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丁丁历险记》之《奔向月球》创作背景及故事细节盘点

2023-03-25 00:46 作者:jackson骄  | 我要投稿


     《奔向月球》是埃尔热作品系列《丁丁历险记》的第十六部,于1950年3月开始在《丁丁周刊》上连载至9月完结,并于1953年由Casterman整理合集出版。本作与下一部《月球探险》是埃尔热再次并也是最后一次采用上下集的故事形式。而《奔向月球》作为上半集,讲述了向日葵教授应西尔达维亚政府之邀前往该国进行登陆月球的科研工作,并邀请丁丁和船长前往共同参与这项登月计划,在登上月球前发生在研究中心的各种事情,以及对抗一伙图谋不轨的敌对谍报组织。那么这次作品中又有着哪些有趣的故事细节呢?


创作背景:

       埃尔热在创作《太阳神的囚徒》时,就已经在构思着下次丁丁的历险,并准备让主角们进入科幻领域,也就是月球中去。埃尔热决定涉猎进入科幻小说领域的决定有两个因素:一是由于冷战东西对峙的格局,当时的火箭,原子能技术等科学领域得到了高速发展,太空领域已经成为美苏竞争最激烈的对抗领域。此外,埃尔热也受到他的好友和同事埃德加·P·雅各布斯 ( Edgar P. Jacobs)友好竞争的影响。雅各布最近凭借自己创作的科幻漫画《剑鱼的秘密》(1950–1953,The Secret of The Swordfish;Le Secret de l'Espadon),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因此,埃尔热构思着丁丁的月球之旅,并再次采用上下两部的故事形式,这十分合适月球之旅这种庞大又负责的题材。

史普尼克1号(Sputnik 1,俄语:Спутник-1),是世界上第一颗进入行星轨道的人造卫星,由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自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由于这时正值冷战,史普尼克1号毫无先兆而成功的发射,震撼了整个西方,在美国国内引发了一连串事件,如史普尼克危机、华尔街发生小股灾。同时亦激起美苏两国之后持续20多年的太空竞赛,成为冷战的一个两强主要竞争点。

       为了寻求关于这次故事题材的建议,埃尔热咨询了他的朋友伯纳德·休维尔曼斯 ( Bernard Heuvelmans)以及好友兼《丁丁周刊》的主编Jacques Van Melkebeke的意见。1947 年秋天,两人一起合作编写了一个故事剧本,并交给了埃尔热过目。

贝尔纳·厄韦尔曼斯(Bernard Heuvelmans,1916年10月10日-2001年8月22日)比利时和法国著名动物学家,被尊称为“神秘动物学之父”(The Father of Cryptozoology)。他早期对天文学、物理学有过深入的研究。他写过几部广受欢迎的作品,如1944 年发行的《星海中的人》(L'Homme parmi les étoiles)、1945年的《原子空心人》(L'Homme au creux de l'atome)都大受欢迎,体现出他不一般的物理学及天文学造诣。1942年他结识了埃尔热,为埃尔热创作《神秘的流星》、《太阳神的囚徒》以及这次的月球之旅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这个版本的故事设定微积分教授在美国一个叫无线电城的虚构地点进行的月球探险。它其中最大的亮点在于以卡利斯教授的回归为特色。这个角色曾出现在《神秘的流星》中,是天文台台长兼天文学教授。但此次是作为对手出现:卡利斯教授将火箭的秘密泄露并卖给了竞争对手,从而获得巨额资金去追求喜欢的女明星。1948年初,埃尔热为这个故事绘制了两页黑白草稿后。但是经历了一番思考后,认为这个版本的故事的格局太小,一个如此伟大的登月工程,科学家不会选择以此为由当叛徒。此外,埃尔热也考虑了卡利斯教授的人气并不高,不适合作为回归角色来使用。他想起了此前自己创作过西尔达维亚这个理想的国度,于是埃尔热放弃这个故事选择另起炉灶。

但尽管如此,这个故事大纲仍然为埃尔热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方向,并且他保留了一些故事情节和元素,如后来向日葵教授的助理沃尔夫是内奸;阿道克船长在太空无重力环境下喝威士忌的场景;以及船长因醉酒在太空行走差点成为阿多尼斯卫星的场景等。

