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赵国迁都邯郸为什么间接导致了魏国霸权的衰落?
熟悉战国历史的朋友们应该知道,赵国(战国七雄之一)的都城是邯郸。但鲜为人知的是,赵国最早的都城不是邯郸,而是在战国前期从其他地方迁过去的。更有意思的是,赵国迁都邯郸还间接导致了魏国霸权的衰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自己的一家之言。

三家分晋之后,赵国(赵家)的都城本来是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后来又先后定都于邢(今河北省邢台市)和中牟(今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周安王十六年(前386年),赵国第三代国君赵敬侯迁都于邯郸。而对于魏国来说,赵国迁都邯郸产生了两个很不利的影响:

第一,魏国称霸天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三晋联盟”,魏国以此改善了四面受敌的战略困境。“三晋联盟”存在的原因之一是赵国当时无意争雄于中原并且主动与魏国交好。然而迁都邯郸一方面表明赵国开始疏远魏国,另一个方面表明赵国在疏远魏国的同时依然在向中原发展。

第二,赵国的第一代国君赵烈侯在位期间任用公仲连推行改革。公仲连的改革虽然增强了赵国的实力,但也激化了内部矛盾。周安王十六年(前386年),赵敬侯的堂兄赵朝作乱,被赵敬侯击败后逃往魏国。然后魏武侯做出了一个被后世视为错误的决定——出兵帮助赵朝。

结果魏国的干涉军被赵敬侯击败,魏赵关系开始恶化。本鬼个人认为:赵敬侯迁都邯郸的主要目的,一是应对魏国的威胁;二是压制魏国支持的内部反对派。无论如何,赵国迁都邯郸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应对魏赵关系的恶化。迁都邯郸又导致赵国和魏国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综上所述,赵国迁都邯郸是“三晋联盟”破裂的导火索之一,也是“三晋联盟”破裂的标志之一。而“三晋联盟”破裂是魏国霸权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说赵国迁都邯郸间接导致了魏国霸权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