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作答公务员申论考试情况辨析题 出题思路材料难点与答题策略

2019-11-04 10:01 作者:柳夫子讲道理  | 我要投稿

上次我写了 如何作答语句解释分析题 出题思路材料难点与答题策略 这次我来帮你理清楚国考另外一种分析题,情况辨析题。更多内容见 柳夫子讲道理@微信订阅号。

2018年国考地市级

(二)给定资料2中,L村村支书面对村民土地调整的要求,发出感慨:“这样一来,我们的压力很大,看来村里的土地调整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请根据给定资料2,分析他为什么感到压力很大。(10分)

就是典型。你注意,这种题的出题思路要求你

理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简单地说,出题思路就是要求你说明白事情前因后果,特别是你要能够从复杂的资料中理出头绪,把被资料有意识地隐藏打乱的事情理出个头绪。土地调整压力很大答案

和19年国考公务员地市申论 分析题答案 从那个大学生到小吴的称呼变化意味着什么一样,这两道的难点都是资料杂乱,而且是出题人有意识地打乱了资料内在逻辑。那么,你就要

有意识地看懂材料内在线索

18年涉及到政策规定,那么材料中是如何安排政策规定的?政策是如何规定具体情况的?另外,对应的现实需求是什么?

你要能够读懂,或者老师能给你理清,你才能看清楚出题的思路和为你设置的难点。比如资料里的判例说明了什么?农民的生活又说明了什么?另外,

19年地市级分析题

(三)根据“给定资料3”,请分析小吴发生了哪些变化,使得村民们对她的称呼从“那个大学生”变成了“小吴”。(10分)

不再是政策分析,而是事实分析。资料更为复杂具体,全篇都是小吴的日常生活,但是这些日常生活的侧重点非常明确,每一个细节都代表着某种工作作风。

比如讽刺小吴说“大学生下地还得带个提鞋的”,其实是说他工作能力不行,你有没有看懂?另外,与之对应的改变后的情况又是怎么说的?细节是什么?具体讲解,见课程,此处不再赘述。

这类题可以说步步都是坑。因此,

作答关键在于作答清楚前因后果

比如18年的题,政策要求与村民要求之间的关系你要能够建立起来,并且写清楚而这的矛盾所在。

19年的题,你要能够通过情况对比,表现出小吴的前后变化,并进而理清问题。

需要特别提醒你的是,这种题不是简单的是非对错的问题,不是在说谁对谁错,问题存在和对错无关,小吴逐步成长也和对错无关。

其实,看到这里你会更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我说申论是理解能力的考试,而很多同学无法突破的原因其实是因为没有被教会所以看不懂,而不是不努力。

加油。


如何作答公务员申论考试情况辨析题 出题思路材料难点与答题策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