当时埃尔热创作的首版月球之旅的草稿,故事最初设定在美国

现实主义科幻

       埃尔热一直以来都是现实主义的艺术家,即便这次的题材是太空科幻类型,他也希望故事尽可能逼真,并力求避免虚构及幻想的元素。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 “没有月球人,没有怪物,没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惊喜”。为确保这种真实性,他收集了大量有关火箭和太空旅行的文件以进行研究。在这方面,他得到了 Heuvelmans 的帮助,Heuvelmans 为他收集了火箭和原子研究设施的照片,这使得埃尔热有了关于火箭及相关研究设施的第一手宝贵资料。此外,埃尔热还就关于太空旅行及登陆月球的情形向物理学亚历山大·阿纳诺夫 ( Alexander Ananoff)咨询了相关的细节。后者在1950年出版了一本关于太空旅行的书籍吸引了埃尔热的注意。

亚历山大·阿纳诺夫于1950年撰写的《宇航员》(L’Astronautique)一书,里面描绘了人类幻想登陆月球的大量故事情节细节。为埃尔热本次创作提供了大量细节与灵感
左侧是向日葵教授的第一枚实验性火箭X-FLR6,参考的是右侧的V-2火箭。V-2火箭是火箭专家布劳恩在二战末期为纳粹德国研发的武器,是世界上最早投入实战使用的弹道导弹
沃纳·冯·布劳恩(Wernher von Braun,1912年3月23日-1977年6月16日)出生于德国东普鲁士维尔西茨,德国火箭专家。二十世纪航天事业的先驱之一。曾是著名的V2火箭的总设计师。战败后,美国将他和他的设计小组带到美国。移居美国后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空间研究开发项目的主设计师,主持设计了阿波罗4号的运载火箭土星5号。NASA用以下的话来形容冯·布劳恩:“无庸置疑的,他是史上最伟大的火箭科学家。他最大成就是在担任NASA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总指挥时,主持土星5号的研发,成功地在1969年7月首次达成人类登陆月球的壮举。”
故事中的主要场景斯波罗吉原子研究中心,参考了下图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中心的鸟瞰图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简称ORNL),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的橡树岭,是美国能源部所属的一个大型多学科研究国家实验室。此实验室成立于1943年,最初是作为曼哈顿计划的一部分,以生产和分离铀和钚为主要目的建造的,自1945年以来进行了许多核反应堆试验。后来于1950年代,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将方向转为原子能能源利用方向,并建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轻水反应堆。现时它的科学项目侧重于材料、核科学、中子科学、能源、高性能计算、系统生物学等,是美国领先的科研实验中心。


埃尔热工作室的成立



        尽管埃尔热喜欢独自一人包揽全部工作并独立创作作品,尽量避免他人的介入。这个是他自丁丁起源时在《小二十世纪》的创作及工作习惯。但是年龄,战争,家庭等等的因素,已经使他承受不了逐渐繁重的创作任务。在创作《七个水晶球》期间就因身体不适进行修养,以及《黑金之国》的临时加入。这次埃尔热又因身体及心理的巨大压力而精疲力竭,终于在连载期间的1950年3月底他彻底崩溃,选择暂时离开了布鲁塞尔。他在这段时间和朋友去了露营,重新体验年少当童子军的岁月,然后又去了瑞士周游一番。

这是当时埃尔热在外寄回给《丁丁周刊》的一封信中附带的一副自画漫画,可以看出埃尔热确实已身心疲惫

丁丁现在变得太重要了,似乎已经不再是埃尔热一个人的了,更是众多读者及粉丝的精神偶像。中断连载,托更的现象再也不能因埃尔热个人的不稳定情况再次发生。于是朋友及同事们写信与他沟通,建议他成立一个工作室并招募专属于他个人的团队来帮助他进行创作。埃尔热立刻想到此前在《黑金之国》中帮助过他进行创作的鲍勃·德·摩尔 (Bob de Moor) ,并邀请他加入进来。德·摩尔工作勤奋、为人谦虚、善于交际、小心谨慎并富有才干,他很快就成为埃尔热的左膀右臂,工作室的元老和中流砥柱。在《奔向月球》和《月球探险》中,他就负责登月火箭的绘制,以及太空和月球上的一些恢弘大场景的绘制。

