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中二氧化硫为何很普遍?

中药具有标本兼治、副作用小等特点深受国内外患者的青睐,而中药中农残、重金属和硫磺污染阻碍了我国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目前中药材和食品炮制和加工过程中硫磺过度使用的情况严重,给药材质量、自然环境、人们身体健康等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中国药典》2005年版第一增补本增加了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第二增补本在山药、天冬、天花粉、天麻、牛膝、白及、白术、白芍、党参的检查项目中规定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过400mg/kg。本研究重点概述了SO2残留量快速测定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向,简要对硫熏中药现象普遍存在原因及其带来的危害进行综述。
二氧化硫在中药材领域普遍使用原因
硫磺经燃烧产生二氧化硫与植物表面的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软化植物组织,增加细胞膜透水性,水分蒸发时间短,产生脱水作用,加速中药材干燥。亚硫酸属于还原性物质,有漂白、脱色、抗氧化、防腐和杀菌作用,能够抑制细菌繁殖,便于药材的储存,多年来成为一些含淀粉多、不易干燥或易腐败变质、发生褐变的中药材的唯一加工方法;一些地区在收获季节遇到阴雨天气导致药材大量腐烂,收得率低,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大大削弱药农种植积极性。因此在无其他好的替代方法的情况下,硫熏理所当然的成为当地重要的炮制和储存方法[1]。张献菊等[2-3]将浙贝母的硫熏方法与传统炮制方法进行比较,认为硫熏法应与产地加工方法并存。采用几种产地加工技术炮制款冬花,经比较后发现,经硫熏后的鲜冬花无腐烂和霉变现象,成品优质率达到100%,而传统加工方法仅达到20%。这说明硫熏法在中药材加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一定的必要性,因此解决中药材含硫量超标问题国家相关部门不应采取“一刀切”的处理办法。
但是一些商家受到利益的驱使,利用硫熏方法漂白药材以达到增加色泽美感的目的,如天麻、白芷、金银花、菊花、党参、银耳、山药等。天麻经硫熏后外观光滑细致,鸡屎味大大减弱[4]。枸杞经硫熏后,味道变酸,黏度变小,色泽鲜红,大大减少了发霉和“黑碳”现象[5]。硫熏贝母表面光滑,洁白,使样品外观更加鲜艳。还有一些不良商家在硫熏过程中加入水分给干燥药材增重已获得黑色利益,硫磺打湿熏蒸当归最高可使水分增加70%,党参打湿后熏可使含水量高达20%~30%而不发霉。基于以上硫熏的多种作用,硫磺熏蒸炮制技术被广泛的用于食品和药品领域。
二氧化硫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
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2331第三法 中药材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