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星工厂】PYmod上手指南2
上一期主要写了PYmod的安装以及游戏性,这一期谈一下个人理解的PY通关思路与物流问题
(省流:要拼劲全力降低ups消耗)
上期传送门【异星工厂】PYmod上手指南

首先有个问题:异星工厂原版如何通关?
除了某老哥纯手搓通关外,大部分玩家都是靠组装机实现自动化来通关的。而自动化又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生产问题与物流问题。
原版的生产问题好说,面多加水水多加面,无脑往上怼组装机化工厂插件塔就行。而物流问题稍微有点复杂,毕竟异星工厂提供了传送带,火车,机器人多种物流方式,需要根据各个厂区自行选择最适合的物流方式。
根据这三种物流方式,可以开发出多种物流结构。目前比较常见的有黑盒(小作坊),总线,火车棋盘格,纯机器人运输等。
黑盒(或者说黑箱)原本意思是不需要知道内部结构就能使用的东西,就像我正码字的这台笔记本,我不需要知道它工作原理就能用它写论文。放在异星工厂里,就是一个不用管内部结构,我只要知道输入和输出就能用的厂区。最简单的黑盒就是单台组装机:我不知道它怎么加工的齿轮,但我知道喂给它铁板就能给我齿轮。多台组装机通过传送带,火车或机器人以物流关系连接在一起,只要能保证稳定运行那也可以成为黑盒。比较出名的有Mark416的462工厂

但是,所有黑盒都面临一个问题:如何供应原材料与输出成品?462工厂一般直接把火车站与研究中心放黑盒里,依靠火车供应原材料并直接输出科技;而一些小型黑盒大都靠传送带来供应,输出瓶子或中间材料。为了解决黑盒外物流,总线结构应运而生:许多排平行的传送带,每条传送带负责运一种材料,需要什么材料就直接用分流器从总线上接一条下来。

总线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通俗易懂,方便扩展。联机时搞个总线结构能明显缓解高血压。但缺点也很明显:运力低,大量货物供应时经常要十几二十条传送带运,造成摇匀困难;难以应对多对多的物流情况。为此,需要大运力的工厂往往采用铁路棋盘格来供应原材料并运输成品。棋盘格的核心是一套高效铁路网,通过火车来将材料运输到工厂各处。任何地方需要材料都只需要放个车站,依靠火车就能把材料送到。它的优势是可以模块化,也就是我ctrl C V铁路线就能随意扩大厂区,而且运力够大,还能处理多对多的物流情况。
火车棋盘格与传送带总线有一个共同点:将物流问题拆分成黑盒内物流与黑盒外物流,并主要解决黑盒外物流问题。我们暂时把直接对接组装机的黑盒内物流称为一级物流,黑盒外给黑盒供货的结构称为二级物流。
由此引出了一个新问题:我设计黑盒时,哪种材料需要走二级物流,哪种材料只走黑盒内的一级物流?比如说,上边的红绿瓶黑盒,我可以把绿板组装机集成进黑盒内部,也可以单独造一个绿板黑盒,生产的绿板通过总线供应给红绿瓶。那我应该选择哪种物流方式呢?
我们再引入一个新概念:高内聚与低耦合。这本来是程序猿的术语,高内聚意思是模块内部各个元素关联性高,低耦合意思是模块之间关联性低。现在,把“模块”一词替换成工厂的黑盒,是不是有想法了?
但是,为什么工厂也要遵循高内聚低耦合?因为二级物流往往比一级物流更消耗电脑性能,低内聚高耦合往往会导致一个产品的物流过程特别长或者二级物流用的太多,要消耗你电脑更多电量要消耗电脑更多性能,从而导致ups提前下降,实际产量降低。而且越到后期,内聚度低的模块扩展起来越费劲。比如我扩展红板产量,低内聚的话我得扩绿板厂,扩塑料厂;高内聚我直接再复制一个红板厂再多放几个矿机完事。低内聚高耦合的危害在小厂一般不明显,但对于千瓶大厂与PY档却是致命的。
除了绿板,红绿瓶生产还需要铜板与铁齿轮,铁齿轮需要铁板。而绿板生产也需要铜板与铁板,生产出的绿板又被绿瓶需要。那么根据高内聚低耦合原则,绿板与红绿瓶关联密切,两者应集成进同一个模块。