鲍勃·德·摩尔(Bob de Moor)出生于安特卫普的比利时漫画家,是埃尔热的得力助手
火箭登陆月球时的场景

1950年4月6号成立的埃尔热工作室此后渐渐步入正轨,陆续招募了许多相关领域的艺术家为丁丁系列作出贡献,并且还雇佣了一些行政人员和秘书。此后的他已经减轻了巨大的工作压力,调整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工作室中的每位成员都各司其职——从最初的速写一直到最后的定稿成品。埃尔热负责监督,在关键时刻作出重大决定亦或者绘制主要人物。并且由于丁丁这边减轻了压力,他也有更多的时间来帮助他的恩人雷蒙德·勒布朗打理《丁丁周刊》,以及周边等衍生产品。可以说,对于埃尔热及丁丁而言,创立工作室是个决定性的转折,让埃尔热能以更加温和的节奏进行创作,足以极视听之娱。


丁丁的旅程

       结束完中东旅程后,丁丁和船长刚刚返回到莫兰萨城堡。内斯特出来迎接二人,并对船长说向日葵教授三周前收拾了行李出了远门,并答应给二人写信。就在此时船长收到了来自向日葵教授的电报,电报上说让丁丁和船长二人前往西尔达维亚去找他,两人于是决定连衣服行李也不换就直接出发。


电报是一种最早用电的方式来传送信息的、可靠的即时远距离通信方式,它是19世纪30年代在英国和美国发展起来的。电报信息通过专用的交换线路以电信号的方式发送出去,该信号用编码代替文字和数字,通常使用的编码是摩尔斯电码。随着电话、传真等的普及应用,电报已很少被人使用了。
由于民用电报的收费方式是按字母数来计费的,为了不产生歧义及断句,同时也让大众节省费用电报公司设定“stop”这个单词不计费。于是在1920s-1930s民用电报使用高峰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有些电报会使用stop来进行断句。
为了传达汉字,电报部门准备由4位数字或3位罗马字构成的代码,即中文电码,采用发送前将汉字改写成电码发出,收电报后再将电码改写成汉字的方法。而汉语不同于英语等语言,通常不需断句亦能明白含义

在飞机上,丁丁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他和船长解释道向日葵教授答应给他们写信却没有写,反而是发电报;还有就是在莫兰萨的时候一个奇怪口音的陌生人打了同奇怪的电话。这都让丁丁放不下心。而船长却并没有过多的怀疑,反而是吐槽起了西尔达维亚出口的矿泉水有毒。而坐在前座的一位戴眼镜秃头男听到船长说了向日葵教授的名字却警惕了起来。

这里船长吐槽矿泉水有毒是因为此前在《金钳螃蟹贩毒集团》的末尾,船长喝了杯清水感到不舒服晕倒,才有此吐槽
水是剧毒的!

到达目的地克罗机场后,丁丁和船长过了海关就被一群自称是向日葵教授指派的人接上车。他们一行人并没有去西尔达维亚的首都克洛,反而是驶往一个叫斯波罗吉的地方。沿途他们经过重重严格的安检,最有意思的是还有一次直升机安检。

这款直升机是美国希勒飞机(Hiller Aircraft Company)研发的双人通勤直升机,型号UH-4

他们最后来到一处地下工厂。一位叫弗朗克·沃尔夫的工程师出来迎接丁丁和船长二人,他是向日葵教授在此处工作的助理工程师。他随后带二人见到了向日葵教授,教授非常高兴,立刻就给船长来了个大大的拥抱。

有机玻璃 (Polymethyl methacrylate)是一种通俗的名称,缩写为PMMA。此高分子透明材料的化学名称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由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是一种开发较早的重要热塑性塑料。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化学稳定性,力学性能和耐候性,易染色,易加工,外观优美等优点。广泛应用在商业、轻工、建筑、化工等方面。

而就在此时克洛某处,飞机上的那个眼镜秃头男在听他的一位手下进行的工作报告。原来他是一位别国的秘密特工。目的是什么暂时还不清楚。

这里他们的代号我就直接说了,分别是:猛犸象——向日葵教授;大商店——教授工作的地点斯波罗吉研究中心;K.27是他们潜伏在研究中心的一个特工;杰勃——保卫斯波罗吉研究中心的特工部门

