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考博真题参考书分数线
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考博科目主要包括:
(1)1101英语或1102俄语或1103日语
(2)2008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3)3040公共经济学
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考博的招生方式为:初审选拔+复试考核(包括专业笔试和综合面试)。招生人数为10-15人。根据育明考博十余年经验分析,通过材料审核是考博成功的第一步。那么,如何才能通过考博申请资料审核呢?主要是三点:一是本硕院校和专业,双非院校的学生就不要申请了,建议试试其他院校;二是研究计划和学术简历撰写,对于很多国外留学的学生而言,研究计划方面可能存在较大难度;三是科研经历和学术成果积累。
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博士生导师有:
行政管理:孙宇、汪大海、王洛忠、郑雄飞、魏成龙、张胜军、刘晓娟、耿骞、吴义熔;土地资源管理:董藩、田光进、周小平;人力资源管理:于海波、王颖;政府经济管理:唐任伍、章文光、王华春、卫志民、王宏新
二、2023年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政府经济管理考博参考书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等历年真题分析各位考生推荐参考书如下:
丁 煌:《西方行政学说史》(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李国正:《公共管理学》(第二版),首师大出版社,2022年版;
李国正:《公共政策分析》(第二版),首师大出版社,2022年版;
唐任伍:《经济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李国正:《公共经济学》,首师大出版社,2022年版;
高波:《中国财政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李国正:《社会研究方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李国正:《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辅助资料:
《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师大出版社,2020年版;
《公共政策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西方经济学:考研笔记,习题详解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电子政务》、《中国行政管理》等期刊近一年论文。
三、2023年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政府经济管理考博部分真题
1.乡村振兴
2.房地产监管,房住不炒
3.供给侧改革
4.威尔逊与古德诺
5.土地财政
6.放管服改革
7.外卖骑手
8.协同治理理论
9.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新公共行政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
10.公地悲剧、搭便车、囚徒困境等(参考李国正教授公共经济学)
11.区域一体化
12.财税体制、分税制改革与国地税合并(参考李国正教授中国财政学)
13.政府信息公开
14.公务员涨工资问题
15.公务员选拔方式:公选、考任制、聘任制等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博真题
1.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2.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与机制
3.论法治中国建设
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博真题
1.针对当前世界形势,身在其中,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结合科斯定理等理论模型,谈谈非真实世界的研究是否有意义。换句话就是说这些抽象出来的模型有研究价值吗?
3.僵尸企业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考博真题
专业一:
1.公共选择理论
2.信用在当代社会的体现
3.韦伯科层制组织为什么时效低
4.协同治理的基本理论框架
5.互动治理概述
专业二:
1.公共财政的税制
2.公共产品的外部效应
3.多元主体对政府治理的影响
四、当前考博备考常见问题
2023年公共管理类考博真题预测:
以下题目答案参考《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
1。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反腐败的经验和创新。
2。中国式现代化中政府现代化的标准及实现路径。
3。疫情防控中的中国制度优势。
4。新举国体制的内涵及实践体现。
5。数字技术对政府间协作的影响及完善对策。
6。数字政府(政府数字化改革)的内涵及构建路径。
以下题目的答案参考《公共政策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1。政策议程的内涵及设立的条件和障碍。
2。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的内涵及实现路径(结合政策工具)
3。公共利益的内涵及实现路径
4。规范财富收入与分配的途径及方法
5。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应该采用理性决策模型还是渐进决策模型?
行政管理系出题导师及研究课题:
杨冠琼
通过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研究政府管理创新的新思维新逻辑,政策创新源与创新演化,寻求政府治理有效路径。
汪大海
突出新旧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与战略,在新型城镇化条件下社会管理创新发展和升级的有效途径。
魏成龙
股权投融资(IPO、配股增发、股利分配、整体上市、买壳借壳上市、企业并购重组、MBO、杠杆收购等)理论与实践创新及政府规制。
孙宇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与“以互联网为对象、以互联网为工具”相关的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问题。
李秀峰
(1)探索制度变迁、制度移植、政策转移的分析框架,并运用上述理论研究政府创新的动因、效果及其影响因素;(2)研究领导力发展诊断工具,分析领导力对组织和社会绩效及幸福感的影响,探索领导力提升的路径和方法;(3)梳理行政哲学领域的公共性等规范问题,探索符合中国情境的行政价值及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