不过实际操作中,由于绿板不仅被红绿瓶所需要,还被其他一众产品所需要,因此有时候仍然会把绿板厂单独拎出来。这虽然违反了高内聚低耦合,但厂区更容易布局,适合新手与一些小作坊。
最极端的高内聚低耦合,就是以462工厂为代表的全集成黑盒,将整个厂区都按照黑盒来设计。

对于PY来说,其物流量与物品种类都比较大,如果单纯用高内聚低耦合来判断,虽然设计完成后扩展操作方便,但由于其厂区往往会特别大,设计起来非常费劲甚至理论上无法完成。因此需要发挥总线等二级物流的作用,牺牲部分高内聚低耦合来换取黑盒模块的可设计性。比如原版的绿板配方还算简单,但PY绿板几十道工序,要追求高内聚低耦合的话每个要绿板的黑盒内都搓一个不同产量的绿板产线。。。想想这恐怖的工作量,我要是这么干我肯定是甲流烧糊涂了。
因此99%的PY档都是集中生产绿板(剩下1%没搓出绿板)再通过二级物流将绿板分发到各个下游黑盒。这样虽然会额外损失一部分电脑性能即ups,后期扩展也要多浪费点时间,但跟省下的搓产线的时间这点不值一提。
(当然把铁浆05这种玩意丢上二级物流纯纯没事找事了,虽然要部分无视高内聚低耦合但那种中间品上总线也不能节省多少设计时间)(不幸的是,原版大部分产品都属于铁浆05这种玩意,所以一般工厂老手自己玩时也不怎么用二级物流了,直接传送带拧麻花)
对于PY绿板这种需求地方特别多的材料,大都是这样处理。但是,PY的某种物品除了需求配方特别多,生产配方同样五花八门,还有很多是作为副产出现的。比如说石矿,我可以通过挖矿获得,可以消耗铁棒直接钻井,可以作为矿石处理的副产出现,还能用沥青灰尘等烧制石砖再破碎获得;需求端则是多种生物养殖+石砖+碎石+盐水等(即“多对多”中间品)这种材料仅靠黑盒内物流是非常难配平的(或者不得不浪费),必须要在全厂视角下进行平衡,也不得不借助二级物流。因此PY的二级物流除了运力够大,还需要有能力对多种材料进行平衡后再供应给各个需求端。
二级物流的话无非就是总线,火车网,算上mod的话还有LTN与小车车。总线比较常见于小规模PY档,但后期材料需求量上来后不得不回收副产以补充,这时总线只能往一个方向运输与难以平衡的缺点就出现了。因此大部分档都是总线铺到绿瓶解锁机器人与火车后就不再采用总线结构。
火车棋盘格在PY中比较常见,至少占据了75%。它完美解决了传送带总线的运力与平衡问题,而且比总线结构更容易模块化制成标准蓝图。大部分通关的PY档都是采用了火车棋盘格。但它的缺点。。。占地太大,在PY这种一个厂区动不动需求几十种原材料的mod里经常车站面积就赶上半个厂区的面积了。而且据说棋盘格铺大了后火车寻路困难,消耗电脑性能较多。
还有一种是机器人神教,即整个厂子全靠机器人物流。这样最大的好处是搓厂区极其方便,但缺点是。。。先考虑下自己电脑能不能带动几万个机器人。
老四的纯机器人档 传送门
顺便一提,老四玩PYAE后没几个月就骂骂咧咧AFK了(bushi)(狗头保命)
将火车与机器人物流结合起来就是LTN。LTN好处是物流控制极其方便,但缺点是更消耗性能了。之前有用LTN的玩家表示低ups下LTN有bug,但我没用LTN玩到那种程度,对LTN的极限不是很清楚。
剩下一个我在用的运输无人车,其实就是火车棋盘格的超级简化版(简化到只保留功能而去除所有需要设计的部分)很超模,但能解决PY大部分问题。无人车相比火车网最大的优点是占地小而且灵活,可以把整个厂区的占地压得特别小,铺的特别密,视觉上好一点(当然有大佬可以在用棋盘格的情况下也把厂区压得特别密,不过我太菜了做不到)

