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岁北大哈佛,30岁麦肯锡,40岁投行高管,50岁我有3个顿悟

2021-09-24 13:13 作者:泰普洛  | 我要投稿


『小编说』她曾是北大/哈佛/芝加哥大学的学霸,不到30岁就进入麦肯锡任战略顾问,后又任GE消费者金融执行副总裁;40岁进入500强公司做中国区总经理;她的人生可谓是一路开挂,看起来似乎总在高光时刻…

而此时,一场癌症突如其来,她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坚毅,成为一名癌症幸存者。从此,她开始慢下来,思考工作和人生的意义…

50岁,她毅然选择放下所有的“成功”标签,成为一名教练,潜心耕耘在帮助他人的【创造有意义工作坊】☚☚,她希望用自己的成长故事和蜕变历程,帮助每一位还活在“惯性”中的朋友。

她就是本篇文章的作者——泰普洛中国合伙人张岩教练。

前两天,正好是她50岁的生日,她将自己对人生和事业的体悟,都浓缩在本篇中,希望对每一位思考生命和工作意义的朋友,能有所启发…


古语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人生天地间,如白驹过隙,一晃我今年竟到了知天命的年龄。

上周,我和老同事吃饭, 她问我:最近状态如何?我回答:我天天都在重生。

她一脸困惑地看着我。

我的职业生涯:无限折腾的前半生

三十岁,我在麦肯锡,对互联网开始好奇。

记得当时,我为一家外资电信企业做中国互联网战略,给他们的建议是投资新浪、搜狐或网易。可惜他们没听。

那一年,我决定投身互联网这个当时的新行业。也是那时,我认识了马云,当时他还只是杭州一个小互联网公司的创业者。

三十岁的我可谓是意气风发,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害怕。当时想,即使失败了,还可以从头来过,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不过,二十年后的今天,我认识马云,他已经不认识我了。

四十岁,我从GE去了500强的金融外企。

2008年,北京奥运会刚结束,我生完儿子回到GE,很快又换到另一家财富500强的金融外企。稳定舒适的工作渐渐进入瓶颈期,好在让我有更多时间陪儿子。

四十岁的生活真的很安逸,但对人生的意义越来越迷茫。

这段时间,我还经历了癌症并康复,让我对生命的意义和“我是谁?”更加好奇。

知天命:我收获了3个顿悟

2018年,我有缘参加了共创领导力共修,并收获了三个顿悟。

第一顿悟:每天,每年,每一生都是一个生命周期。

共修期间的每天清晨,导师会带我们晨练,其中一项活动叫新体道 Shintaido,大概意思是:

东方 East:

是一天的清晨,一年的春季,一生的孩童期。

太阳初升,阳光带给我们所有的灵性与创造力。

这里富含灵性和火。

南方 South:

是一天的正午,一年之夏, 一生的青年期。

我们血气方刚,风华正茂,从青春走向成熟。

这里是水和情感。

西方 West:

是一天的傍晚,一年之秋,人生的中年期。

这里有成熟和收获,丰收的美酒。

我们感谢并享受生命给予我们的丰盛。

这里代表土和滋养。

北方 North:

是一天的夜晚,四季之冬,人生的老年期。

它代表黑暗和神秘。

这里,死亡是为下一个新生命开启做准备。

我们深入内心探寻世间万物的秘密,这里是风和灵魂的居所。

中心 Center:

在这里,我们发现真实的自己,那个与他人连接的真我。

这个真我的中心,让我们和自己连接,和他人连接,和世间万物相连接。

我在默诵这段导语时,惊异地发现原来关于生与死这个话题,自然界早就给了答案:

每天,每年,每一生都是一个生命周期。

一天,一月,一年, 给我们带来的觉察是:

一个阶段的死亡,是为下阶段新生的开启做准备。这更加坚定了我笃信死后还会有下个生命周期的开始。

第二个顿悟是:我们每天都在重生。

只是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夜里进入梦乡和“死亡”,是一回事,我们可以把一天当成一辈子来过。

我有一位好友,她七岁的儿子曾问她:大人们为什么要兴高采烈地庆祝新年?

我朋友回答说:因为一年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所以要庆祝过去的一年。

她儿子听了很困惑:那一天过去了,也回不来了,为何我们不庆祝每一天?

是啊!我们为什么不庆祝过去的每一天,热烈地迎接每个新一天的来临呢?

还记得郝思嘉在《飘》结尾时说的那句话:“明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第三个顿悟是:我们的生命会经历各种周期,不要死抱着一样东西不放。

一天是一个周期,一周、一月、一年都是生命的周期。

我的导师棡本英刚曾说:

他的工作大概每10年是一个周期,也会经历春,夏,秋,冬。他最喜欢的是冬季,因为冬季可以畅想未来。哪怕最初你激情爆棚,当我们对某项工作或喜好失去了热情,有可能就是到了冬季,就要学会让它死去。

冬季,是为下一个新生命开启做准备。

我的导师将毕生感悟浓缩在「创造有意义的工作」工作坊里。

回想我过去五年的经历,就是抱着“一个已经枯萎的生命阶段” 不放(我当时负责公司战略,做了15年)。虽然这棵树很大,坐在下边很好乘凉,但这棵“树”早已没有了旺盛的活力,不能给我的生命带来滋养和赋能。

走出舒适圈,非常不容易。

可喜的是,虽然晚了5年,我终于在2018年放弃了这棵枯树,开启了作为生命教练的全新旅程。

目前我正处在“春天万物生长”的创造喜悦里,我打算花一到两年时间“播种施肥”,期待一些种子生根发芽(就像自然界一样,并非所有的种子都会发芽开花结果),为未来十年的生命过程打下基础。

但我心里很清楚,新的工作也会经历春夏秋冬,十年后我肯定会再辟蹊径,去开启另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50岁,就是第五个零岁!

重生 Live Again

上周末,我的一位Aspen Fellow同学推荐了一部英国影片《Live Again》,讲一个有特异功能的人,能回到过去,前提是他只能回到他有亲身经历和记忆的时刻。

比如,考试不顺利,他就能回到考场把错题改回来; 约会出了问题,他也能回去重新来过……

试想一下: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你会选择拥有“回到过去修补人生”这个特异功能吗?

有一次,他再度回去“重新活过”后,发现生活全变了,本来的儿子突然变成了女儿。他老爸突然去世,他回到前一天打算和爸爸共进最后的晚餐。 但是爸爸看出他神情有异,猜出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结果这顿晚餐吃得不欢而散。

他意识到,他一旦改变生活的某个环节,他的整个人生就会改变。

这个特异功能让他难以活在当下,因为他总想着如果过得不如意,就可以回来“修复”。他决定放弃这个特异功能,把每个生活的当下,都当成他是从“未来”回来“有意识选择重新经历” Live Again!

我想幸福的真谛,不在于我取得了什么成就,或者我在某件事上是成功还是失败,而是无条件的地接纳,真正活在当下。

生命的美,可能就在小事里,在一瞬间…

就像一首诗里说:

《A Grain of Sand》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一沙一世界

一花窥天堂

手心握无限

须臾纳永恒

——William Blake


泰普洛领导力简介:

泰普洛领导力成立于2002年,以「唤醒组织潜力 赋能企业领导者」为使命,汇聚数位有国际化背景的资深顾问和实战教练,依托CPI人才测评、人才盘点、企业定制化内训、高管教练、内部私董会等业务组合拳,为企业提供持续创新的人才发展和领导力解决方案。


20岁北大哈佛,30岁麦肯锡,40岁投行高管,50岁我有3个顿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