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到家科普丨憋回去的大便都去哪了?知道真相的人都再也不敢憋了..

2023-11-03 17:18 作者:帮您到家  | 我要投稿

大家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正在上课、开会

或者堵在高速公路上时

便意突然来袭

由于没办法马上解决

只能凭强大的意志“憋回去”

有时候憋着憋着

便意就直接消失了

后面也不会再想上厕所

那么问题来了

大便是如何产生的?

那些被“憋回去”的大便

最终归属是哪里呢?



01

便意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摄入食物经过口腔咀嚼后进入人体,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会初步消化,然后通过食管进入胃部。胃内的胃酸和消化酶再次消化剩余的食物,之后通过蠕动将食物推进小肠。在小肠中,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会通过血液运往全身,而剩余没有被消化和吸收的食物残渣最终便形成了粪便。


当粪便对直肠造成一定的压力时,便会刺激直肠壁的压力感受器,带来一定的神经冲动,这个冲动传递到大脑后,便会产生排便的感觉。



02

被憋回去的大便,最后都去哪了?




当出现便意后,到底拉还是不拉,通常都可以受到人们的大脑中枢控制的:

假若当时的情况是合适的,大脑中枢就会发出信号提示“可以拉了”,此时腹压就会增加,结直肠部位顺势收缩,肛门外括约肌舒张、内括约肌开闸,粪便就会从人的肛门部位排出;假若情况不允许,大脑中枢则会提示“不可以拉”,此时肛门外括约肌肉群就会用力收缩,把粪便憋回到乙状结肠,便意也会随之消散。


所以,那些没有被排出来的粪便,最终是会返回到人的结肠内的。



03

经常憋便,

会对身体产生哪些影响?




前面提到了,那些被人们憋回去的大便,是会在人体内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的:从直肠部位返回到结肠,当粪便回到结肠的时候,里面的水分会被重新吸收利用,这会让粪便变得更加干硬,久而久之,就容易引发便秘的问题


因此,如果一个人长时间有憋便的习惯,肠道蠕动反馈就会愈来愈迟钝,最终可能会导致顽固性便秘。


此外,憋便还可能给身体带来以下的伤害:


第一,增加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被憋回去的大便会变得愈发干硬,再想排出体外时可能会“很费劲”。过度用力会增加腹部压力,使得交感神经变得兴奋,血压水平升高,这一变化对于存在心血管病变的中老年患者而言,意外风险系数极高,分分钟会引起心源性晕厥。


第二,提高肠癌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粪便没有及时排出,在肠道滞留的过程中,其中的硫化氢、氨等成分,及大肠杆菌、螺旋体等等的病原体都可能会反复刺激肠道粘膜,进而提升结直肠癌等疾病风险。



04

什么样的排便频率及状态,

才是健康的?




由于受到年纪、饮食结构、体质、器官机能、生活习惯以及一些全身系统性疾病等因素影响,每个人的排便次数及频率都会有较大的差别。


临床医生一般认为,人一日排便的次数≤3次,没有拉稀、便血等问题,属于健康正常的;而每个星期有≥3次,便量也相当,也不算便秘,属于健康正常。换句话说,一个健康正常人,每个星期的排便次数,可以是3次到21次不等。


另外,人们排便的状态也能反映身体的健康情况。正常的排便应该是不会很费劲的,基本一到两分钟就能完成排出,且排出过程不会有堵塞、拉不完等感觉。至于排出的大便,正常应该是呈黄褐色或者土黄色的,形状像香蕉一样的条状。


内容转载自:家庭医生在线

到家科普丨憋回去的大便都去哪了?知道真相的人都再也不敢憋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