当然,还有一些采用关联箱,超大运力的高速机器人通关的PY档,不过跟小车车一样很超模就不展开了。总之,PY档需要的物流方式要首先能实现“多对多”中间品的自动平衡,其次是一定运力情况下要尽可能节省ups。

谈完黑盒外的二级物流,还有黑盒内的一级物流。对于黑盒内,虽然一级物流一般是由传送带组成,占用ups一般比二级物流少,但这并不是完全不占用。如果一种产品必须从黑盒一端运到另一端那这个黑盒大概率是失败的(除非这样做可以避免另外两种产品的长距离运输)
但也只是理论上是这样。前面讨论二级物流时,默认黑盒就是大家常见的那种,原版七色瓶还有我上面那张图里一块块的传送带小黑盒,顶多是462那种规模的。但凡尝试过超大型黑盒的都会发现想完全避免长距离运输只能是有心无力,黑盒效率都会出现降低。这种情况前面也提到过,可以认为是黑盒的“可设计性”降低了。最极端的情况,由于黑盒面积与周长成平方关系,而黑盒面积增大,原材料需求也增加,最后周长增加量无法满足原材料的输入,整个黑盒面积达到上限(不信邪的可以试试搓个只输入原矿的传送带万瓶黑盒)(但是PY比较特殊,不符合这一规律。原因是PY没有原版石矿铁矿这种不可再生资源。不过PY科技要爬到将所有资源变成可再生那玩家早通关了)
这种情况有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是在纯传送带黑盒内部引入火车,机器人等,提高原材料输入效率与黑盒内部运输效率;另一种就是在黑盒内部继续采用总线,火车网等原本用在二级物流上的物流结构。
第一种就不说了大部分人都会,也是常规做法。但第二种只能是无奈之举,毕竟我采用黑盒不就是为了避免二级物流对ups的消耗吗?这种操作可以说是背离了黑盒初衷,只有在限制较多时可以拿来炫技
比如这张PYAL的蓝瓶黑盒,里边就藏了一条总线。关于这张图起因是前年有人说无法用纯传送带搓出PY蓝瓶黑盒,然后

代价就是这种黑盒内部物流效率低,总体效率可能还不如规划得当的总线结构。但也确实有一种可能性:我能不能在黑盒内部搞二级物流,把黑盒外的物流视作更高级的三级物流?
这种一二三级物流好像菲雅利女皇(对就家园那位)搞过,大概一级物流传送带,二级物流是运输无人车,三级物流是火车棋盘格(但我实在记不清楚了QAQ,如果记错人我先道个歉)还有人搞过一级物流机器人,二级物流传送带,三级物流火车棋盘格的结构,并且相对成熟(其实主要目的是把机器人网络分开避免机器人到处乱窜)
对于PY来说,这种三级物流的优势可能是超大模块内部就可以完成各种产品的平衡,大大降低火车需要运输的原材料种类,减少车站占地;而且降低了模块内部的设计难度,不再像一整坨超大麻花那样过于棘手。但对于ups的影响情况还未知(至少我延时摄影那个档已经快要掉ups了,电脑各项性能都差一点点吃满)如果延时摄影档完结,我可能也会搞一个这样的档玩一玩。
END