接下来,向日葵教授向丁丁和船长解释了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西尔达维亚政府在此处的一条山脉发现丰富的铀矿,于是他们在此处兴建了一座大型研究中心,并邀请世界各国科学家及专家等在这里进行民用领域的研究,绝不制造武器,同时他们也邀请了向日葵教授。而向日葵教授最擅长的领域是宇宙航空部门,于是西尔达维亚政府便让教授领导火箭的研发工作以便将来登上月球。教授在这里的工作进展非常顺利,他于是就想将来邀请丁丁和船长和自己一同登上月球。在船长看来这个事情过于疯狂于是情绪激动了起来,却把教授的助听器吓得掉了地上,教授没有了助听器便误认为船长支持他的工作。于是乎主角三人前往月球的计划就这么定下来了。

就在此时,一位戴眼镜,发际线很高的男子进入了教授的办公室。原来他叫巴斯特,是这里的研究中心“工厂”的总负责人及总指挥。听到教授和他报告说丁丁和船长加入登月计划成为宇航员,便十分兴奋。他热情得和二人打了招呼,简单介绍了此处,便安排丁丁和船长二人先行休息,以后再对登月计划从长计议。

       当天夜里,研究中心的一处房间突然冒出一股滚滚的棕色浓烟。巡逻队马上向总部报告了情况。很快保卫警员疏散了附近的专家,并派出消防队前去救援。丁丁、向日葵教授和助理沃尔夫也成功疏散至安全处,却没有看见船长。

小狗白雪的经典吐槽

就在救援队伍救火的时候,船长突然从这个房间嚷嚷着冲了出来,身上裹满泡沫。原来这场所谓的火灾是他误拿了教授的助听器当烟斗,把它点着火了。

第二天,沃尔夫带领丁丁和船长二人前去参观该地的核反应堆。三人还有白雪穿着防护服后,沃尔夫带领二人来到核反应堆前,并向他们解释了这里的运作情况及原理。(由于下面涉及到比较复杂的核物理科学,埃尔热深知丁丁历险记作为面向年轻读者的读物,在他自己了解清楚基本原理后,会使用一些浅显易懂的话在漫画中描述,尽管不一定百分百精确,但能使他的年轻读者更容易理解。当然我也会尽量贴出相对简单易懂的图,并且用可能不是百分比准确但相较直白的语言来让大家明白基本原理。)

这里沃尔夫说了制造钚的两个关键点:“焙烧”和化学方法。其实这就是我们现实中提取和生产武器级别钚239的化学方法。
简单来说,要产生核武器级别的钚-239原料,首先要将铀-238置入专门的核反应堆。一个铀238原子核俘获一个中子变成铀239,随后几天会自发衰变成钚239。此时的钚239以一种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铀棒中,用煤油,硝酸溶液经过化学过程的萃取后,形成金属盐形式,然后再置入高压锅炉等方法(工业焙烧)加工后就形成纯金属形态的钚。通常来说用于发电的核电厂,核燃料棒通常是铀238和铀235。只有核武器级别的才会使用钚-239。

这里埃尔热基本上很好地还原了一个核电厂中核反应堆的外观情况。镉棒是用来控制,降低链式反应的速率。石墨堆是防辐射的外壳材料。
这里沃尔夫简单地解释了核物理学的核心——链式反应。这里有两个很重要的点:高含量的铀238和低含量的铀235。大自然中99%的铀自然态都是铀238,其放射性强度远低于铀-235,因此铀238并不是可裂变物质。但是它可以借由捕捉快中子并经过两次β衰变变成可分裂的钚-239。被快中子碰撞后会吸收其能量,使得快中子不能进行连锁反应。相反铀235是可裂变的,它是维持链式反应的前提。因此,比起核武器,核能发电时需要的核燃料里,只要有少数的可裂变物质就可以了。轻水反应堆需要提炼浓缩过的核燃料,通常使用低浓缩铀,比例为3%可裂变的铀-235,加上97%不裂变的铀-238。
1)一个铀235原子吸收一个中子,裂变成两个其它物质(通常是钯Ba144和氪Kr89,释放出三个新的中子和大量的结合能。2) 其中一个中子被铀 238原子吸收,并不会继续反应。另一个中子会被反应堆中其他因素如石墨、重水、硼棒吸收。然后,一个中子再与另外一个铀 235 原子发生碰撞,然后裂变并释放出两个中子和更多的结合能。3) 这两个中子都与铀 235 原子碰撞,每个原子都裂变并释放出一些中子,这样链式反应就会一直持续不会停止,直到所有铀235消耗殆尽。

