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奥特曼总是被神化?

2021-08-13 15:44 作者:RODILOCK_藤伊村樱  | 我要投稿

其实这么久了,大家可能都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总是奥特曼被神化,假面骑士怎么不会,超级战队怎么不会,金属英雄怎么不会?

四大国民特摄里面,在中国互联网上,貌似就只有奥特曼一直在被造神和被拉下神坛两种大起大落中反复横跳。

最根本的原因,主要还是情怀和质量。奥特曼这个东西,基本是小孩子最早接触到的巨大英雄,也是很多特摄人最早接触到的特摄作品。从小看到大,多少都有特殊情怀,而且一直到现在,持续在电视台播放的特摄也就只有奥特系列一个。

而且就特殊技术上,特摄含金量最大的可以说是奥特系列,金属英雄,超级战队,假面骑士以此类推。其中在特摄英雄这个门类上,奥特曼可以说是特摄部分质量最高的,就这点,也让他在多少懂一些特摄的大友群体内,有着比其他系列更高的地位。而且在特摄英雄当中,怪兽在奥特系列当中也占很大地位,又有怪兽,又有英雄,无疑又吸引了老派特摄(SF,恐怖,怪兽,妖怪)爱好者和超英爱好者的目光。

(哥斯拉系列不在群聊之内)

而且更别说一直在新生代之前,奥特系列的本篇(文戏部分)一直是四大系列的顶端,他的剧本质量相当高,虽说是子供作品,但是却有着当时创作者隐含的私货,参加剧本创作的剧本家也都是毕业于高等院校的高材生,实力可见一斑。

过硬的素质自然是奥特系列备受青睐的原因,但不是他被神化的原因。

神作这一词汇,现在更多的意义上已经成为了贬义词。

前几年,其实也就是时王之前,特摄区的霸主一直都是假面骑士系列,因为假面骑士是最处于特摄节目和普通日剧的中间值,一直追求年轻人所热爱的潮流和时尚物件,再加上可子供可大友的周边设计,还有登龙门的清一色俊男靓女,假面骑士虽然不像是特摄节目了,但是凝聚了一切破圈还有吸引新人入圈的可能性。

但是众所周知,假面骑士的大热也就是吸引了一批只玩玩具不看剧的玩家,还有一些同人女粉,或者追星族,以及很多没长大的玩梗小鬼。

没人真正意义上神化假面骑士,因为它不具备童年债,而且他也确实没什么能拿出来单独提的深度,哪怕是日本人做节目,讲特摄,讲到假面骑士也都是以“特摄英雄”去介绍,而不是去介绍他有什么特摄技术。像雨后访谈秀这种,更多的还是官方带着玩骑士烂梗,找拍摄穿帮和漏洞。

假面骑士系列抛弃了传统性质的东西,很多被背叛的大友只是报以路人态度,不停的跟着潮流创新,慢慢的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所以他不需要群众基础也可完成自我升华,但就是这一点,收成好的时候赚大钱,好口碑。收成差的时候,人员大量流失,听取骂声一片。口碑大幅度下降。

导致现在吹一下奥,总要拉出骑士来踩一脚,不管他们到底有没有看过近几年的骑士。

战队就更不用说,如果说骑士太过于追年轻人的潮流,战队就直接下沉到了三四线年龄层,目标成为霓虹国三四岁少年的知心朋友。

特别是近几年的战队,越来越有只面向低龄观众的下沉路线,这导致国内的观众普遍看不上战队,或者对战队不感兴趣,虽然喊着“战队才是亲儿子”,但实际上没看过几集新战队。

金属英雄就更别说了,属于彻底的大友狂欢,不然就是一些较年轻的特摄发烧友想着看些质量不高的个人汉化来补番,基本出了联动新作,很多人更多是不懂什么叫经典,什么叫真正的致敬,在那里展现自己到底有多么的可笑。

圣刃说不上多好,但肯定现在也不是那么差。但很明显的是,舆论已经不再帮着假面骑士了,再加上舆论的发源地B站这里没有东映作品的版权,缺少大量优质二创和影评,更多人投奔

