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修改)

2023-10-09 20:43 作者:答案资料  | 我要投稿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

  1、出口导向战略:有时也称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出口替代战略,是指以大量的商品出口为导向,把经济活动的重心从以本国或本地区市场为主转向以国际市场为主,进而带动工业体系的建立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2、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的对称,通常是指那些过去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国家殖民统治和剥削。现已获得政治独立。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落后,面临着经济发展问题的国家。

 

  3、“休克疗法”:本来是医学上的治疗方法,在经济学中指通过实施财政货币紧缩政策、治理恶性通货膨胀的一系列严厉经济措施。这里是指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上采取一步到位的激进方式,以区别于渐进式改革,旨在遏制通货膨胀,克服财政危机,使经济复苏。

 

  4、保护贸易政策: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其基本的特征是“限入奖出”。

 

  5、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

 

6、进口替代战略:是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工业,实现对进口制成品的替代,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和减少对国外经济的依附。

 

  7、战略性贸易政策:主要是发达国家通过关税和补贴等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8、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行投资活动,并因此对一定数量的经营性资产拥有全部或部分控制与管理权的企业。 

 

  9、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指那些经济增长较快,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工业化程度上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10、金融全球化: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和资本项目,使资本在各国和地区的金融市场上的自由流动,最终形成资本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和货币体系。

 

11、新经济:指在信息技术出现重大突破和一系列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由经济全球化推动的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形成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良性互动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12、最优货币区:是由那些彼此间的商品、劳动力以及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动比较自由,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货膨胀率比较接近,经济政策也比较协调的国家所组成的独立货币区。

 

  13、次级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



 

  14、经济结构二元化:也就是在一个国家内,落后甚至原始的经济成分与先进的,甚至现代化的经济成分并存。

 

15、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可调整固定汇率的国际货币制度。

 

 

二、简答题    (每小题 8 )

  1、简述超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特点。

(1)贸易保护的对象不仅是幼稚工业,而且更多地保护已高度发展的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

(2)贸易保护的目的不再是培养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对国外市场的垄断;

(3)保护措施不只是限于关税,还推行各种非关税壁垒和其他奖出限入措施;

(4)不再是防御性的限制进口,而是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

(5)贸易保护的受益者从一般的工业资产阶级转向大垄断资产阶级。

 

  2、战后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第三次科技革命为现代跨国公司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2)发达国家生产集中趋势的加强与国际竞争的激化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巨大推动力量

(3)战后经济全球化和投资自由化趋势为直接投资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4)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促进国际直接投资和生产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简述“拉美模式”的主要特点。

(1)政府同样对经济进行了比较积极的干预,但更多侧重于通过制定经济计划、实施扩张性经济政策刺激需求,以及通过国有化和贸易管制等措施直接控制和保护国内进口替代产业。其政府管理、执行政策的能力较弱,没有足够的力量与有效的手段维持政治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问题未能得到有效控制。

(2)依靠得天独厚的丰富自然资源,已初级产品出口支持工业化,在保护国内市场的条件下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实行典型的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3)国内积累率较低,投资率不高,对外资依赖较重。曾大量借用外债,以提高增长率,一度形成借债增长型经济。

(4)公共政策并不积极,收入分配不均现象突出,对基础设施、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投入相对较少。

 

  4、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5、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原因。

(1)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

(2)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世界经济多极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重要原因。

(3)当代世界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直接动因。

(4)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家广泛干预国际经济关系的表现和产物。

 

6、20世纪70-80年代的保护贸易政策有哪些主要特点?

(1)被保护的商品范围不断扩大

(2)保护的措施日益多样化

(3)从贸易保护制度转向更系统化的管理贸易制度

(4)各国“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

(5)贸易保护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贸易壁垒

 

  7、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1)推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2)加速了生产国际化

(3)促进并控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4)推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

(5)促使科技的开发和利用日趋国际化

 

  8、简述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经济特征。

(1)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

(2)经济结构呈现二元化

(3)产业结构相对落后

(4)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9、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政府运用严厉的规则要求企业遵守市场规则,利用利益机制诱导企业行为,使用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行政指导使企业尊重政府的意图,即通过有效的官民协作来实现政府规划的经济发展目标。

 

  10、经济全球化的成因有哪些?

(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

(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

(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4)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11、简述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1)汇率安排多样化

(2)黄金非货币化和储备货币多元化

(3)扩大基金份额,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12、简述“东亚模式”的主要特点。

(1)在内部普遍存在严重的市场不发育货短缺,市场规模扩大受到压抑,市场远没有达到可以“正常”运作程度的初始条件下,为了克服市场弱化压力,有效地实施了“政府替代”,即强制扭曲某些市场价格及其资源配置,培植主导产业及其主要企业组织的形成和发展。

(2)通过政府强有力的行动,一方面较为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给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控制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努力维持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

(3)在“强政府”的主导下,实行典型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将出口导向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采取“加工组装型工业化”的模式。

(4)依靠国内高储蓄和政府控制的借款,实现高增长。

(5)重视公共政策的积极作用,强调通过政策调整收入分配,建立相对合理的收入结构,重视基础设施、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提供。

 

  13、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1)自由企业制度与平等竞争原则

(2)以间接性和被动性为特征的宏观经济调节

(3)政府提供公共产品

(4)对外经济关系的政府调节:对外贸易政策;外汇政策;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

(5)其他领域的政府调节:推行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环境保护。

 

  14、简述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特点。

(1)美元仍是最重要的国际支付工具、储备资产和外汇市场干预手段。

(2)主要大国间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3)美国不再承担维持美元对外币稳定的责任,其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完全服务于本国政策目标。

(4)IMF不再提供全球性汇率稳定机制等国际公共产品与明确的国际金融规则,其最后贷款人职能也在无形中受到削弱。

(5)世界范围内不再存在以往制度化的汇率协调机制,取而代之的是大国之间非正规化的汇率政策协调。

(6)汇率波动性增强与国际货币多元化,促使新的金融技术与金融工具不断涌现,进而是国际金融市场中以发达国家为资金来源的投机力量大规模扩张。

 

  15、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1)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2)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

(3)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4)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

(5)依靠科技进步突破发展瓶颈

(6)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16、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1) 自由竞争与政府控制并存、

(2) 经济杠杆与政府引导并用、

(3) 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并重

 

17、简述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1)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2)中国贸易的扩大促进了世界贸易的蓬勃发展

(3)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各国的投资者提供了创业机遇

(4)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助于邻国吸引外资

(5)中国加大对外投资步伐有助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

(6)中国为稳定世界金融秩序做出了贡献

(7)中国对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8、导致发展中国家20世纪80年代经济恶化的原因有哪些?

(1)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直接控制或管制的效率下降

(2)政府干预产生了诸多不良后果

(3)国民经济严重平衡

(4)进口替代战略不再适应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5)社会问题加剧

 

三、论述题    (每小题 12分)

1、论述房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2、中国收入分配改革与中等收入陷阱。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修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