因此,核电厂的发电原理,本质上是利用结合能和释放的中子能,产生大量热量,利用这个热量加热水形成蒸汽,通过管道导向蒸汽轮机做功,从而发电产生电能。因此,漫画中向日葵教授的核发动机在现时现实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手段直接利用结合能及中子释放的能量。而现在火箭及航天飞机全都是使用的化学燃料作推进剂,而现时现实中的核火箭发动机(核热火箭),也是使用核反应堆点燃液态氢等化学推进剂来实现推进。

核热能火箭( NTR ) 是一种热能火箭,其中核反应(通常是核裂变)产生的热量取代了化学火箭中推进剂的化学能。在 NTR 中,工作流体(通常是液态氢)在核反应堆中被加热到高温,然后通过火箭喷嘴膨胀以产生推力。外部核热源理论上允许更高的有效排气速度与内部储存能量的化学推进剂相比,预计有效载荷能力将增加一倍或三倍。NTR 被提议作为航天器推进技术,最早的地面测试发生在 1955 年。美国虽然一直维持 NTR 开发计划,但直到 1973 年由于各种原因而关闭,截至目前 2023 年,还没有任何核热火箭飞行过。

       回到故事来,就在这时广播通知了沃尔夫尽快联系向日葵教授。三人随后脱下防辐射服并联系上教授,原来教授的实验火箭图纸不见了。三人来到教授办公室,一番搜索后,丁丁在废纸篓中发现了教授的火箭图纸,原来是教授大意下误当成废纸丢了进去虚惊一场。接着教授就顺着这个实验火箭,带着三人前去实验火箭制造场参观,并向他们解释月球和火箭的情况。

由于月球看来永远以同一面向着地球,因此很多人认为月球没有自转。恰恰相反,由于月球不停地绕地球公转,而如果月球没有自转,我们反而能看见月球所有区域。月球既然有公转和自转,但我们却只能见到月球的同一面,只是因为月球的公转周期和它的自转周期完全一样(27.3天)才可以这样。这种现象我们称“同步自转”,或“潮汐锁定”,几乎是太阳系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
因此探测月球背面的意义非凡,能显示一国的宇航技术的稳定成熟。月球背面的第一张影像由前苏联的月球3号太空船在1959年拍摄,而人类直到1968年的阿波罗8号任务环绕月球时,才直接用眼睛看见月球背面。而我国的嫦娥四号是人类第一个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
聚硅酮是一种高分子硅化合物,在航天领域并不能作为火箭推进器尾部的材料。
聚硅酮(silicone)是以无机质硅氧烷( siloxane;Si-O-Si)为主键之高分子化合物,在天然中并不存在,可以在硅原子中导入甲基、苯基、乙烯基等有机官能基做为侧链,而可以得到多种形状或物性产品。它具有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双方特性,能发挥耐热性、耐候性、机械强度、难燃性、电气绝缘性等特征。不仅可以做为100%之聚合物、也可以组合成溶剂、充填材、交联剂、乳化剂等复合物。有机硅填缝剂和橡胶部件通常用于汽车应用。而在航天领域,由于其密封性能、极端温度范围内的稳定性、耐用性、隔音和抗振特性以及天然阻燃性能,有机硅是航空航天工业中广泛使用的材料,如用于火箭发动机的垫圈,密封驾驶舱内的仪表板和其他电气系统、舱内储物柜、通风管道、舱口、LED照明系统等。
埃尔热的作品中是永远不会忘记增添笑料的