奥特系列的二创,导致假面骑士现在缺少帮他挽回口碑,或者说是带神作节奏的UP主现在都在想着怎么带奥特曼的节奏,假面骑士主导舆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大量的营销号和其他大V在前两年泰迦,泽塔接连火出圈之后,纷纷认为奥特曼有捧的价值,首先国内一向喜欢把穿皮套的都一律当成奥特曼处理,奥特曼也是中国的国民形象,根本就没几个圈外人认识假面骑士是谁,奥特曼在国内的国民度,是他为什么能凤凰涅槃的根本原因。

很多UP主会揪着圆谷拍片多么不容易,多么花钱,各个剧集的深度多么深刻,圆谷到底有多么“爱国”,或者直接一句“变成光”直接打动你,让你把“奥特曼永远的神”“你永远可以相信圆谷”打在公屏上。

只要你夸奥特曼,我们就是好朋友。为了生活,更多的特摄区UP主,公众号都加入了夸夸阵营。一时,新生代和迪迦,赛文成为了被夸的重磅戏。

很多圈外人诧异,奥特曼的特效怎么可以突然间这么牛皮,所以就爱上了。或者三四年前还抱着电视机看奥特曼的中学生,本来觉得奥特曼特幼稚,一看网络风评变了,看奥特曼不丢人反而成潮流了,对外说自己看奥特曼脸上特有光,也纷纷加入夸夸大军,实际上他们真正用心看的也就只有后半段的特摄部分,要真的用心看了,怎么那些吹新生代的,袒护新生代的还逮着泰迦黑呢?

说白了,还是以前“五毛钱特效”的印象过于深刻,让路人粉都认为奥特曼造价低。国内代理也是推动神化的一大原因,因为代理商在大陆地区推广的新作,让更多路人也看到了现在新出的奥特曼,自然而然破解了“五毛钱特效”的印象。甚至我哥哥在泽塔热播的期间还发来问我“奥特曼什么时候特效这么牛皮了?”

我们最初看到的奥特曼,都已经是21世纪初了,21世纪去看20世纪中后期的作品,自然对于很多人而言是“五毛钱特效”。我高中的时候,舍友问我“为什么奥特曼拍的那么假现在还在拍。”我说,“其实你看到的大部分都是70年代的作品。”她就无话可说了。很多人看迪迦的时候都还是小孩子,看不出来好赖,长大一点后,又有着批判自己过去的中二病老毛病,认为自己长大了牛皮了,看不起小孩子的东西了。但他们实际上都没有接触过近几年的奥特系列作品,没有察觉到奥特曼在特摄上的技术进步。

甚至很多人看假面骑士,也不看奥特曼,认为奥特曼还是70年代的样子。

奥特曼在网络上的评价逐渐翻新,不再是低成本作品的代表,而是新生的话题作品。再加上很多中学生其实挺喜欢看奥特曼,但是迫于形势或者觉得自己长大了,就放弃了。现在风评一转,这是自己能够“捍卫”自己爱好的好机会,所以一定要把“奥特曼幼稚”这种思想彻底打倒,把“奥特曼不是子供向,是成人向,你们成年人都看不懂”的概念推出去。

这其实很不理智,但确实00后和05后都是这样做的。

(不吹不黑,我就是00后)

主要是00后刚刚成年没多久,05后还都是子供向的受众范围内,你能指望这两拨人有多高的思想,那是不现实的。

一些艺术生可能提前经历了社会的磨炼,比起教室里读书的文化生要有社会经验,早很多年成熟。但是绝大多数的00后,都是吃着书本长大的,没接触到什么东西,所以对于二次元和特摄这种自己喜欢的东西,觉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也没有看过什么多优秀的电影,别说电影了,优秀的特摄作品可能都没看过几部,看片量不够大,而且也没特别了解过特摄的常识,但是由于中二病和青年特有的自大心态。毕竟在所有人都在玩游戏或者闷头学习的时候,我会上网了,我认识了一群大朋友,我们是未来的希望,国家建设都得听我们的这种思想在作祟,青年人的狂妄,也体现在对于特摄不懂装懂身上。

别的不说,就说多少人提到金属英雄,都认为不是一个系列,还说什么“这是爱好者自封的”。

有多少人认为四大国民特摄系列里面没有金属英雄,认为有哥斯拉和牙狼。多少人因为牙狼和奈克瑟斯,赛文X而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看的是面向成人的成人向作品,多少人认为奥特曼和哥斯拉是圆谷英二导的?

