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调查发现47%的皮肤美白产品汞超标,最高超标6.5万倍
截止到2020年,全球的美白市场约为80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达到118美元,其中美白面霜占据主导市场。在这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行业中,也存在一些行业乱象。
近日,零汞工作组(ZMWG)发表了一项研究,他们从17 个国家的40多个电子商务网站购买并测试了 271 种美白产品,发现其中16个国家的129种产品汞含量超标,这些产品在 eBay、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等在线平台销售。
零汞工作组(ZMWG)是由欧洲·环境协会和汞政策项目于2005年成立的一个国际联盟,由来自55个国家的110 多个关注公共环境和健康利益的非政府组织组成。因此这项测试的真实性可以说是很高了。
众所周知,汞作为一种重金属,具有很强的毒性,大多数国家对化妆品中使用汞的含量做出了限制。2013 年,《关于汞的水俣公约》限定化妆品(眼部化妆品除外)中汞的国际限值为1mg/kg或1ppm,该限值于 2021 年生效。全球条约也禁止制造、进口和出口汞含量超过 1 ppm 的化妆品。
但ZMWG发现测试的皮肤美白产品中有 47% (129/271)的汞含量超过了允许的水平,其中许多产品的汞含量超过 10,000 ppm,最高的有 65,000 ppm,是安全标准的几万倍。
为啥皮肤美白产品中汞含量如此之高?这是因为汞能阻止皮肤中黑色素的产生,不仅可以让皮肤变白,还能用来去除斑点、雀斑、瑕疵和皱纹。
含大量汞的化妆品涂抹在皮肤上后,会通过皮肤的吸收,轻则引起皮疹和过敏,严重的会导致肾脏损伤和神经紊乱。
大多数汞超标的化妆品不是由美国或欧洲的大品牌生产的,而是在巴基斯坦、墨西哥、中国和泰国的品牌中发现的,其中一些品牌在当地很受欢迎,中国的jiaoli旗下的面霜上了“黑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零汞工作组(ZMWG)第一次的调查了,之前已经调查过两轮,但那些电商平台仅仅只是在舆论风口时下架了产品,等风声过去了依然上架这些有毒有害的化妆品,这次的测试依然发现许多之前的公司仍在销售汞超标的产品。
不法商家除了在美白产品中添加汞以外,他们有些还添加类固醇、对苯二酚等有害成分,长期使用类固醇会引起皮疹、脓包等问题,而对苯二酚危害更大,FDA把它认定为潜在的致癌物质,可能会引起皮炎、神经问题。
时光派在之前提到美白抗衰的方法时,提到过祛斑和美白护肤品,当时就表示不推荐大家使用,因为这些产品不仅效果有限,还有很大概率含有铅、汞、砷、镉等重金属。我们还举了例子,具体可见下图。美白行业的确是需要好好地整治一下了。
关注我,带你避开各种智商税产品,走出认知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