一周后的一天夜里,斯波罗吉研究中心出现了一则状况:一架神秘的飞机飞临研究中心上空并伞降了三个人员。其中一名人员摔死,而另外两名安全降落后隐蔽了起来。现在特工部门已经派人进行搜寻。就在巴斯克先生正要找教授丁丁船长和沃尔夫四人开会时,下面的特工部门前来报告称已经抓住了另外两名跳伞人员,带进来一看两人竟然是杜邦杜庞二人。他们俩穿着希腊民族服装不知为何被抓捕,最后还是丁丁向巴斯克先生解释后,两人才被释放。

希腊民族服饰

释放了杜邦杜庞后,丁丁向巴斯克先生提出申请,说想离开这里几天去这附近的山走动走动。巴斯克先生批准了。然而丁丁的真实目的,却是在山的附近调查那两名神秘跳伞人员可能出现的地方。丁丁看了下总部的平面图,发现了看守薄弱的地方,其中一处的通风口位置。丁丁到达通风口附近,和船长联系好里应外合后,便埋伏在一旁等待间谍送上门。

到了晚上,埋伏在一旁的丁丁终于发现了那名前来获取图纸的间谍。他正在通风口处与人进行交易。丁丁看不到另外一个间谍,不得已决定先把那位间谍制服,却不料他的另一个同伙早已在暗中看到了这一切,他开枪击中了丁丁,生死未卜。

与此同时,在通风口的另一侧,和丁丁一同里应外合的船长正准备动手抓住潜伏在自己内部的那名内奸,却不料灯突然灭了,船长被打晕后,又发出一阵骚动。不一会灯亮了之后,发现是杜邦杜庞把沃尔夫制服了。两人吃了一惊随后把沃尔夫放开,发现倒在一旁的船长。众人唤醒船长后,船长说出他听到了枪声和白雪的惨叫声。巴斯特立刻呼叫人员立刻去营救丁丁。

船长休息了一会后,就和巴斯特说出了自己和丁丁的计划。随后沃尔夫也说出了自己为何出现在此处。至于杜邦杜庞,是他们二人在房间无意间听见了此前丁丁和船长的无线电通讯才跟踪船长来到此处。

其实这里已经是埃尔热暗示谁是内奸的第一处伏笔了。首先通风管口只有一条单行道,而内奸无缘无故凭空消失的。基于主角团不可能是反派的情况下,谁是内奸不言而喻。

杰勃的保卫人员在通风管外面发现了丁丁,随后马上将他送去医务所抢救。杜邦杜庞则留在原处继续调查。苏醒的丁丁只是受了轻伤,随后就和巴斯特先生说出了他自己这边的情况。看来敌特机构这次盗取图纸的任务成功地完成了。丁丁和船长这次没能揪出内奸,也不知道内奸盗送了什么图纸。

几周后,X—FLR6实验火箭发射的日期就到了。向日葵教授和所有工作人员在准备着所有一切。丁丁也基本上康复了,并赶到现场一起进行火箭的控制指挥工作。

随后,在向日葵教授的指挥下,丁丁启动火箭发射装置。X—FLR6实验火箭顺利发射,并按照预订轨道正常运行前往月球。

船长此时正在寻找他的烟斗

四个小时后,火箭顺利地按照预定轨道到达月球并开始绕月飞行。(实际上从地球到月球,不可能四个小时抵达。阿波罗11号和嫦娥4号都需4天左右才到达近月轨道被引力捕获)然而火箭经过月球背面并重新被观测站观察后,X—FLR6实验火箭却不知为何脱离了向日葵教授的控制。教授随后便意识到了正是因为此前被内奸泄露的图纸中有控制火箭运行轨迹的无线电参数,现在已经被敌特势力掌握并控制住了火箭。现在向日葵教授不得已只能听从丁丁使出最后的手段:使用此前早已安装好的火箭自爆装置进行自毁,这样火箭的秘密以及有关月球照片的资料等一切都化为乌有。

由于火箭没能成功返回,教授有些失落。丁丁和巴斯克先生鼓励向日葵教授振作起来,并且这次的火箭已经证明了火箭的发动机成功运作,以及飞行月球的轨迹数据是没有问题的。向日葵教授于是重新振作了起来,并且过不久后向巴斯克先生正式提交了载人登月火箭的设计图纸。巴斯克先生非常满意,正式批准了载人登月计划,并调动起所有的部门全力配合教授的工作。