怎么说呢,这点以后有机会还会再讲,日本对于面对未成年人和二次元产业相关的作品,有子供向,少年向,青年向三个主要分级。

其中四大特摄都是子供向,子供向主要是学龄前儿童到初中生。

少年向多数是漫画还有少儿动画,主要是初中生到高中生。譬如名侦探柯南就是少年向,别在那扯是什么子供向了。子供的你可以看人家少年的片,但是别装作少年说少年的话。

牙狼,赛文X这种深夜档,amazonz这种网剧,没有R18内容的一律都是青年向。是高中生到大学生,成年人也可观看的类型。

你们所提的什么奈克瑟斯牙狼是成人向,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们,在日本成人向只有一种作品分类,那就是男男女女的限制级电影,桃色版本的R18。你以为你是在夸,实际上你是在损。你造出来的神,也不是雅典娜而是厄洛斯。

我不是说在日本就没有这种想法,这种想法其实是日本传进来的。在日本有“再评价”这一说法,声名狼藉的昭和二期也就是靠再评价热潮才得以恢复到现在的风评。就是原本你认为不行的东西,再度用如今的视角去剖析,赋予它新时代原本在当时未能发掘的价值。奥特系列和假面骑士系列几度复活都是托了日本本土“再评价”浪潮的福。

日本现在也很注重给大友写特摄书的方式,因为在日本的大龄特摄宅和研究者确实很多,研究者变成研究家之后,就变成了新一代给大友写特摄书的人,代代相传。但激起读者对特摄的回忆以及再评价,不代表赋予它本身就没有的意义或者价值,或者说看不起子供向的标签。相反,正是因为它们是子供向作品,才值得如此研究和反复品味。

日本人的核心思想是“子供向的作品长大了也可以这样去看”“我小时候居然看过这么出色的作品”“这种东西真的敢拿去给小孩子看啊,有勇气。”

(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孩子们看这种东西都是躲在窗帘后面看,没什么精力去看剧情。或者只在乎打斗,有时候迟到了没看到剧情,也没办法看重播。)

我在13年,应该是播铠武的那一年,吸引了大量刚刚上网的00后第一次正式追假面骑士的新人,我也是其中之一(但是以前在模玩杂志上看过,也买过碟)。当时做字幕认识了几个也看特摄的人,在此之前都是小学生QQ也就用来种菜偷菜,甚至都不怎么聊天,因为确实用不上。

当时在空间里看到这么一条,主旨也就是说“看子供向特摄有什么多自豪的,非要把子供向去子供化,想着多高大上。如果是看子供向的话,就默默地看去吧,有什么好宣扬的。”

我当时还不是很理解,但是觉得很有道理。

就现在来看,我百分百赞成这句话。

在日本,截止到现在,二次元和特摄宅仍然保守偏见,特摄GAGAGA里也描述了特摄大友的艰辛历程。特摄不是二次元,但是你要是公开的话,有可能就饱受偏见,有人会觉得漂亮的OL为什么会喜欢看骗小孩的玩意儿,会觉得威猛先生为什么会对玩偶娃娃情有独钟。

(不过我活这么大,一直都是公开特摄宅,只要认识我,就知道我喜欢奥特曼,我觉得无所谓,不觉得看这玩意儿多高大上,也不觉得多卑微,总之藏着掖着自然很累。)

但是特摄宅自己也知道这种东西,是放到心里的,而不是天天拿出去“炫耀”的。不会在任何地方都不合时宜的刷特摄的梗,也只会穿着相关服饰去特摄宅聚集的地方,不像国内一样,觉得自己有自由,做什么都理所应当。

子供向作品没什么低级的,也不是什么说不出口的事情,而且更因为是子供向作品,先代staff倾注心血,以少年向的目标去写子供向的剧本,把作品塑造成老少咸宜的佳作,向孩子们传达自己的时代讯息,这才是更伟大的事情,我觉得比起现在这种明明骨子里是子供向,

却不思进取,千方百计想着怎么蹭成年观众钱包的作风要好多了。

更别说现在贴吧和B站活跃的用户,很多都是子供向的受众群体啊。你有什么可瞧不上子供向的?

把奥特曼神化,就有很大一部分目的是迫切的想要奥特曼去子供向,把它包装成“全年龄”和“成人向”,或者歌颂什么“黑深残”,把正能量,对小孩子有教育意义的特摄作品当成给自己无聊的虚荣心增加自信的宣传品。

你以为这样的神化是在为奥特曼吗?实际上只是在为你自己而已吧?

