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蓝色鱼仓:银鲈养殖技术流程,从放苗到养成的细节

2023-05-30 14:13 作者:澳洲银鲈生产基地  | 我要投稿

  澳洲银鲈作为水产养殖行业中新兴起的昂贵品种,好吃、好养、养殖周期短、效益高等优势,在市场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养殖范围也在不断增加,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银鲈的养殖技术流程,以及从放苗到养成的细节。

  一、银鲈的特点

  银鲈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一般都是喜欢在水体中、下层活动,而生存水温在2-37摄氏度,澳洲银鲈属于杂食性。

  二、澳洲银鲈的养殖条件

  这个比较简单,只要水资源充足并且水质良好,无污染即可。在池塘养可以好,有能力工厂化养殖更好。

  三、鱼苗的放养

  鱼苗要求健康、规格整齐,尤其鱼苗经过长途运输之后,放养时要泼洒抗应激产品福肽,放养2天之后泼洒聚维酮碘,全池泼洒消毒1-2次,提高鱼苗放养成活率。

  四、饲料投喂

  放养鱼种乎均体长5.8厘米,体重2.5克。放养前,鱼种用1%食盐水溶液浸浴1小时。开始饲养时,鱼种以池中的浮游动物为食,可适量少投人工配合饲料,2~3周后正式投喂人工饲料,每日2次。头2个月投饵量分别为鱼体重的1%和2%,以后为3%。饵料粒径:体重2.5~20克的鱼用1~3毫米,20~100克的鱼用2~5毫米,100~160克的鱼用3毫米×12毫米,大于160克的鱼用5毫米×12毫米,每周投喂6天。养殖期间,水温在30℃左右,溶氧4毫克/升,总氨氮浓度在1~2毫克/升。经过6个月饲养,澳洲银鲈平均长23.8厘米,平均体重202克,最大个体370克,成活率73.5%,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143.6千克,饲料系数0.7。

  五、生长周期

  银鲈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为广温、广盐性鱼类,可在淡水池塘、湖泊、水库、河流及盐度10以内的咸水中生活。人工养殖放养体重10克左右的鱼种,经6~8个月饲养,一般尾重可达1斤以上。

  六、日常管理

  放养前,池塘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彻底清除杂鱼,杀灭病原体。

  鱼苗下塘后,每隔10天左右加注1次新水,每次注水深10厘米~15厘米,进入高温季节池水加深到最高水位,并每周换水一、二次,每次换池水20厘米~30厘米深,保持清新水质。

  同时,做好早晚巡塘,观察银鲈摄食、活动、生长及水质变化等情况。

  七、疾病预防

  春、夏两季是寄生虫类盛行季节,尤以锚头鳋较为常见;建议使用中药防治病害,效果好、无残留,绿色又健康!

  八、成鱼捕捞

  在成鱼出售前的4~6周内,加强注水消除鱼体内的土腥味,保持良好的质量上市。


蓝色鱼仓:银鲈养殖技术流程,从放苗到养成的细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