过了几个月的一天,丁丁和船长在进行着登月宇航服的实验。由于习惯了莫兰萨城堡的富贵生活,船长对于这几个月在研究中心的苦闷生活颇有怨气,于是便对前来视察的向日葵教授撒了气,这可把教授惹怒了。向日葵教授于是决定带着幼稚的船长视察了所有为登月计划的所有部门,看看所有工作人员为此所付出的努力。

愤怒的向日葵教授力大无穷

视察完研究中心后,教授驾着车带着船长和丁丁来到正在装配的登月火箭。他们观看了内部的情况,有起居室,指挥控制台,减压舱等等。

船长:哎,作者让我故意摔,我也不想的呀

结果不曾想教授反而一个不小心摔落下坑里,等到教授醒过来众人才发现他摔着了脑袋失忆了。

对于教授的失忆,医生也是毫无办法。于是丁丁和船长对教授使出各种招式,最后还是船长装神弄鬼时,说出了惹怒教授的那句话,教授才终于恢复了记忆。

阿道克船长的代号——“抹香鲸”
这里尤利西斯指的是英语语境中的奥德修斯,而不是小说《尤利西斯》。奥德修斯(英语:Odysseus;法语、拉丁化:Ulysse),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对应罗马神话中的尤利西斯,是希腊西部伊塔卡岛国王,古希腊荷马写的史诗《奥德赛》的主角。曾参加特洛伊战争,并献出著名的“木马计“攻克了顽抗十年的特洛伊。战争结束后,他在海上漂流十年,部下死伤殆尽,经历无数艰难险阻终于返回故乡,与妻儿团聚。

随着预定的载人登月火箭发射日的到来,一切工作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终于到了发射日当晚,巴斯克先生邀请向日葵教授、丁丁、阿道克船长和沃尔夫四人来到办公室,鼓励并预祝四人的登月旅程成功。

壮行酒喝完后,四人乘车前往登月火箭。

这里中文版中船长说的话翻译有误,这句话跟罗马的开国皇帝尤利乌斯·凯撒没有关系
船长说的话原句是一句拉丁语格言:Ave Caesar, morituri te salutant,据传出自苏埃托尼乌斯《罗马十二帝王传》。其中Caesar是罗马皇帝的荣誉头衔,所以中文直译为“皇帝万岁,将死之人向你致敬”。据载这一格言出自公元52年中参与角斗之战的人,这些人都是囚犯刑徒,被迫在模仿水战为戏的战斗中相互搏杀至死,于是他们当着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面前说出此言。于是在后世,此格言风行于世,但由于其于罗马历史中并不见别处有任何记录,历史学家对其究竟是否有用作敬礼之意存有怀疑。

巴斯克先生和四人作最后告别后,教授四人进入火箭内进行准备工作,巴斯克先生则返回总部指挥着地面的一切。一切的工作准备就绪,发射倒计时也在广播中报告着,众人也非常紧张。倒计时结束,一声令下,火箭尾部喷吐着火焰。登月火箭成功发射。

这边有个细节不太真实。真实的发射时,在舱内的宇航员是应该穿上宇航服的。宇航服能在强烈的重力加速下保护宇航员的氧气供应并且减轻压力。
埃尔热参考了当时一张人体工学图片资料绘制了四人火箭的休息床
这里埃尔热出现了巨大错误:宇宙第二速度应该是11.2km/s
第二宇宙速度,也称为逃逸速度(Escape Velocity,法语:Vitesse de libération)人造天体无动力脱离地球引力束缚所需的最小速度。若初速度达到星球逃逸速度,该物体将完全逃脱星球的引力束缚而飞出该星球。需要使物体刚刚好逃脱星球引力的这一速度叫逃逸速度。天体表面上物体摆脱该天体万有引力的束缚飞向宇宙空间所需的最小速度。

由于强大的重力加速度,火箭内的四人失去了知觉,在地面指挥的巴斯克先生不停地呼叫却得不到回应。他们能醒来继续他们的月球冒险吗?请期待下集《月球探险》!


《丁丁历险记》之《奔向月球》创作背景及故事细节盘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