为了给自己现在还在看奥特曼找理由,为了凸显自己看奥特曼,自己多有品味多有气质而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但是奥特曼需要这样吗?

奥特系列不靠你做黑深残宣传,也是小孩子的好伙伴,光靠小孩子也能生存得很好。

更别说13-15岁的你,本身也就是子供向里的子供。

还有什么拿奥特曼哲学化,或者什么各种学术化的人,我觉得实在是烦和不理解。说实话,这就是五六年前空间里面刷“有一种光是奥特曼”和“奥特曼不幼稚,xxxxxx….”的小屁孩长大了,学了点哲学和社会学就开始装大尾狼想着强行套关系装深沉了,这种其实是最低级的神化,在那种视频里刷着永远的神的人,估计压根也没读懂奥特曼是个啥吧。

反正,特摄区里懂什么的人都有,没有懂特摄的人我觉得也不为过。

日本不是没有这样的著作,但不会无中生有,他们会从设定还有拍摄背景当中引出对社会和和平的探讨,从而体现出奥特系列基本的深度。

有深度归有深度,但你不能乱编啊。搞不好哪天影评个猫和老鼠,都能挖掘出美苏冷战或者生物进化论或者弱肉强食的内涵吧。

为什么神作成了贬义词,因为过度的神化而捧杀,譬如对曾经的“被迫神化”的泰迦的网络暴力,对一部回归昭和原点,本身就是硬派SF单元剧的作品,非要挑刺说主线有问题。问题在于,日本根本就没有主线这一说法,我们研发出来可以方便自己总结,但是不可以拿着这个去对本就不存在主线这一概念的日本作品去“道德绑架”。

而“你英下台”“拒请鹤野”以及“巨人烂尾”引发的“巨人正统在圆谷”,“看看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更是把圆谷和他的奥特系列推上了风口浪尖,前有小太阳傻事这样的营销号挑理让奥特系列背上偏右的帽子,后有大批拥护者称赞圆谷是个反战公司,称赞他多么高尚,多么亲中。

问题在于,人家是个商业公司,昭和和平成的公司高层早已大换血,圆谷家族也被踢出,且不说商业公司的高层和作品的制作组本就没有直接关系,商业公司和商业作品的本质目的也是在于赚钱,而不是搞世界和平事业。

圆谷商业公司的一举一动都要被圣人盯着,这就是神化后的反噬。

问题是神化他的人也好,反噬他的人也罢,基本都是白嫖的。圆谷没靠他们赚到钱,反而因为他们口碑烂了一大截。

譬如前阵子有名的鹤野刚士回归事件。

我们这里经常喜欢把一些功劳全部揽到一个个体身上,譬如一场战争的胜利归功于将领的卓越领导,一部作品的成功归功于一个导演。但是日本特摄和动画,导演最起码也有三四个,剧本家数量更多,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风格,这才是乐趣所在。而不是能够直接归功于圆谷这家公司,或者是某个导演的。

同理,错误也不是一个人的。再者说,作品的好坏影响,和主要负责著作权还有商业运营的圆谷公司也没什么关系。

所以夸谁骂谁这个东西,就记住一点,精准到人,啥事没有。

圆谷没必要被神化,奥特作品也没理由被神化,圆谷是在日本市场的基础上兼顾中国市场,

奥特系列是在子供向的基础上顺带着捞一把成年人的钱。

神化他的你们,无论是年龄层还是国籍上,都是顺带的产物,有你没你都没差。

最后说说为什么新生代这些年来也逐渐被神化。

毕竟新生代就是奥特曼被神化的导火索,在此之前,00后不了解的也就看过个迪迦,90后最多能数清楚奥特六兄弟有谁都不错了。因为很多人只看过迪迦,再加上平成三部作质量都很高,所以迪疯和盖吹就涌现出来了。千禧年最初的那几年,奈克瑟斯在华人圈流行起来,奈疯也就此涌现。英雄这首歌不必多说,剧情虽然有些黑暗,但那几年本身就流行在少年向作品里套这些东西,更别说奈克瑟斯本来也有很多正能量的东西,可是奈疯的主旨就是让奈克瑟斯扛着成人向大旗,致力于让奥特曼走向十八禁。

