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抢不到退烧药?什么时候才能买到?10分钟击碎你的缺药焦虑!【洞察社会系列

难道不能提前生产大批感冒退烧药吗?非要让我们抢?不早计划准备?
这样的紧缺结果,几乎是必然的。
实际上,12月7日的发布会上,就已经通报这样的信息,表明我们已经对这种状况有所预见,并且给了适当提醒:“相关的药物在新冠治疗过程当中是不可或缺的,已经要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要加强对这些对症治疗的药物以及抗病毒药物,包括中药、西药和抗原试剂进行一定的准备。”
放开几乎必然会迎来药品需求高峰,这可能不少人在此之前都能预料到,那些投资者、药企生产厂家就预料不到吗?更何况国家已经有所提醒了。
哪怕当局提醒各大药企、医院要做好准备,药企也不会贸然大批生产。
为什么?
药企第一负责对象是自己。他们首先必须要考虑的,是自己能否活下去,而不是我们是否缺药。
要多生产多少?多生产的部分一定能卖出去吗?卖不出去怎么办?
药企每一笔大投入都事关存亡。
他们必须知道较为真实的需求量,才能做出合理、有计划、不会让自己倒闭的增产反馈。
疫情三年以来,许多人对未来规划都持谨慎态度,药企也一样。
为什么短缺药物在全国都延续好几天了,还没有快速缓解?
因为每个药企,几乎都会有自己成熟的供应链、经销商,经销商再转给终端药店等。终端药店的缺货信息传导给经销商,经销商再传导给药企,药企再综合自己所有经销商的信息综合制定增产计划,这个信息传导需要时间。
此外,药企增产也要时间,这不是一个简单“加足马力生产——药品快速到达终端”的过程。
药企在收到如此庞大的增产信息之后,第一反馈也多半是“怀疑、谨慎”的态度。
于是现在很多制药厂都定出了“铁律”:因为疫情加班生产的产品,原则上不准退货。
而且,很多药企并不考虑增设大量设备用以生产布洛芬以及感冒药。
为什么?
一是因为利润率低,竞争激烈,国内产量本就不小。
对许多药企而言,布洛芬等产品的营收额,甚至占比都不到10%,现有产能也足以应对突发情况。
二是因为增加设备并不是明智之举,等过了这一两个月的高峰期,多余的设备势必会砸自己手里。所以如今许多药厂都采用了在现有基础上“三班倒、24小时生产药品”的策略。
难道我们的命不重要吗?平时你们赚钱,现在让你们花点钱增设设备怎么了?
如果有大量药企响应号召,真的增设大量设备生产这些药品,试图抓住这一波红利赚一波,多半会血本无归,且让整条产业链产生漏洞。
现在很多实体产业生产,多半不会现结,药企要生产药品,还要往原料厂购买原料,而后再制作药品,而增加设备,就需要向银行大批贷款,两头欠债,一旦到期收不回来,就是整条线路破碎,药企和原料厂都岌岌可危,应对危机,就需要裁员、失业问题严重,银行收不回来钱,又会增强金融风险。
大范围失业则会导致社会不轨事件增加。
不理性地狂热生产、不顾一切地增加设备,不一定是好事,反而会导致更多社会问题。
药企怕货都砸手里、影响自己正常运转,经销商也怕,所以他们也会更审慎地进行采购与统计,会更理性一些,而理性的完成本身就需要时间。
但目前已经有很多药企表示,已经在全力投入生产,满足药品供应,这是好事,但生产到终端,同样需要时间。
药物生产完成后必须经过检验测试,必须保证药品合格,才能进行销售,业内人士表示:
大多数口服类药物的检验过程需要5至7天。此时,这批药物处于“控制状态”,公司会先将每日的产量,报给当地药监局、工信厅以及公司内部销售系统。
这是为了让合格药品送入消费者手中、并且尽可能降低风险的必经之路。
这批新生产的药品会到达消费者手中的周期时间。
12.7日放开,诸多药企在7天内完成了信息流通过程,通过终端与经销商知道了比较具体的需求量。
于是12.15日开始,诸多药企都表示自己已经在24小时紧急增产。
而生产完需要5-7天的检验时间,把药品运输分发到全国,需要2-3天时间。
又因为现在是感染增长期,很多快递小哥也阳了,要休息,很多地方物流受阻,耽搁一下,估计又是两三天,各地物流应该会首先解决药物运输问题,把现有运力多用到紧急货物运输上。
到大概12月25前后的时候,第一批药品就会抵达,当然这个时候缺药问题尚存,多半会经由各地相关部门安排,呈现按需严格限制性购买的销售方式,但此后,药品也会源源不断的供应起来。
我们有望在12月末,1月初,就至少可以通过按需严格分配销售,或者线下诊疗站针对性问诊开药的方式,买到自己所需的药品,但可能还有所紧缺,而增产过程继续持续,大概在1月末、二月份,我们就可以大致解决好全国缺药的临时状况。
至于生产的药量够不够大家使用,这一点更无须担心。
恰好我国就是布洛芬、扑热息痛这些退烧药的生产大国。
这一问题国家也在快速处理中了,目前苏杭等地,已经把不少核酸亭改造成了发热诊疗站,每个诊疗站都配备“一医一护” ,都配有感冒药退烧药,从诊疗、开具处方、到完成配药,整个过程10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就是为了解决大家的难题,这一措施也有望逐步推广开来。
1、短期紧缺必然会发生,但这一问题很快就可以被解决。
2、我国感冒药退烧药产能充足,短期紧缺只是因为恐慌支配下过量囤药的小事故。
一是不要因为缺药过度焦虑,二是没必要大量囤药,如果一月份我们就可以逐渐解决紧缺状况,你更没必要在1月份药品供应时没事就抢药,自己留一两盒备用就行,之后基本想要就能买到,把药留给急需的人。
心中有谱,就不会太过焦虑恐慌。
抢药乱象。
有人在网上晒自己抢了多少药,一脸兴奋。
还有人跨省抢药,跑到小县城里面,用差评胁迫,让骑士把小县城的药都扫荡给自己,让小县城很多不擅长网购的老人小孩,都陷入毫无办法的窘境。自己囤一大堆到过期都吃不完的药。
甚至现在很多国外的药都被我们抢缺货了,还有一批黄牛开始囤货倒卖退烧药,翻100倍卖药。
短期紧缺是必然的,这个问题也必定会解决,但一定有抢不到真的感染缺药的人,他们一定比我还有5颗布洛芬的状况更艰难,我希望自己不抢,至少可以让一个急需的人抢到他急需的药品。
那些疯狂抢药又沾沾自喜、囤货倒卖趁机发国难财的人固然让人寒心,但也有人会在紧缺时刻坚守住底线。
大家不要因为一场短缺,就被寒了心,失去了对人性的信心,的确,有让人阵阵恶寒的事情发生,但在我们的世界里,也从不缺少动人的时刻。
疫情三年来,那些让人恶寒的事情,从未阻挡住中国老百姓散发自己的人性温暖,而我们也正是在这样互相映照的光亮与温暖下,得以走过曾经最艰难的时刻,未来,也必然如此,请保有希望与信心,在面对扑朔迷离、不知前路如何的未来时,希望与信心,就是最重要的东西。
如果冷风瑟瑟,就让我们相拥取暖,如果寒夜漫长,就让我们一起携手度过。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