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成语是阵地、是乐园、是血脉

2022-06-02 07:06 作者:Sword0815  | 我要投稿

成语的使用变化


不知道喜欢看《成语词典》的学生多不多?

反正我就挺爱看。

倒不是现在爱看,

记得初中还是小学的时候,

总抱着看。

那个时候有一阵子不和小伙伴们玩,

自己独坐凉亭,

随便翻翻成语,翻着翻着,

觉得这个还挺有趣的。

每一个词都有一个小故事。


像…叶公好龙,说一个人叫叶公,他总把对龙的喜爱挂在嘴上,后来呢,天上的龙飞下来拜访他,龙头现于内室,龙尾拖于庭,

把他吓个半死。

谁说他真的爱龙呢!


还有揠苗助长,记得是二年级就学了,老师经常使用这个词讽刺学习着急的同学,

说他们“揠苗助长”,

不知道“循序渐进”。

不过,循序渐进好像是初中才“正式”学得?

那是做巴甫洛夫实验的的生物老师最喜欢说的口头禅。


在我们的学生时期,似乎认为“用成语是学生时代的事情”,

或者说“成语是老师的工具”。

现在看来不然;

社会上的人使用成语的频率极高;

频率高倒是咯,

但是他们为啥总喜欢乱用呢?


比如说,“破绽百出”,有的小孩子似的成年人总要读作po ding Bai chu?

故意把字读错,为的是博取大家一乐?

又比如,“春光乍泄”,

语出杜甫诗“泄露春光有柳条”,但是被有的人加上色情的标志,

甚至以之为电影名称,(系文化入侵或者乱用,不尊重古汉语)。


再比如“久负盛名”,是说一个人有着长期的(好)名声,

却被使用在酒水广告里面,说“酒”负盛名,

这样宣传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一利二害:

利于他们小单位卖酒;

损害了成语的社会价值;

酒卖得多了,饮酒者和酗酒者也多,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但是有的成语却用的妙,比如“默默无闻”,被卖蚊香的广告设计师写作“默默无蚊”,

既除害,又宣传成语,增加了寓意。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内部的第二语言,不容诋毁,更不能把乱用的符号做宣传手段,做电影名称、做广告牌、做酒、做色情,

那样只能在增加一个笑柄,

设计者最后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巧用得到的是荣誉,

乱用得到的是讥讽;

成语是我们的文学乐园,没有完全理解不能乱用,乱用的人在人们心中什么样的评价?

你们可以听听:

“二毛子、半吊子、老粗、小学没毕业… …”。

这总不好听吧!


成语是我们语言的阵地,就像英国人爱英诗,我们要捍卫阵地;

如果有带节奏、糟蹋成语的英国友人,不妨用英诗回敬他。

成语是血脉,让民族语言的的体魄焕发青春,

如果有二鬼子说外语比母语好,不妨回敬他们,

问问他们祖辈的坟墓在哪里,

血管里流淌的是什么血?


成语是阵地、是乐园、是血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