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出反坦克营“套餐”,具备“人在回路”能力,还有活路吗?
在俄乌冲突过程中,俄罗斯的坦克装甲洪流损失严重,从而引发了外界对坦克地位的质疑。不过,随着乌克兰也开始大量使用坦克发起反攻,俄罗斯军队也面临着反坦克难题。从战场实际情况来看,坦克与坦克之间的对决只有在极少的情况下会发生,更多的还是坦克与火炮和反坦克导弹之间较量。美国提供的标枪反坦克因为射程不足,在当下被证明无法获得大量战果,火炮反坦克似乎又成为了新的趋势,但是火炮反装甲面临着命中精度差,毁伤效率差的难题。
在本届珠海航展上,中国军工推出了全套外贸合成旅装备“套餐”,其实就包括一整套反坦克营的“套餐”。从公布的资料来看,中国合成旅使用的红箭反坦克导弹共有7个型号,射程覆盖远程超视距、中远程和中近程三个阶段,其中承担超视距反坦克任务的就包括红箭10、红箭16、红箭20和红箭50。其实,红箭50、红箭20和红箭16都是首次亮相,红箭50最大射程50公里,红箭20则是25公里,都具备“人在回路”能力,并且通过数据链引导,而且全部使用红外成像制导。
也就是说,这些反坦克导弹的发射平台不一定需要自己能直接看到对方坦克,往往是由无人机和其他侦察平台提供目标数据,这是体系化反坦克作战概念的体现。导弹在飞行的后半段由操作手通过导引头画面自行搜寻目标。发射方式上,这两弹都是车载垂直发射,之后爬高巡航,最后俯冲攻顶。
这也意味着,在中国合成旅这边,反坦克作战已经基本实现的超视距化,敌人坦克要想靠近中国合成旅比较困难。
如果你以为中国的视距反坦克导弹只能打坦克,那么又错了。像红箭-50和红箭-20这种远程反坦克导弹,还可以用于攻击对方的指挥控制中心、炮兵阵地、雷达阵地、通信车辆等等。使用红外成像制导,人在回路控制的方式,意味着这两种反坦克导弹的打击精确制都是小于米级的,可以说是一击必杀。
红箭10仍然是中国合成旅的反坦克主力,已经发展出了A/B/C/D/E5个子型号,包括增程版和不同的战斗部版本,包括可以用于攻击直升机和低空慢速无人机。红箭-16是激光半主动制导反坦克导弹,射程也与红箭10相当,由无人机提供末端激光照射,应该是一种廉价的反坦克解决方案。
除了超视距反坦克导弹外,中国合成旅还备有毫米波指令制导的红箭9A,其射程在5.5公里左右,对云雾和战场烟雾的穿透效果更好,是低能见度下的反坦克解决方案。在近程还有红箭11E和单兵携带的红箭12E,射程在2.5-3公里。
总体来看,中国合成旅的反坦克导弹已经出现了超视距作战的趋势,而且打击范围不再局限于坦克和装甲车辆,还包括直升机和地面其他要点目标。坦克在战争中不会过时,但是面对中国合成旅的反坦克力量,特别是体系下作战条件反坦克能力,恐怕是没什么活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