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透任正非的“灰度”,才懂得如何团结众人,做成事业!受益匪浅

灰度,是理解任正非的一个关键词。
对做企业的人来说,《开放、妥协与灰度》这篇文章最好多读几遍,这样才能真正读懂、吸收任正非管理思想和华为文化的精粹。
“一个领导人重要的素质是方向、节奏”,任正非指出,领导者的重要职责就是找到正确的方向,而“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来自灰度、妥协与宽容。”
方向太重要了,比如国内某电商巨头在初期就面临垂直电商和平台电商两个发展方向,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前者更容易发展起来,但其掌门人坚持做后者,于是成就了一番伟业。
所以,方向不仅关乎成败,更意味着在初期就定下了事业的格局。
下面这段话值得我们所有人背下来:
“一个清晰的方向,是在混沌中产生的,是从灰色中脱颖而出,而方向是随时间与空间而变的,它常常又会变得不清晰。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的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
要知道,我们是生存在一个动态的世界,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所谓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它们都是为物质的运动、变化所制定的尺度。
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从本质而言都是生死之间的一段变化。既然是变化,从我们自身而言,就有好和坏两个变化的趋向。
任正非这段话的内涵就是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变化向积极的方向演变。

有足够智慧的人,其思想必然是趋于圆融而不是偏执的,这样的人可以同时容纳、包容截然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在“黑”中看到“白”,在“白”中看到“黑”,这就是灰度思维。而灰度思维的应用就是以妥协促进和谐,消解阻力,和谐的意思就是矛盾的平衡。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要面临很多的矛盾,生与死、好与坏、对与错、强与弱、高与低、输与赢、成与败……,要想在矛盾的纠缠中取得发展,没有灰度是不行的。
所以,灰度有实际的作用。
具体来说,灰度的应用主要就在于妥协和宽容。
如果一个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那他就做不到妥协,他也必然会面临很多的阻碍。
大家想一想,老板要是不懂得妥协,又如何去团结合伙人、投资人、员工和客户等利益相关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每个人的性格和三观都有差异,老板要做的就是求同存异,达成双赢、多赢的局面。这个过程就充满了妥协。
“妥协”其实是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丛林智慧,凡是人性丛林里的智者,都懂得恰当时机接受别人妥协,或向别人提出妥协,毕竟人要生存,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气。
任正非说,明智的妥协是一种让步的艺术,妥协也是一种美德,而掌握这种高超的艺术,是管理者的必备素质。
妥协意味着开放的心态和远见,狭隘封闭的人和鼠目寸光的人是无法做出明智的妥协的。

“宽容是领导者的成功之道。”
这个很好理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如果一个老板自诩“眼里不揉沙子”,习惯性看人的缺点和不足,那他就是挑剔的、苛刻的,无法宽容别人,也就无法团结众人。人和事兴,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不能团结众人的人,力量必然是有限的。人不和,事业就很难成功了。
所以任正非认为宽容是强者的风范,宽容的本质就是容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只有宽容才会团结大多数人与你一起认知方向,只有妥协才会使坚定不移的正确方向减少对抗,只有如此才能达到你的正确目的。”
总而言之,妥协和宽容是符合灰度管理思想的,它们用来团结人。而方向的内涵是指你面对目标的位置,节奏的内涵是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这就是灰度。
我是读了十遍《开放、妥协与灰度》后,才读懂任正非为什么一再强调灰度,“任何事物都有对立统一的两面,管理上的灰色,是我们的生命之树。”当我们领悟了任正非“灰度”的内涵,必然会对我们的工作和事业形成思想储备,并带来积极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