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

2023-08-16 06:00 作者:星火零字班  | 我要投稿

苏格拉底是希腊哲学三巅峰的第一人,另两个人分别是的他的徒弟和徒孙。他出生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出身贫寒,父亲是雕刻师,母亲为助产士,苏格拉底曾说要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最重要的事业——讨论哲学。他本人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其思想主要是他的学生们记录的。在色诺芬的记载中,苏格拉底开办了一个哲学学校并依靠学生捐赠的学费维持生计,而柏拉图的《会饮篇》则记载苏格拉底明确拒绝接受教学的学费,主要依靠克力同等朋友的施与。

苏格拉底雕像

苏格拉底感兴趣的主要不是自然哲学,而是认识论——借助对话澄清概念(下定义)——和伦理-政治问题。在伦理-政治问题上,苏格拉底把驳斥智者派的怀疑论作为自己的任务:他承认有普遍的善和正当的价值规范存在。我们也许可以把苏格拉底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概括为:美德和知识的统一。一个确切知道什么是善的人也会去行善。同时他也就获得了幸福。

从苏格拉底开始,对精神与灵魂的追问成为了哲学最在意的问题。柏拉图在《申辩篇》中勾勒出了苏格拉底这的清晰画像:他自信、清高、对世俗的成功毫无兴趣,并相信有一个神圣的声音在引导自己,苏格拉底在柏拉图笔下就像一个殉道者,或者一位清教徒。他在被执行死刑前夕想象了死后会发生什么,因此他是一个坚定相信灵魂不朽的人。他也毫不怀疑,自己来世的生活是幸福的。在《斐多篇》中,苏格拉底给出了相信灵魂不朽的理由,但历史上真实的苏格拉底是否真是受这些理由影响,我们无法给出定论。

斯坦福哲学院的苏格拉底素描

苏格拉底一直坚称自己一无所知。另一方面,他也认为追寻知识无比重要。苏格拉底喜欢扮演的角色是通过提问引导对话者接近真理,因此他也将自己比作一个助产士。尽管在柏拉图笔下,很多和苏格拉底对话的人最终走向了思维混乱,最终在怀疑人生中没能得出任何结论。例如“什么是正义”这个问题,就逼疯了一大票参与者。

苏格拉底成为对西方精神产生最重大影响和鼓舞的人物之一。他的道德力量、正义、简朴的生活、机智、直言不讳和幽默都使他与众不同。讽刺的是,尽管有这些品质,雅典公民仍对他在街上和集市上的提问感到不悦。与智者派一样,苏格拉底也被指控腐蚀青年和危害社会,最后还被判服毒自杀,就像一个不遗余力的科普号因为被审核判成营销号而被最终封号。

苏格拉底之死-雅克·大卫绘制

苏格拉底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欧洲文化史上,他曾一度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哲学史家往往把他作为古希腊哲学发展史的分水岭,将他之前的哲学称为前苏格拉底哲学。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