加大。因此要掌握知识点的实质,打牢基础。
(2)对于记性好不易忘题的同学,真题复盘时间不必太紧凑,也不需太在意正确率。
(3)时间把控很重要,数学、逻辑、写作的答题时间相互影响,在平常训练就不能养成“考试我会注意的”习惯。
(4)把握做题节奏,不可死磕难题。先易后难,时间有剩余的情况下再回头突破。
(5)要有良好的心态,考场上遇事要稳住。
(二)逻辑
把逻辑分成四个阶段进行讲述:
1、第一阶段(7月)学习知识点阶段
学习任务:
扫盲知识点,摸清考试内容及题型。因为之前一直没系统学过逻辑,所以在这个月主要是把知识点初步认识,然后能够做到形式逻辑有一定的正确率就可以。
学习形式:
听课+笔记+总结,在每节结束后,自己构建思维导图。主要是对基本的逻辑知识点有所了解。
这一阶段主要是形式逻辑的把握。通过刷题及总结,清楚形式逻辑的考试形式,做到形式逻辑在这一阶段不会错。(同时综合推理+论证逻辑基础也要了解清楚),誊写形式逻辑错题。由于逻辑题目比较长,建议做成Word版,在摘取的时候主要是对自己知识点没有掌握的题目进行誊写,那些由于粗心的题目可以适当在做标记,定期看错题,此阶段对综合推理及论证逻辑有简单认知即可。
推荐用书:形式逻辑和综合推理部分推荐老吕的逻辑要点精编,论证逻辑部分推荐赵鑫全的逻辑经典
2、第二阶段(8月-10月)综合推理+论证逻辑突破阶段
综合推理突破:这一阶段是逻辑实现质的突破的阶段,所以一定要抓住暑假黄金学习时间,因为错过了这两个月,差不多逻辑分数就定型了。
学习任务:掌握综合推理方法,做到正确率极少,并了解论证逻辑。
学习方式:
听课+笔记,把综合推理不同的题型适用的方法记住并熟练用于题目中,可以对于例题不断反复刷,并且定期看笔记,把方法熟练于心。
刷题,通过刷不同类型的题目掌握。建议:我认为综合推理运用题海战术很有必要,综合推理要用不同题目丰富自己的思维,仅仅刷例题达不到效果;但是不能光刷题目,还应思考不同题目内在的规律及答案技巧。
综合推理旨在锻炼人的思维能力,但是就笔试而言,只要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正确答案即可。这种快速思维的能力必须在平常锻炼出来。在做完题目之后再思考整个过程,再分析如何一步步达到答案,但是刷题时一定要以快为准。
推荐用书:赵鑫全的逻辑1000题
3、第三阶段(11月上旬)论证逻辑突破阶段
(1)听课+总结(建议:李焕的课)
(2)错题总结:建议粘贴错题,定期看错题,反复研究老师讲课要点。
(3)通过刷题练习形成网络框架。
(4)推荐用书:赵鑫全逻辑1000题,老吕的也可以做一些。
4、第四阶段(11月中下旬-12月)真题反复剖析阶段
学习任务:
反复剖析真题。逻辑真题非常有价值,建议各位考研党反复剖析,不仅要知道支持、削弱等几大题型分布及分值、更要看透内部考点,技巧点。建议3遍以上。
第一遍:模拟考场自行计时。
第二遍:查错误,先自己看错题是不是由于粗心,知识点没有记牢,通过听课巩固记忆,加深对考点的理解。
第三遍:建议隔段时间再刷,错题叠加标记再去思考,这类题通常要重点看。第四遍:再隔段时间再刷,这个时候时间把控在很短时间内,通过不同的方式去答题。同时逻辑的强化也应要多刷题,在不同题目中找到题目涉及思路及正确答案的技巧。
推荐用书:鑫全讲真题。
(三)写作
写作经验之前要说的话:
写作学习是细水长流,后期形成每日写作的习惯。
书写很重要,上下分数浮动5-6分。
结构学习比内容摘抄学习更重要。
光说不做假把式,一定要勤写多练。并且保证真题练习3遍以上。
真题训练至关重要,写作前期基础+后期强化都不建议刷模拟题。
推荐课程:张乃心入门基础课、王诚真题课
1、论效部分
(1)前期准备(8-9月):看写作入门的课程,把题目,开头,结尾和框架,着重学习每种漏洞类型写作方式
(2)电脑行文(10-11月上旬):真题练习,把自己学过的话术搭积木一样形成整篇文章,并反复重写与修改
(3)答题卡行文(11月-考前):掐表在答题卡上写真题
总结概括论效学习就是:第一遍(基础)+第二遍(行文+修改)+第三遍(修改润色)+第四遍(再次修改)直到自己口述(换各种方式快速、流畅、简洁地说出来)
2、论说部分
推荐课程:张乃心、王诚的课
(1)前期准备:(8月)看基础视频课,掌握论说文和论效文的考法、结构。
(2)强化准备:(9-11月上旬)不断更改自己的论文。计时完成,完整度大于精细度。写完之后先自己改,同时对照一稿进行反思,是否有进步,形成快速行文思路,做到列完提纲就能写出一篇结构比较完美的文章。
(3)真题再研读:(11-12月)论效+论说一起限时完成,争取做到论效20分钟-25分钟完成,论说文30-35分钟完成,或者总体完成时间设置在53-55分钟。写完后看优秀范文主要是领会其结构,适当学习其文字内容。反复看自己的一稿二稿三稿内容,不断反思自己的优缺点,查漏补缺。
备考建议:
(1)论说文审题课要反复听,并且揣摩题目中心思想。偏题作文哪怕文笔再好必是低分。
(2)写作是厚积薄发,在平常通过反复的训练形成相应的思维。(例如:自己在路上所见所闻是否有相关可以进行剖析的,找准角度并在大脑形成提纲,然后适当行文。)
(3)论效贵在熟能生巧,除了多练习之外,还要记得有些漏洞并不是非得按照模板那样写,而是要自己有批判思维,能用适当准确的语言对其过程进行剖析,所以一定要多总结,按照自己的习惯进行总结独有的模板。
