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压华为给美国送“投名状”,德国再也“站不起来”

文/刺客
俄外长拉夫罗夫曾告诫欧洲国家,参与美国的对俄制裁,等于是在给欧洲的大腿开枪。近期,美英积极鼓动欧洲对华经济脱欧,有媒体警告欧洲,美英此举就是 “在向欧洲的另一条大腿开枪”。如果欧洲听信美英的蛊惑,今后“恐将无法再站起来”。
对于媒体苦口婆心的提醒,德国似乎置若罔闻,继续在朝着美英挖的坑跳下去。在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美国之后,柏林当局对中国华为科技产品下手。据环球网报道,德媒声称,德国政府考虑禁止中国科技企业参与该国关键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欧洲相关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华为在德国的5G网络设备中占了约60%的份额,为该国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显然,如果德媒的报道属实,并非华为产品给德国带来什么“安全隐患”,而是西方反华势力以莫须有的罪名对中企抹黑的结果。为此,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指出:长期以来,华为依法合规经营,其技术完全符合欧洲安全标准。中方对此表示十分不解和强烈不满。
德国可以说是华为的老客户,该国通讯运营商长期使用华为设备,但从未说对其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现在传出德国政府将禁用华为产品,姑且不论情况是否属实,但应该与不久前朔尔茨访美有关。朔尔茨与拜登举行会晤,其中的一个主要议题就与“应对中国”有关。
德国经济与中国市场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是中国去年重启经济开放按键之后,不但是德国企业最理想的投资目的地之一,同时也是该国摆脱当前经济困境的难得机会。德国如果这时候真的出手打压华为,势必会给中德经贸合作关系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不过,受美国因素的影响,在德国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在朔尔茨访美期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就出现这样的一个画面:拜登高高在上,牵着仰脸望着他的朔尔茨,就像父亲牵着儿子逛街一样。美媒刊登这样的画面,无非就是试图告诉全世界,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就是美国的“儿子”。所以说,朔尔茨访美回国后,立马就传出要对华为下手的消息,也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他似乎需要向拜登送上投名状。
德国长期遭到美国霸凌政策的伤害,但其对美国的“忠诚”似乎并未因此发生改变。尤其是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德国清楚这场战争就是美国给自己挖的坑,更清楚会给德国的经济和工业生产带来一场浩劫,但朔尔茨在犹豫了一阵子之后,最终还是“义无反顾”地充当美国反俄急先锋。
德国坚持与俄罗斯能源脱钩,对该国经济、工业生产和民生所遭受的打击有多严重,从近期德国民众频繁发起的反战示威活动可以感受到。朔尔茨政府在与俄罗斯翻脸之后,如果为讨好美国而与中国翻脸,给中德经贸合作关系造成破坏,可能会加剧各界对当局的不满情绪。这对于支持率本来就低迷的朔尔茨政府而言,并不是件好事。
德国作为欧洲第一经济大国,但由于在军事战略上严重依赖美国的“安全承诺”,外交政策不得不长期被美国牵着鼻子走。由此而产生的后果,就是德国正在逐渐失去一个主权国家应有的独立自主性,什么事情都要仰人鼻息,即便明知这样做会给自己的经济和工业生产带来巨大伤害,也在所不惜。
德国前国防部长沙尔平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朔尔茨明确表示不会与中国经济脱钩,代表了德国主流意见”。不过,由于德国对美国的安全承诺过于痴迷,对华关系的决策很容易受美国政治因素影响而被带跑偏。从此次朔尔茨访美之后,德媒就传出禁用华为设备的情况看,朔尔茨在对华政策方面的某些表述,并不可靠。
所以说,如果德国政府真的禁用华为设备,也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毕竟,这个国家已经沦为美国的战略棋子,主子要它做得事情,即便会对其自身利益造成伤害,它也没有底气对美国说“不”。只不过,德国充当美国反俄马前卒,已经被打瘸了一条腿,如果再充当美国反华马前卒,就等同于是在朝自己的另一条大腿开枪,德国永远都站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