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多所高校考研分数线下降!
2023年考研国家线和部分高校的校线陆续发布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今年的国家线和部分学校的校线
多个专业出现了“跳水”现象
-01-多数热门学科国家线降幅较大
国家线下降学科
对比往年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专业考研的国家线都有所下降,一些热门学科分数线的降幅较大。
例如学术学位类中的经济学下降了14分,医学(不含中医类照顾专业)和管理学下降了13分,理学和中医类照顾专业下降了11分;专业学位类中的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专业下降了14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中药学专业下降了13分,中医和工程管理专业下降了11分……
国家线持平学科
一些专业的国家线与去年保持一致,例如学术学位类中的历史学、工学(不含工学照顾专业)、工学照顾;专业学位类中的文物博物馆、建筑学、城市规划、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交通运输。
国家线上升学科
部分专业的国家线仍在上涨,例如学术学位类中的哲学、艺术学和体育学;专业学位类中的审计、体育、会计、图书情报和艺术。
-02-清华等自主划线高校公布复试线
继国家线发布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自主划定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的高校,也相继公布了本校2023年考研复试分数线。与2022年相比,复试分数线也出现了明显下降趋势。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公共卫生专业学位复试线从359分下降到315分,下降44分;应用心理专业学位从386分下降到350分,下降36分;金融专业学位从403分下降到369分,下降34分。此外社会工作专业学位、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等专业均出现下降20分以上的趋势。应用统计专业学位复试线虽然较去年下降15分,但仍以405分成为清华大学复试线最高的专业。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学科门类/专业下降幅度多为5-10分。而应用心理硕士专业学位从355分到395分,上涨40分,成为上涨幅度最大的专业,同时也是北京大学复试线最高的专业。
-03-分数下降的原因
分数线下降,原因是什么?一位大学招办主任介绍了其中的原因。今年的考研分数线下降,很大原因是为了避免大量的研究生招生调剂工作。
一位考生,报考名校研究生,考生要先过国家研究生复试线,再过34所名校自主划定的分数线,很多名校还设置了学院线,最后考生才能成功进入复试。
而报考一些普通院校的研究生,一般只要过国家线就可以参加复试。
通俗地讲,名校一般希望国家线越高,这样能尽量招收一批成绩好的考生。但国家线提高,意味着一些普通院校,招不到足够的研究生新生,因为国家线太高,很多学生被拦在了门外。这样的后果,使这些普通高校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做好研究生招生的调剂工作。
降低国家线,将意味着普通高校能吸收到足够多的生源,不再需要调剂。这也意味着今后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更加理性,不要一味冲刺上名校,将调剂作为保底手段。
今年分数下降,并不意味着考研热度下降
今年有400多万学生报考
创造了报考的新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