(四)英语二
英语的核心是记单词。
阅读、写作、新题型、完形填空、汉译英等都是需要听老师讲课学习一些技巧的,不要只自己埋头苦学,收效不大。
1、记单词相关经验
(1)用书:推荐不背单词APP和红宝书
(2)单词需要每天背,记牢的本质是重复
(3)背诵方式: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来,词义需要快速反应(叠加标记)
(4)背诵时间:按自己的学习计划来。
(5)背诵技巧:通过联想画面、谐音记忆、变形记忆、词根记忆等方式
(6)记忆模式:前天复盘+当天记忆 定期往回记(主要记叠加标记的)
2、阅读理解
推荐用书:张剑黄皮书
推荐唐迟老师的相关课程
建议:
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前期选择英一翻译,基础一般的同学此阶段可以对英二进行分析,这一阶段不用严格计时答题,把不会的单词标记好,第二天和单词本的单词一起记忆。
这个阶段主要是对长难句进行一一剖析,把语法结构重学一遍。
错误率不重要,因为英一确实比英二难。但是一定不能因为英语一难就对放过单词记忆。(大纲单词都差不多,而且近几年英二的单词也有蛮多超纲。
3、真题一刷(7月-9月)
(1)把英语二历年真题统统刷一遍。这一遍在于精细,要把文章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得摸清楚。建议先自己完成题目,针对错题找到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并且归类,哪些是自己的弱点(例如主旨题、细节题)
(2)把不会的单词标记好,一定要及时巩固记忆。(建议第二天放到单词背诵任务当中)
(3)把真题出现的佳句、长难句多读多背,形成一定的语法基础记忆。
(4)通过翻看文章的语气词、中心词、以及情感词进行总结。
4、真题二刷(10月-11月)
(1) 由于此时已经对考题有了基本记忆,建议隔段时间进行二刷。(eg.一刷最先开始的2010年,那么二刷第一篇仍是2010年的)
(2) 先完成题目。
(3) 对于错误题重点关注,说明这块题目自己理解不够。
(4) 自己先对文章的理解进行梳理、对于解体过程进行复盘,再对照答案解析进行比对,落实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无误。
(5) 总结题目设计思路、比方说面对一些题目有解题技巧
(6) 对不会的单词或者已经忘记的单词再次背诵记忆,并且二刷要保证自己能够口译文章每句话的意思。
5、真题三刷(12月)
全真模拟,形成自己的做题节奏,保持手感。
备考建议:
(1)只需要做真题,反复做。
(2)不建议全盘听网课,比较费时另外即使听课也要有目的听,学方法比学内容更重要。
(3)单词绝对是关键,不明白单词意思即使拥有再多的技巧也是白搭。
(4)把阅读理解思想贯穿到完型填空当中,很有帮助。
(5)作文一定要积累素材。
三、复试备考经验
Ⅰ、复试时间线
初试成绩公布:2月23日
复试分数线公布:3月20日
进行线下复试:3月25日
录取名单公布:4月4日
Ⅱ、复试内容
(一)复试科目
专业课满分为100分,各部分考核比例分别为为财务会计(40%)、财务管理(30%)、成本与管理会计(20%)、审计学原理(10%)。英语面试(大部分日常英语)、思想政治理论开卷(主要是时政热点)
(二)综合成绩比例构成
(1)综合成绩构成与比例综合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综合成绩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初试成绩、复试综合成绩按照70%、30%加权平均。综合成绩=(初试成绩/3)*70%+复试综合成绩*30%
(2)复试综合成绩构成与比例复试综合成绩由思想政治理论考试、专业综合课程考试成绩、外语面试成绩、综合面试成绩等四个部分组成。复试成绩=(政治*30%+专业课*70%)*50%+面试成绩*50%,满分 为 100 分,复试成绩低于 60 分为不合格,不予录取。
(三)综合成绩构成
笔试:专业课、政治
面试:专业课、综合素质、外语
(四)复试比例
1、专业课(满分100分)
线下问答+笔试
主要考核内容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
2、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0分)
线下笔试+面试考察
3、综合素质考核
线上个人面试,内容包括品德修养,专业知识以及英语口语
(五)复试流程

1、笔试流程

2、笔试注意事项
(1)重难点:专业课,时间短题量多
(2)对于知识的熟练度和准确度要求高
(3)专业课可能出现不及格情况
四、学姐寄语
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些,成为一个更美好的人。祝顺利,一战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