雷疯自不必说,毕竟上译一直是90,00后两代人的童年。其中雷欧的存在感最高,因为小男孩本来就会中意于体术优秀的英雄,会对其产生崇拜,日本也是有很多因为雷欧所以习武成为武者的人。因为雷欧很能打,再加上雷欧当时流行《日本沉没》,剧情确实有黑残的味道,让人有一种他很成人的错觉,雷欧这种鼓励男子气概的作风,吸引了很多人成为雷疯。

疯和吹就是神化后形成的群体,这些群体经常捧一踩一,譬如雷疯踩得就是泰罗,迪疯盖吹踩得就是戴拿和高斯,奈疯踩得是赛文。

在长达多年的多疯多吹统治下,新生代崛起了,涌入的大量新鲜血液,一代更比一代强,迪疯雷疯盖吹奈疯加在一起都打不过新生代吹。其实银河开始的前几年,新生代还只是在特摄圈里有讨论度,一直到欧布之前,新生代的评价都很差。但是很快随着引进和同步播出,更多新人通过新生代了解到了奥特曼,并加入了这个圈子。

因为本质上他们就没有看过以前的作品,甚至连奥特曼有多少个都分不清,他们也只看过新生代,由于是新生代入坑,所以对老作品无感。会吐槽新生代的人,都是被早期作品所着迷,并且从小看到大的人。譬如我第一次感受到昭和作品的魅力,就是我小时候看DVD的《苏醒吧奥特曼》,这电影是96年的总集篇,我当时以为里面的场景真的是96年新拍的,因为他的逼真度真的让我感觉这不像是66年拍摄的作品。但是对于老作品,甚至是对于新生代之前的作品,他们是没有这个特殊情感的,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看过,他们第一次接触奥特曼就是通过新生代,他们有千百种因为画质,因为年代,因为没有帅哥,没有CG特效而不去看老作品的理由,但仍不妨碍他们反驳说新生代缺点的人,即便他们没有任何特摄底蕴。

也正因此,他们会视那些批判新生代的人为眼中钉,甚至故意挑事,带节奏,以“你引战”为理由四处开火,觉得自己被这个圈子奚落了,觉得其他人瞧不起自己,觉得自己喜欢的东西受到了迫害,觉得和对方没有共同语言,所以就结合只看过新生代的人组成自己的阵营,开始为新生代发声。

虽说新生代有很多优点,也不必说“梦比优斯后无奥”来调侃,但是新生代多是一针见血且招招致命的原则性错误,这导致作品的完成度一直不高,虽然近几年有所进步,但是特利迦很明显又退步了回去。所以批评或者点评新生代的居多,但是新生代吹自然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你不喜欢新生代,那就是昭和遗老,只要你批评新生代,你就是见不得新生代好,见不得奥特曼好。

他们逐渐组建起自己的粉圈,颇有追星族之势。有人说这是饭圈,但实际上同人女粉和粉新生代的女生们,并没有男粉那样强大的战斗力,天天奔着为新生代而出征的,多是男生,至于为什么说是男生,因为想也知道能干这样的事,不是生理未成年就是心理未成年。

为什么没人喜欢神化作品的人,因为他们的神化只会建立在控评,集体人格攻击反对意见,以及建立在贬低其他作品的基础上,给本不配拥有这么高声誉的作品捧到那么高的高度。譬如神化泽塔要踩泰迦,神化罗布要踩雷欧。而即便该作品非常优秀,也硬是要踩一下其他的作品体现自己多有品味,譬如神化迪迦,盖亚要踩戴拿,神化雷欧要踩泰罗,神化奈克瑟斯要踩高斯….

但归根结底,互联网擅长造神,更擅长毁神。更别说互联网本就是没有记忆的。有些人只是希望神化某个东西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也是他们神化圆谷,神化奥特曼,神化特摄区UP主的理由,有可能前阵子还在吹谁谁谁,马上就会成为众矢之的,马上就成为千古罪人,这就是他们毁了一个神,但是倒下一个神,还会有千千万万个新神站起来,继续被他们供奉。

毕竟,小孩子就是希望自己喜欢的东西成为独一无二的,成为特殊的,不可逾越的。

我们可以理解这种心情,但只希望最起码不要影响到其他人。

特摄区的造神之路,还会继续持续下去。



为什么奥特曼总是被神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